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又1个新领域:1位40亿投资大佬出手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encilnews.cn/p/39119.html?from=article_lis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又1个新领域:1位40亿投资大佬出手

75

文 | 韩希言

当下,投资圈正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

李竹,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8年投资500企业,基金管理规模40亿元。在近期的英诺创新者大会上,铅笔道有幸访谈了这位独角兽捕手。以下为部分精华观点:

1、什么团队与方向最性感?

科学家团队,能源革命、数字革命。

2、投资界的认知共识有多快?

以前是2年、1年,现在是半年。认知优势在减弱。

3、当下投资圈竞争有多激烈?

严重内卷。头部项目争抢非常厉害。

4、怎样快速投资1个项目?

不投1个项目有1000个理由,投1个项目只需要2-3个理由,关键是找到后者。

... ...

如果你正在融资、未来有融资计划或者想了解创投圈最新变化。往下读,你会有所收获。

注:文中内容来源于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会上演讲以及铅笔道采访。

早期投资的“X时代”

到2021年,英诺天使基金已成立8年。8周年之际,英诺策划了一支《你的8岁和我的8岁》短片,短片中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与8岁男孩大西进行了一场对话。

通过这个短片,李竹和英诺想要表达的是时间。8年并不长,对一个基金来说,8年还没有结束,关键早期投资这件事是不是值得用一辈子去做?

去年的疫情并没阻碍英诺投资的步伐。2020年,英诺依然保持了原来的投资速度,投出数亿元,下注约60家企业。李竹强调,现在下注可能对未来非常重要。

疫情对投资行业是一次洗礼,对创业者来说,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充满无限可能。“无限可能”也是这次的英诺创新者大会的主题,李竹为此分享了两个小故事。

一个是在前一年英诺创新者大会上的项目——天兵火箭。创始人康永来的梦想是拓展地球人疆界,过去一年,天兵火箭拿到四轮融资,完成30吨发动机的试车并交付用户,目前首飞火箭全面投产。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还有一个是去年年底,李竹去海南文昌观摩海丝一号SAR遥感卫星的发射,这是天仪研究院的第20颗小卫星,很少人能想到民营航天会发展这么快。

“我们过去认为不可能实现的、难以想象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所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李竹如此解释“无限可能”背后的深意。

李竹认为,早期投资将进入新时代——“X时代”。从投的人和投资方向来看,X=科学家+能源革命+数字革命。这是下一个十年的重要课题,它不仅会创造财富,还会改变世界500强的排行榜,更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环境。

在李竹看来,“X时代”有一个特征就是万物数字化和能源清洁化,这个时代所有计算能力会大大加强。也因此,他提出英诺看好的几个领域:新能源、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生命科技、云计算和服务。

乍一看,这些领域都属于相对偏“慢”的行业,在这个募投管退加速的时代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是李竹并不这么认为。他表示,现在的天使投资在寻找这些项目的时候,要认知与投资得更早,在大家没有形成共识的时候投进去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界的认知共识存在形成时间,从过去的两年、一年到现在可能只需半年,在这种情况下,英诺只要先人半步投资这些企业,这些企业就会取得飞速的发展。”他认为,投资人应该先认知到这些优秀的创新并且去支持它,这也是属于投资人的认知红利,比如英诺投资过一家新能源企业,刚投完估值就翻了5倍。

当然,如半导体等行业需要长周期来发展,这个时候英诺会考虑项目的门槛有多高、创新性如何?团队是否有足够好的修为和功底?项目的成长性与持续性如何?英诺会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即使它时间长,但是如果它的门槛足够高,我们也会投资它。”

从人的角度看,他认为早期投资的“X时代”已经进入了科学家时代,科技成果转化是英诺投资的重中之重,更多关注科学家,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

李竹将科学家比喻成“稀有资产”。他表示科学家要成为企业家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碰到有企业家潜质的科学家会立即投资。

从经济周期来看,下一个创业的春天还有多久?李竹认为现在就是。

但是与“双创”时代相比,现在创业的门槛跟原来不一样了,如今的创投圈更加冷静与理智。投资人对项目的选择和判断更专业且要求更高,但是并不缺钱。

因此李竹会认为现在是一个精英创业的年代,是科学家创业的时代。“我们感觉遍地是黄金,因为很多有能力的人开始出来创业,中国真正开始进入新的科技创新的时代。”

始终专注早期投资

实际上,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李竹便表达过疫情会是创投圈的“分水岭”,短期来看,疫情让投资行业按下了慢速键。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他注意到创投行业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项目越来越贵在创投圈内已不是秘密。“很多科技企业在前两轮的估值就非常高了,2个亿,甚至6个亿的都有。”

