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咨询录:为什么要接纳自己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cyrusyip.org/post/2021/05/14/why-accept-myself/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接受自己好的一面

前段时间通过了论文答辩,过程十分顺利,回答得也不错。结束之后答辩老师也没有说论文有问题。那天我还遇到了几位同学,她们的论文都被指出有问题。再过几天学院公布了第二次答辩名单,我们专业有 20% 的人要去二辩。

和其他同学对比的话,我应该算挺好的,感觉很开心。好像这是第一次为超过别人而感到自豪。本来想发朋友圈表达喜悦,想想还是算了,微信有那么多同学,怕被他们说我炫耀。

以前我渴望认同,而发朋友圈就是一个轻松获得认同的方式。有人点赞我会很开心,没有就很失落,甚至觉得尴尬。我发现发照片或包含强烈情绪的动态会有更多人点赞,但是那些长长的生活感悟就没什么点赞。为了点赞我甚至还压抑表达内心所想,越来越少发感悟,就只发那些觉得会有人点赞的内容。

现在我不想被朋友圈点赞裹挟,也不想否认自豪的感觉,所以还是在内心为自己高兴就好。人无论处于什么境地,都有思想的自由。

我前段时间开始在 Stack Overflow 答题,我回答的第一道题有 3 个赞,感觉很开心。我甚至会为了点赞去回答问题

前面我说了不想被朋友圈点赞裹挟,现在又说很享受 Stack Overflow 的点赞,这是自相矛盾吗?实则不然。朋友圈点赞和 Stack Overflow 点赞的意义不一样。朋友圈的点赞代表喜欢,而 Stack Overflow 的点赞(upvote)代表答案有用(helpful)。朋友圈有很多赞,代表大家很喜欢我发的动态。Stack Overflow 有很多赞,代表我的答案帮到很多人,是对我知识和经验的认可。

Stack Overflow 的赞会促使我去学习和输出知识,而朋友圈的点赞会促使我去讨好别人。学习对我来说是有益的,讨好别人是有害的,所以我不愿意被朋友圈裹挟,但很愿意被 Stack Overflow「裹挟」。可见点赞并不总是邪恶的,只要点赞对我来说有益,我就愿意受它的影响。

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

在 Stack Overflow 答了几道题之后就没什么可以回答的了。然后我就去 Stack Exchange 的英语学习版块(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看了看。我想:英语可是我的专业啊,赶紧来答几道题。看了一轮,发现这些题目还是有些难度,最后还是找到了一道比较简单的:「sit 和 my lap 之间用 on 还是 in」。我写了个答案分析 on 和 in 的差别。万万没想到有人点了个反对,还有人说用逻辑分析习语(idiom)是不对的

看到反对和评论的第一反应是十分羞耻,像是当着全班的面答错问题。不过这个的范围比一个班级大多了,全世界都能看到我的回答。真担心我的读者发现我身为一个英语专业生还回答得那么糟糕,简直想把这个答案删了。其实也不用那么担心,毕竟我的没什么名气,只有三个常驻读者。

我还是忍着羞耻感仔细地看了那条评论,确实说得有道理。英语语法有规律,但也有例外,尤其是习语,这些例外只能是死记硬背。还有个答案的角度是对比 sit in lap 和 sit on lap 的使用频率,最后发现 on 用得更多。我觉得这个角度就比我那个好多了。

最后还是没删答案,写博客的人哪能那么小气呢!把答案留下来是因为

  1. 我觉得我的答案还是有些道理。
  2. 删了答案那条颇有道理的评论会消失。
  3. 提醒自己下次好好写答案。
  4. 强迫自己接受不如他人的感觉。求知是从承认自己无知开始的,哪个大师不曾是菜鸟呢?习惯这种感觉有很大好处,别人的反对意见可能是看待问题的另一个角度。

之前看心理学科普书说要接纳自己,曾经这对我来说是件很费解的事,为什么要接纳自己呢?现在我能接受自己好的一面,也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似乎想明白了为什么要接纳自己。接纳自己就是为了更好地做自己,而不是成为他人期待的样子,也不是成为他人。成为他人既痛苦,也不可能,还是做自己比较舒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