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080829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新华社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获悉,“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
49,491
23,360,002

21,256 个回答

公众号:陆青的奇妙星球

什么叫作长大?

长大就是,那些长期存在于童年里、电视上的面孔,都会在漫长的人生里,一个个离我们远去。

袁老总是面露微笑,总是在给年轻人鼓励,总是说自己身体挺好,给了大家一种错觉:他很健康,他很年轻,他就像我们上小学时认识的他一样,充满干劲和激情。

谁知道,他已经91岁高龄了。

袁老的人生很辉煌,杂交水稻足以青史留名,但他似乎并不在意,继续奋进,提高产量,搞海水稻,带年轻人,把荣誉视为无物。

袁老的人生,也伴着非议,一些无聊的琐事,却常让他登上风口浪尖,可他从不辩解,他不在乎。

他的心里藏着中国大地,藏着万象宇宙,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国士无双,先生千古,如您所说,您永远年轻。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公众号:anranoneworld。

一路走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


除此之外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能教育孩子多吃饭,吃好饭,不剩饭。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一点商业与人文的碎碎念/欢迎有趣灵魂丰富朋友圈

尽管百般不愿、万般不舍,甚至一波三折,跳梁小丑粉墨登场抢跑虚报,最坏的结果还是发生了

如果说对其他巨人的缅怀是对其为人类文明开疆拓土的悼念

「一个时代的逝去」被反复提及

对这个不久前还在被做成各种表情包,回应网友问题与关切,和大家一起开怀大笑甚至还辟谣了的慈祥老人

人们更能体会到天人两隔的猝不及防

正如好多年前看到这位老人自己写的文章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
隔着21年的时光,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

他为了自己青年时做的那个「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的梦奉献了一生

甚至都没有好好尽孝,因此成为难以忘却的遗憾

现在他终于可以去见日思夜想的妈妈了吧

他可以在天上像个孩子一样骄傲地把万顷良田指给妈妈看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感动中国颁奖词

谢谢您,给这个时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辈将沿着您铺下的道路

一往无前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强梁合灭,宵小当诛,肃清天下,在孤一人

百姓不评价他,只感念他的好,这就是最好的评价。

就读于农业大学,今天早上坐在教室里上自习,手机突然推送了袁老离世,那时,我看见整个教室里的人都无心学习了,学校的聊天群和QQ空间被潮水般的伤痛淹没。

后来,消息被辟谣了,大家又笑逐颜开,继续该干嘛干嘛,中午吃饭都倍儿香。

现在,睡完午觉,起来又看到了袁老离世,一瞬间又陷入了悲痛之中。

原来,袁隆平老先生早已经成为了我们农学生心目当中的精神领袖。

上午的新闻已经让我们内心有所准备,再次看到新闻,我悲伤,却不再惊恐;我空虚,却不再迷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们常用四季来比喻人的一生,但是我却认为,袁老的一生都在春天,他走到哪,哪里便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世间万物皆有始终,我相信,怀念袁老先生最好的办法便是传承他。

我曾发誓,要为乡村振兴之路添砖加瓦,我们农学生都曾如此发誓!

袁老,您放心的走吧,祖国人民的粮食安全由我们00后的农科学子来守护!


谢谢大家的鼓励与支持,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顺便说一下我们2019年三下乡期间的事情吧

2019年,一年之中最热的七月,我和班里的同学们响应国家号召,自发组织前往某县城开展三下乡活动。

车费、住宿、日常饮食,全部都是我们从日常花销里面挤出来的。

平常在学校里,我们都是一群看似长不大的、娇生惯养的孩子,真正到了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顶着日光做实地调研,一天有八个小时都在泥土里活动,没有任何一个人喊苦喊累。

晚上回到宾馆,衣服上的汗渍已经结成白块儿,躺在床上一动都不想动,但我们必须洗完澡后赶紧上床睡觉,因为第二天我们还要再起来做事。



我们了解到了农民的痛点,帮助当地村民与县里的农业局和农技推广站建立起了联系,邀请到了大学教授来讲述玉米生产的要领,给每个来听课的村民都发了鸡蛋……

在农村,我们临时有事,需要借一位乡亲的电动车使用,一位老爷爷很热情的把他的电动车钥匙给了我,我把我的手表递给了他,说我先押着点,结果他赶忙把我的手表还给我,说“你们大学生,我信得过。”我的内心思绪万千。