做早期投资的机构在减少。他表示从2014年、2015年“双创”到现在,做得好的早期机构基本都把基金规模做大转型VC了,做得不好的选择不做或者转头做个人天使,真正还在坚守早期的机构越来越少。“这也是各地开始支持天使投资的一个原因,它是生态的重要部分。”

另外,如红杉资本、高瓴资本这样的头部VC机构也开始往早期走。这给早期的投资机构形成很大的压力,要求真正有认知、有项目来源的早期机构要投的比他们更早、更好。

在李竹看来,这些趋势决定了未来几年的投资行业会是逐渐头部化、CVC化的过程。

竞争,是过去两年一直在议论的话题。马太效应下,头部机构募了很多钱之后频频出手,特别是对头部项目,争抢得非常厉害。

在英诺创新者大会中,机构“内卷”现象也被提及,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谈到,投资机构如果要能做得好,要有专业的独立判断。能不能在行业达成共识之前做出独立判断,是做早期投资非常重要的技能。著名天使投资人、源政投资董事长杨向阳则表示,凡事看原理,行业看本质。任何一个投资人、投资机构,肯定要有自己擅长的一些事情,才能避免内卷。现在这个世界机会太多了,做你擅长的、你明白的、你熟悉的。

李竹也对铅笔道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竞争或者“内卷”都是自然选择的过程,也不会有太多机构能够全链条地投资,只有几家管理规模数千亿的大机构才可能全面覆盖。“并且按照这种投资频率,一年投资几百家企业,对机构的管理能力要求很高。”

他表示,国内早期机构管理项目的数量相对较多,中后期机构管理数量虽然较少,但是每个项目投的资金量都相对更大,在这种“内卷”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失衡的情况。“对我们而言,只要专注在早期,把早期做好,就一定会有自己的行业地位。”

未来十年是早期投资的“钻石十年”,也是机构快速进化的十年。早期投资进入新轨道,新的创新不断涌现。有科学家团队,也有更多更优秀的团队在创业,优秀的团队需要更多的资金。

李竹表示英诺会坚守在A轮之前,关键是要找到最好的创业者,然后再跟投、下注。英诺和许多投资机构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一起为创业者赋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英诺要专注早期科技投资,只有支持未来的创业者,才能穿越周期,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他强调,天使投资人实际上是创业者和资本之间的桥梁,英诺类似于一个Co-Founder ,帮助创业者成长,跟创业者坐在一个板凳上。“过去的时间里,英诺投资了将近500家企业,这500家里面成长出来很多优秀的创业者与企业,我觉得这是我们最大的成功。”

从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

在李竹看来,在过去8年的投资里,英诺体会最深的就是“不确定性”。但是要接受不确定性,才能找到确定性,才有无限可能,不确定性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往往也是结果,这也是早期投资的魅力所在。

怎样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李竹认为,是相信创业者、认知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赋能,还有8年几万小时的积累,才能找到投资的底层逻辑。

英诺的底层逻辑是寻找那些能够改变未来的创新。这是英诺一直坚持的方面,在此逻辑下寻找行业、风口之类的变化,然后再去找到一些好的项目进行投资。

他认为做投资,实际上不投一个项目可能有一千个理由,但是投资一个项目只需要两三个理由,关键是找到这两三个理由。

这两三个理由目前还没有形成数学模型,实际还是要依靠英诺过往的经验。李竹介绍,成功的因素有千千万万种,但是不成功的因素,英诺知道其中几种,所以就去避免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此条件下,信任创业者,对其全面赋能,成功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早期投资是长跑,比的是稳定和耐力,用长线思维看待早期投资和天使投资,才会变得更充盈。“英诺像8岁孩子一样对未来充满乐观和期待,当我们找准自己的定位一路前行,未来会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当然这无限的可能属于所有人。”

李竹对铅笔道表示,过去一年时间内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在内部把投资消费和科技的团队切分,做了更加专业化的部署。因此可以加快投资决策效率,投到很多好的项目。

这也是英诺接下来要面临的挑战之一。投资领域在不断变化发展,英诺团队怎么调整才能适应新的打法?李竹对铅笔道表示这是英诺现在在思考的问题。

其实刚开始投资科技领域的时候,英诺遇到过团队能力与认知不够的情况,所以后来就迅速调整了招人的策略,比如会邀请更多的硕士、博士、海归等高素质的、对细分领域有足够认知的人才加入,一起寻找好的创新;比如在队伍建立上要求全员做行业研究;比如要求团队成员去拜访投资过的企业创始人,了解产业链上下游。

“通过重新建立团队,重新去梳理行业创新,我们找到了答案,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李竹说道。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