4

2021,那些涨疯了的“医美股”开始做VC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10604-36254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1,那些涨疯了的“医美股”开始做VC

医美投资的新一轮爆发或已箭在弦上。

2021年,那些涨疯了的医美股显然已不满足二级市场的狂欢,他们还在缜密筹划着更大的机会。

2021年5月29日,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丽人丽妆”)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公司战略发展,公司拟设立投资基金,目标募集规模约为1.82亿元,其全资子公司丽人管理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000万元。 

根据公告,该基金将主要投向中早期高成长阶段或成熟期易变现阶段,被投企业聚焦个护美妆(含日化)、食品饮料(含调味品)、母婴、宠物或生活方式等一种或多种行业。 

不仅是丽人丽妆,奥园美谷、朗姿股份、爱美客、金发拉比、苏宁环球等这些频频占据涨停话题中央的医美股早已将目光瞄向了产业基金,企图提前卡位医美这个千亿级别的黄金赛道。

与此同时,一级市场医美投资的热情也在显著拉升。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投向医美赛道的资金已达近5亿元。要知道,这一数字超过了2020年医美行业一整年的融资规模。

如今,伴随医美产业基金的强势进攻,医美投资的新一轮爆发或已箭在弦上。

医美产业基金潮涌,朗姿股份、爱美客、奥园美谷等纷纷下场

2021年4月21日,奥园美谷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西部优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西部优势资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公司与西部资本共同深耕美丽健康产业达成初步意向。

此次战略合作的主要内容为产业并购基金合作与产业基金合作。根据奥园美谷公告,双方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渠道、管理等优势,并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围绕奥园美谷优势产业,共同在美丽健康领域进行项目拓展,并辅以包括但不限于目标规模为8亿元的并购基金等多种模式,进行业务拓展,共同建立“奥园美谷”的美丽健康产业品牌护城河。

公开资料显示,西部优势资本为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资私募基金子公司,主要从事私募基金管理与投资业务。截至目前,西部优势资本的公开投资事件超100家。

自转型布局医美业务以来,奥园美谷股价持续走高,一连拿下多个涨停。奥园美谷总裁曾在采访中直言,奥园美谷的目标是通过收并购快速获取行业地位。凡是符合公司标准的区域龙头都是重点关注对象,以便在最短的时间里确定市场份额。

作为早已踏入医美行业的先行者,同样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朗姿股份设立相关产业基金的步伐则更先一步。

2021年2月10日,朗姿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抓住行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加快医美业务的区域化布局,进一步推进构建泛时尚产业互联生态圈的战略部署,公司拟出资设立医美股权并购基金,基金规模为2.51亿元,普通合伙人为朗姿韩亚资管,主要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投资于医疗美容领域及其相关产业的未上市公司股权。

而就在1个月前,即2020年12月22日,朗姿股份刚刚宣布拟出资设立一支医美股权并购基金,基金规模为4.01亿元,普通合伙人为朗姿韩亚资管。

2020年12月31日,被称为“女人的茅台”公司爱美客也发布了参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拟与宁波仰华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投资设立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投资领域包括医疗医药同行业及上下游企业,即未来存在与公司主业产生协同效应的可能。

可见,资本市场中关于医美风口的故事仍在继续,那些尝到股价暴涨甜头的医美股已经决定将这波红利吃到底。

90后“换脸运动”引爆千亿市场,投资人:“我们在持续关注好标的”

那么,医美市场的红利究竟有多大呢?答案是千亿量级。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2019年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达1769亿元,预计2023年将会达到3115亿元,整体增速约1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美渗透率仅为3.6%,有较大成长空间。随着医美行业的整体扩容和渗透率提升,未来医美服务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在这股强劲的增长浪潮中,视颜值为刚需的90后成为了消费主力。

根据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女性医美消费趋势报告》,2020年,我国医美消费人群增速达35.7%,90后是当下医美消费群体的绝对主力,占比近7成。而90后对于医美消费的热衷,一方面来自于她们更为开放的心态,以及对于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影响。

“我做医美两年了,皮肤状态从最开始的泛红暗沉,到现在已有明显改善。”92年的胡冰说,她身边的朋友基本每年都会留好医美的预算。“只要定期做项目,时间会让你变得不一样,起码不会丑到哪里去。”

艾瑞《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也指出,在医美用户中,约五成用户最初选择医疗美容主要为了取悦自己,近三成用户选择医美是受到身边朋友的带动,或是受到“看脸社会”的影响。而皮肤美容项目是医美用户消费的“基础款”,近七成医美用户购买过。约六成用户购买过面部整形项目,双眼皮、隆鼻、瘦脸项目最受欢迎。

某医美产业基金负责人刘展钧告诉投中网,疫情过后,在整个消费板块中,医美表现尤其强劲。加之整个医美行业的需求持续快速释放,优质标的的现金流非常好,客单价相对较高,属于轻资产赛道,资本追捧也无可厚非。

面对医美这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VC/PE也在持续关注。一头部机构投资人张程昊曾对投中网表示,“医美赛道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我们一直在观察好的投资标的。”梅花创投认为,医美行业的投资才刚刚开始。

打破“信任怪圈”,品质与服务是命门

虽然医美的火热引发了各路资本竞相追逐,但从实际出手来看,投资者们依旧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张程昊直言,这个行业的业态与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需要一段时间的自我修正过程。

不可否认,这与医美长期以来的行业痛点有关——信息不透明,信任度低等。而由此产生的种种乱象甚至组成了医美圈的“黑话”:黑医美、黑机构、黑针剂……

《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行业黑产依然猖獗。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其中医院类占29.1%、门诊部类占32.9%、诊所类占38.0%。可即使在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中,依然存在15%的机构超范围经营。

此外,医美合法合规医师近占行业24%,非法医美场所90%以上医疗美容设备都是假货。在注射针剂产品端,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只有33.3%。换言之,1支正品针剂背后伴随着至少2支非法针剂的流通。

“医美是一个与茶叶、玉石行业类似的低信任行业。由于医美行业没有足够的量化指标,消费者很难获得真实信息,因此医美最大的交易成本是信任成本。”新氧科技副总裁刘蓉曾提到,降低信任成本的关键,在于证明自身的差异化。医美机构需要通过店面装修、平台背书或各式包装来增加信任感。

刘展钧也表示,医美赛道的玩家最终比拼的关键要素在于品质与服务。“医美机构能否通过持续迭代的专业技术实力以及成熟完善的运营管理能力去打造机构与客户之间的良性互动生态,是我们在投资时非常看重的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当前医美股产业投资的布局动作,刘展钧心中其实打了一个问号。“事实上,医美机构的并购不是个简单的投资行为。医美机构并购的进入门槛并不高,但是并购后的运营门槛很高。并购之后能否为标的赋能高效的运营体系、安全的业务流程以及良性的品牌建设,这才是产业基金最核心的价值体现,而非盲目追逐热潮。”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胡冰、张程昊、刘展钧为化名)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