我们能做的确实不多,但这已经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了。用不了多久,我们将走出学校,用这份热血,在祖国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我们不求像袁老一样伟大,只求能像他一样鞠躬尽瘁。


昨天事情比较多,这篇回答写的也比较赶,今天袁老的遗像已经敲定,我觉得我必须要写点什么,写了一首打油诗,作为对于袁老的祭奠,也作为对于自己的鞭策。

《时间》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定格成黑白的照片,
时间用衰老抹杀人们。
一捧捧美丽的鲜花堆叠在肃穆的礼堂,
人们用回忆对抗时间。

英雄也会在无尽的长河中消逝,
一如炬火也会变成冷灰。
但你焉知它在燃烧的时候,
又曾点亮过几处灯塔?

他不希望人们用金,
为他铸起雄伟的雕像。
而是捡起他的稻穗,
把它插满神州的稻田。

他没走,
他在稻田里看着我们。
当我们看向稻田时,
我们也在看着他。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大学全能工具人,学生会/竞赛/考证/考研/实习/自媒体

“我们还会为吃饭发愁吗?”

袁隆平坚定地说:

“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他曾在一次采访中难过地说:

“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们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上个世纪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

每每说到那段动荡艰苦的岁月,袁隆平都会激动地落泪,他经历过那段日子,知道有很多人因为没有饭吃而失去生命。

在这些成就背后,鲜有人知晓袁隆平曾走过一条艰难的路

1953年,在西南农学院毕业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偏僻的安江农校教书,

他在那里一呆就是16年

他在任教期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眼看着不少百姓因为吃不上饭倒在了路上。

疾病、饥饿、伤痛、死亡……望着满目疮痍,人们脸上的落寞,地上躺满的尸体,袁隆平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民以食为天。

儿时的田园梦,交织着已经远去的战火声,袁隆平下定决心要从根源上解决大家饿肚子的问题,水稻成了他的研究对象。

他把所有的热情与青春,都投入到了水稻的研究中

1961年7月的一天,行走在稻田中的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饱满的特殊水稻。之后的他,每天都蹲在田里观察,敏锐的他意识到这正是一株天然杂交水稻。

灵感开始在他的头脑中闪现,如果可以人工培育杂交稻,那么水稻必将大大增产。

深山教师袁隆平提出这一想法后,被许多人嘲笑这是对经典学术理论的背叛与颠覆,甚至被视为对基本遗传学的无知。

在一片质疑声中,袁隆平没有放弃,他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实践之路

他视水稻为自己的孩子,头顶烈日天天下田。只要水稻还在生长期,就必定每天观察,就算眼睛刚做了手术、肺部感染,一天要打三次针,他也从不缺席。

终于,在观察了14万多个稻穗后,他和团队中的人找到了6株不育

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

自此,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粮食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两年之后的5月18日,眼看就要看到曙光时,一场暴雨彻底毁了他的梦想。

那天晚上,袁隆平披着雨衣蹲在试验田里,又了一遍正在生长的稻苗。几个月之后,他将从这里得到第一手珍贵的数据,杂交水稻试验也将取得不小的进展。

可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第二天一大早,袁隆平跑到试验田一看,自己的稻苗全部都被人毁掉了,深受打击之下,甚至还有人恶意诽谤:

“秧苗定是他害怕实验不成功,自己拔的。”

这次破坏把他的试验,推迟了整整3年。

外界对袁隆平的非议愈演愈烈,质疑的声浪甚嚣尘上。

很多人嘲笑他的坚持,袁隆平却说: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决不会退缩。”

失败和污蔑没有将他击败,反而让他变得愈发坚强。

那年,袁隆平38岁。

事件发生四天后,他在试验田旁的废井里,找回了5棵残存的秧苗,杂交水稻试验才得以继续。

为了加速培育试验,袁隆平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云南。期间,他所在的地区发生了7.7级大地震,极其危险。

袁隆平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和团队一起在用树枝搭建的窝棚里,继续着试验工作。

他的坚持没有白费,在余震的危险环境下,一株被取名为“野败”的野生稻,成为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4年秋天,袁隆平终于育成了中国第一批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表现出很大的增产优势。普通水稻亩产只有200多公斤,而杂交稻亩产一般都超过500公斤。

袁隆平成功了

那年,他44岁。

中国因为种植了杂交水稻,能用每年增产的粮食多养活7000万人口,也帮助到了越南、印度、菲律宾等国家杂交水稻的商业化生产

全世界都在问:

这个中国人,什么来头?

而当时的袁隆平,身份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为了研究水稻,他错过了母亲的弥留之际,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也寥寥无几......

袁隆平用珍贵的青春岁月探索杂交水稻的大门,他走过了生死边缘,经历了迷惘与伤痛,遭受过讥讽与恶意,他深知自己的痴心是对的。

1976年开始,全国推行杂交水稻,到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

他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却没有止步,从水田到沙漠再到盐碱地,走出国门,袁隆平想让更多人“吃上饭,吃饱饭”。

后来,他又带领团队实现了水稻去镉技术,再到海水稻,这已经不知道是他的第几次尝试。

得益于他的坚持,无数人的生命不再饱受饥饿之苦,有些国家的人,更是给他起了一个昵称:Father。

在他们心里,袁隆平是父亲般的存在。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

从多年默默无闻的坚守,到步入人生的高光时刻,高龄的袁隆平所处环境经历着剧变,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他与那片稻田的距离。

他还是坚持在炎热的夏天蹒跚踱步,到田里劳作。中暑是常有的事,他会随身带着药片防止晕倒。

凭借着这颗宁静而坚韧的心,袁隆平历经暴风雨般的挫折和困境后,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愿望,不让人们挨饿。

他还给自己设立了三个任务,高产高产超高产,研发出海水稻和第三代杂交水稻,一秒都耽误不得。

“我曾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长,籽粒像花生米一样大,我和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稻穗下面乘凉……我把这个梦称为禾下乘凉梦。这是我的梦想,是我追求的目标。”

每天不停歇地忙碌奔波,明显感觉他憔悴了许多。

袁隆平工作之外心无旁骛,因此出席公众场合、见领导、接受采访,都会令他感到局促。

他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有次接受国外记者的采访,袁隆平摸了摸自己身上几十块钱的T恤衫,问身边的人:

“我是不是寒碜了?”

袁隆平可谓是国士无双般的人物,可是聚光灯下,他隐身暗处,踏实做事。

走进他的家,实属让人诧异。 他至今还居住在一个老旧的房子里,家中的家具十分朴素。

“我穿的衣服都是超市几十块钱买的,一百多块一件的时候, 我就非常满足了。”

虽然已是功成名就,这位老人仍心甘情愿居于一隅,淡泊志弥坚。

网络上谣传他身家千亿,说他是湖南首富,这些谣言他都知道,但袁老选择一笑置之

诸多名誉加身,然而袁隆平一直喜欢称呼自己为“种田人”,曾经湖南省组织部请他出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他果断地拒绝了:

“我不适合当院长,这意味着我要离开杂交水稻的研究岗位。”

坚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难得,那份清寂的执着让这位老人感到安心。

尘世车马喧,独守一方地,

愿得一斛黍,消弭天下饥。

袁爷爷,您一路走好,

身为一个即将入党的青年,您是我毕生的榜样

v2-6fddc90062f75602cb336314a33af553_720w.jpg?source=1940ef5c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喜欢写东西,希望写的东西有人喜欢

别哭了,上吧。

我们不可能总躲在老一辈身后仰望他们的背影。

不论我们愿不愿意,老一辈终将老去,直到我们自己。

我们也总有一天不可避免站到前排。

于个人而言,当发扬“种子精神”,传承伟业。

于宏观而言,要建立和发挥“农田效应”,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条件和机制,培养更多的袁隆平。

生根发芽,桃李满天下。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袁隆平论文手稿及发表截图

编者按

据湖南日报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湖南日报介绍,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今天,我们以饶毅介绍袁隆平先生1966年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的文章来悼念袁隆平先生。

袁隆平关于水稻雄性不孕性的论文发表于文化大革命前夕,这篇论文后来受到了国家科委的重视,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及时挽救了他的科研生涯。文革中被批斗的袁隆平突然得到自上而下的支持,得以在政治挂帅的艰难环境中展开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并最终造福了中国和世界。

撰文 | 饶毅

责编 | 徐可

1966年4月15日,英文版的《科学通报》发表了袁隆平先生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篇论文是《科学通报》编辑部摘译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于其中文版的论文。

一个月后的1966年5月16日,指导文革的纲领性文件 “516通知” 获得通过,全中国正式掀起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袁隆平的论文,对其科研工作有何意义?对个人命运,又有怎样的影响?

在黑暗中,光辉何在?在狂热中,智慧何来?

袁隆平,1962年 | 图源:Wikipedia

光辉来自人性

袁隆平的论文对他个人的命运有着显著且出乎意料的影响,成为他科研生涯的关键节点。

袁隆平的论文发表得恰逢其时:其一,如果晚至1967年,袁隆平就发不了论文了,因为《科学通报》会和全国所有的科学刊物一样被遭停刊。《科学通报》中文版1973年复刊,英文版直到1980年才复刊,这些皆为伟大的文化大革命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件,但对袁隆平这样的科研人员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二,若无人读袁隆平的论文且支持他,他的科研可能很快夭折止步。

文革初期,袁隆平即是 “牛鬼蛇神” 的候选人,因为他说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应该加上 “时” 字而被批判为胆敢修正 “最高指示”。因为他不重视政治而重视业务被批判为“引诱贫下中农的子女走白专道路”。正待被关进牛棚的袁隆平却突然得到支持,就是这篇论文救了他。

在 “政治挂帅”、科学普遍被践踏的情况下,什么人帮助袁隆平,让他得以继续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九局的熊衍衡读到袁隆平的论文后,推荐给了九局局长赵石英,赵认为很重要并进而得到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的支持。1966年5月国家科委给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发函,要他们支持袁隆平的工作。而工作组在进一步处理袁隆平并查看他的档案时,发现了这份函件,工作组组长决定停止批斗袁隆平,转而支持他的科研工作。

这些人并非个个为了救袁隆平于水火,初衷皆是认真工作。但是,在昏乱的环境中能够保有认真的态度,不仅是责任心和使命感使然,也是人性的光辉在发挥作用。

如果国家科委的行政干部熊衍衡只关心权,就不会积极读《科学通报》;赵石英看到这篇文章也不必特意支持在偏僻的湘西山沟里工作、默默无闻的袁隆平;聂荣臻元帅在领导两弹一星等国家大力支持的、很多大科学家参与的大项目之余,也支持形单影只的小人物进行当时无需国家大量经费、距成功遥遥无期的杂交水稻研究;至于工作组的王组长,更是完全可以和安江农校的领导一样,对国家科委的来函视而不见,或因政治运动冲乱正常工作而无暇顾及科研工作。

湖南省科委自此长期支持袁隆平的工作。1967年2月派人去安江农校调查了解,问袁隆平需要什么,并作为省级项目下拨四百元人民币,6月成立袁隆平的科研小组,匹配助手,8月16日再给安江农校发函:《请继续安排 “水稻雄性不孕性” 的研究》。

没有这些人和当时的湖南省委领导华国锋等人的支持,一般人实难以顶住当时的诡异政治压力,难以克服中国人的奇葩妒忌心理。有这些力量的支持和自身的坚强,在以后听到 “袁隆平是地地道道的科技骗子”、“骗国家的科研经费” 等言论,在他人偷偷摸摸毁灭其试验田后,袁隆平仍然顽强地继续研究。

人性的光辉使袁隆平的重要工作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开展。

智慧源于科学

袁隆平的研究传承了孟德尔的科学,应用了现代遗传学。

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重庆的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虽然因为中国当时一边倒学苏联,大学的遗传学课堂被米丘林-李森科伪科学所统治,但1957年成为右派、文革中自杀的西南农学院管相恒教授在1950年代初期鼓励、帮助袁隆平课外自学孟德尔-摩尔根创立和发展的遗传学,使袁隆平不是像大多数同期中国学生一样隔绝于现代遗传学。

1956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初任教师的袁隆平开始做研究。他 “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理论搞了三年,终于是一事无成”。1958年他重拾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用其指导育种。1960年他开始研究水稻,1961至1962年在水稻的研究过程中他以自己获得的数据体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性。1962年,袁隆平到北京请教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鲍文奎教授,后者于1940年代博士毕业于摩尔根创立的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鲍文奎不仅指出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为正确和米丘林-李森科为谬误,而且帮助袁隆平在农科院的图书馆看文献,了解国外研究进展有助于袁隆平的研究。

袁隆平从前人的科学积累中得知杂交优势,得知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的成功,得知水稻不育现象,得知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对杂交水稻的尝试。

袁隆平1964年开始找雄性不育系,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对先前文献有继承、有突破,长期艰苦努力后,到1974年得到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很快得到推广。这时距他开始科研已经十八年、找杂交水稻逾十年。

依据科学理论、继承科学传统、努力农田实践、敢于研究创新——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长期认真的工作带来了水稻的增产,也造福了中国和世界。

袁隆平中文手稿第一页,图片来自袁隆平口述自传







袁隆平《科学通报》全文

袁隆平英文《科学通报》全文,网络版

湖南省科委函,图片来自袁隆平口述自传

2020年,腾讯新闻《时代我》记录了袁隆平90岁时工作、生活的日常,

为我们留下了关于袁隆平先生的一段珍贵影像:

时代我丨90岁袁隆平称自己还有三个重要任务:一秒都耽误不得!_腾讯新闻 时代 我_腾讯视频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你叫谁小王八?!

大家都是从科研和社会角度来怀念袁爷爷和他的功绩,我就说说从我们家这种普通百姓的角度是怎么看他的吧。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和外公外婆谈到了袁爷爷病危的消息,外婆没上过学也不看新闻,不知道谁是袁隆平,我说是种出杂交水稻的那个人,外婆说了一句让我感触很深的话,外婆说

他是个好人呀,好人长命要活千年的

是的,外婆不识字不认识他的名字,但她却一直记着这个带领他们脱离饥荒的人,外婆跟我说她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全靠她父亲从土里刨食和做一些手艺活养活家人,吃饭的时候,一锅饭只有星星点点几粒米,剩下都是大块大块的番薯,就这每个孩子都只准添一碗饭,吃完了再去锅里伸饭勺就会被她母亲拿筷子敲头敲碗了,她说这种番薯夹米的饭不顶饿,一到晚上啊就开始泛酸水烧心,整个嗓子眼都火辣辣的,这导致她到现在闻都闻不得番薯味,一闻就生理性的反酸水,等过了那个劲肚子就咕咕叫起来了,饿起来之后肚子里就像火在烧,根本就睡不着,但是第二天起来还得下田干活,她从小到大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饱一点。

相对而言,我外婆家已经算不错的了,起码过年过节的时候能吃饱,我记得我奶奶还说过有一年过年,家里实在是穷的揭不开锅了,闻着别家邻居烧菜做饭的香味,我爸爸伯伯和姑姑都眼汪汪的看着她喊着饿,喊的她的心一揪一揪的疼,这时候我大爷爷来串门,看着他们过年饭都吃不上了,心里难受的紧,偷偷塞了四斤全国粮票给她,就这四斤粮票让我爷爷家勉强过了一个年,也让我奶奶记了一辈子的恩情。

这时候我外公也加入了话局,他说他小时候看他母亲煮饭,农村煮饭都是拿大铁锅加水煮的,饭熟了把睡一过滤再盖上锅盖用水蒸气蒸熟,那时候滤水的时候,一锅铲下去把水滤掉只有星星点点几粒米,煮完饭的米汤也不能扔掉,那个放凉了就是最解渴的饮料,饿起来了可以灌那个来填肚子。

要知道那时候我们江西是全国水稻生产大省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江南水乡沃地千里,农村种的都是水稻,妥妥的鱼米之乡,按理来说是不会怕饿肚子的,但是架不住那时候人多啊,我外婆九兄妹,十一张嘴能把锅给啃了,所以一到饭不够吃的时候就得上山去找各种野菜往饭里加,一锅杂粮饭半数是红薯玉米和野菜,大米只有薄薄的一层。

尽管我们这水热资源优良,可哪怕是最好的田地,一个农民一年下来把汗都滴到田里,收获的时候亩产最多也就八百斤,这八百斤还要去掉公粮和种子,所以落到饭碗里的就更少了,可是更要命的是什么呢,是在某个特殊时期,村里面搞大生产说要亩产万斤,打稻子的时候打谷机打了一晚上没停过,不明真相的人都吓到了,说这地里长得稻子也太多了吧,打了一晚上也打不完,吓人哦!我外公那时候年纪小,就偷偷的爬出去看,结果怎么样,他看到那些搞大生产的人偷偷的去别的田里把稻谷运到那块田里打,然后报成那亩地里的亩产……

三年困难的时候,天灾人祸之下,我外公说我们镇上甚至饿死过人

后来他考上高中,也是他父亲在村里东拼西凑的一点余粮,让他背着交到学校大灶上,才顺利入了学,在学校有一次去食堂打饭的时候给他少打了一块饭,他跟打饭的老师理论了半天连课都不上了,就为了多争一口饭吃,这个事他记了一辈子没事就拿出来跟我说,大串联的时候他还跟着串联的队伍坐火车去过韶山的主席故居,饥饿与冲动,或许这就是他的青春记忆吧。

那么事情发生变化是什么时候呢?

外婆说是在他们第一个女儿,也就是我大姨出生之后开始的,那一年是毛主席去世的那一年,我外公外婆初为人父母,每天都干劲满满的去田里干活,那时候村里下任务了,说要制种,正好选中了我外公家来做啥叫制种他们也不知道,只说是上面派人下来教他们怎么种田,插秧的时候一排公的一排母的,然后到日子了就拿竹竿去打禾干,时间要恰得很准,一分一秒都不能错,压住禾干使劲摇晃,具体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也不知道,只是照做。

可是万万没想到那一茬的稻子到收获的时候,产量奇高,打了九百多斤,这是从没有过的事,后面每年制种村里都选在他家,所以后来我和我爸妈看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里杂交水稻制种的场景特别记忆深刻,因为她小时候就经常跟着我外公外婆拿着竹竿摇禾干……

所以这也是杂交水稻和袁隆平这两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他们的记忆里,后面一年年水稻亩产越来越高,一千斤、一千二、一千四、一千六…

外婆说从我妈妈出生开始,家里就没挨过饿了,她说我妈赶上了好时候,日子开始好过了,哪怕最穷的时候也只是没菜下饭,但是白花花的大米饭总是够吃的,一吃就反酸水的番薯也成了喂猪的潲水和偶尔吃一吃的点心,对于他们这样最普通的农民来说,一日三餐有饭吃,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他们对此很感恩,感激党和袁爷爷。

我妈妈说她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刚蒸完饭的时候,那时候的米饭粘性大,她就拿盐水粘手上然后扒拉饭捏成饭团团放凉了吃,那是属于她的童年记忆。

所以今天中午我在吃饭的时候,跟外公外婆说到袁爷爷病危这件事,外公先问我他多少岁了,有没有什么病痛,过得好不好,外婆则说的是他是个好人,好人该活千年的,而我吃着碗里的米饭,在心里默默的祈祷袁爷爷能早日康复,那一刻那张饭桌上的人,都在牵挂着他的安危。

当时吃饭的时候是十二点半的时候,半个小时后,他停止了呼吸……或许是看着我们吃饱了饭,他才能安心的休息吧

我算是零零后了,没有经历过以前那个年代,也对饥饿没有记忆,但是我想我以后在吃米饭的时候,我会记起那个打着赤脚在农田里精心呵护每一株禾苗的老人的,他是真正的农民的儿子,也靠着自己和无数同仁的奋斗,去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他是个伟大的人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进化生物学/动物学/bioinfo/摸鱼佬

从前,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祖辈亲友曾经告诉过我,在大庆的泥浆池里,每个人都是王进喜。

后来,在我给朱英国院士实验室门口摆上一束鲜花的时候,我的师长同学曾经告诉我,在大江南北的试验田里,每个人都是袁隆平。

旧时代的黄金精神就是这样一种无比平凡的东西,那些变成光的人,其实和我们平平凡凡的祖辈父辈没有任何区别。

你也可以变成光。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考研✔ 好物★ 实事♞ iKPOP♬

“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妈妈,稻子熟了》

—袁隆平


2021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跌倒。4月7日,袁隆平转院至湖南长沙治疗。


一日三餐,

米香弥漫,

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我实在是不配评价袁老的一生,能做到的只有感谢与敬重,爷爷好走,谢谢您真的很谢谢您啊。

继续浏览内容
v2-88158afcff1e7f4b8b00a1ba81171b61_720w.png
发现更大的世界
v2-a448b133c0201b59631ccfa93cb650f3_1440w.png
Chrom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