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产品经理的同理心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hiwannz.com/archives/50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产品经理的同理心

They move no matter how they are.

5 月 19 日的时候苹果发布了一篇新闻稿,主要讲解了最近他们做了哪些更好服务残障人士的功能,在这篇新闻稿中,我们可以看到苹果是这样定义辅助功能的“在 Apple,我们一向认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应该能够回应每一个人的需要。我们的团队不遗余力地工作,在我们制造的每一样产品中融入辅助功能”。

大抵是从 2010 年开始,身边的通讯发展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也正是在这几年之中,我们看到出现了越来越多更厉害更酷炫的高科技公司,他们做出了越来越多酷炫的产品,也逐渐在产品设计中彰显出了自己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

我想先聊聊最让我觉得激动,甚至有些流泪的两个视频,在我看这两个视频的时候仿佛内心哪个地方真的被触动了,并且这两个视频也在不断的激励我思考,「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是否做到了合格线,是否真的考虑到终端用户所遇到的困难,我们的产品时是否能够真的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

第一个视频来自于「锤子科技 2015 冬季发布会」中,「远程协助」的功能推介(腾讯视频):

智能手机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对于老年人可能也会变得越来越难用,那我们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手机?如何帮助他们和这个世界建立连接呢?当然,这个过程中老年人也并不是傻瓜,他们不是完全对手机的功能一无所知,他们会拍照,会把图片设置为桌面,会打电话,会发短信,会修改自己的微信头像,但是他们又不知道怎么存储一个联系人,怎么把照片上传到某个地方,在手机忽然没有网的时候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拿我妈妈来举例,我妈会偶尔给我打电话,问我怎么处理一些使用手机过程中的小问题,但是在我今年回家的时候,我发现她已经在抖音上建立了自己的账户,日常发布一些记录生活中好吃好玩东西的瞬间,我本以为她对手机的理解能力突发猛进。但她昨天急匆匆地给我打电话,问我不小心把手机里的键盘变成英文输入法了,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变回去,使用苹果手机的用户应该都知道,点击左下角的地球 icon 其实就可以解决这件事了,但确实这件事又让我妈急得火烧眉毛。

第二个视频来自于苹果在 2016 年底发布的一则用来介绍「辅助功能」的视频(Youtube):

在这则视频中,Sady Paulson 作为分享人讲述了一则 Apple 的相关设备是如何改变她的生活的故事。这则视频确实在当时给我留下了无与伦比的震惊,我第一次在那个瞬间感觉到「原来苹果的产品是真的在改变每一个人生活」的,而且考虑到在这则广告视频中出现的苹果设备之多,我也确实感觉到了这家公司在认真的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世界上大多数人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可能确实由于国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多数科技、互联网公司更愿意将那些厉害的,聪明的人放在更容易产生收益与价值的场所里面,所以蛮多公司都会或多或少的忽略「可用性」与「本地化」相关的功能设计。这里可能有几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事实:

- 色盲(包括色弱)影响了世界上约 8% 的男性和 0.5% 的女性;
- 世界上有大概 6% 的人日常使用阿拉伯语言进行交流与书写;
- 即便仅在国内,也有大概 4 亿人无法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当然了,这个数字距离我们有点遥远,也有一些触不可及,那我们在身边又有哪些能够发现的事情呢?可能最常见的就是很多 2b 的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中只关注功能闭环,不关注用户体验,而且名曰“内部系统、2B 系统有什么值得设计的,不都是各种表格的 curd 吗?”,很多公司的 APP 也受限于投入的资源或过分关注 ROI,导致很多时候体验就很奇怪,你见过为了引流推广无所不用其极的拼多多吗?每点一步都恨不得疯狂吸引你所有的注意力。你见过产品设计不愿意动脑的结果吗?一股脑把入口放在底部,出现 6 个入口的舵式导航。

得益于做过商业性质的 2b 产品,也做过纯内部效率类型的 2b 产品,我太知道那些“2b 产品有什么可以优化的?我还要把时间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呢!”的逻辑是多么荒谬了,在背后听到小范围议论“产品经理不动脑,不尊重用户,自以为是”的时候,我也能很快感同身受,这样的例子又太多了。

这件事虽然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又是关系产品经理最基础能力的「同理心」。同理心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想法,通过洞察感知到他人的情感需求,转化为可以变为研发语言的需求描述。而因为收集需求的过程中总是会存在信息差,所以产品经理才更需要离用户更近一步。

虽然几乎每一个产品经理,都觉得只有自己才了解用户需求,自己才能真的代表用户说出心声,但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基于自己的认识与习惯作出判断,这也就是有的产品经理做出的功能会在用户使用时一片叫好,但有的产品经理做出来的功能也只代表了“自己觉得”。

我之前讲过一个例子,在尼毕鲁上班的时候我负责做一个内部系统,哪怕我已经经过了 2-3 轮的用户访谈,收集到了他们明确的用户目的,使用习惯与产品期望,但合作的设计师仍然因为我没有采用她的建议生气,和我说“那如果我是终使用这个产品的用户,你就是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啊”。

前几天听 ggtalk 一篇博客,前微信员工分享在张小龙手下做事点点滴滴的时候,其实反而更明确那种「每个人都在教张小龙做事」的感觉,每个人关注的点都不一样,每个人也都觉得自己代表了一大帮人,手中的需求当然是真真切切反应用户需要的故事。而微信的用户基数实在是太大了,我身边见到过的大多数产品经理,手下能够有一个日活、月活超千万的产品就很少见了,倘若你现在也在负责一个日活亿级的产品,当你发现需求池中有无数需求的时候,你会怎么选择?所以当产品经理所面对的是大量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时候,就更加需要多角度的亲历,将自己代入成真的用户,在用户的角度去体验和思考,准确地理解这些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需求分析

在明确了用户的真实需求之后,如何将需求进行拆解,并完善成对应的文档内容进行上线,这就是产品经理的逻辑能力,得益于义务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加成,大多数选择成为产品经理的同学,逻辑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即使稍微有一些瑕疵也能够通过训练和重复来进行补齐。那种面对需求太大不知道怎么拆解的产品经理,更多也不是因为逻辑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高度与信息的掌握不够全面,所以无法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拆解(比如忽然让一个 18 线的产品经理加入腾讯开始处理微信的需求,最开始的时候他肯定也会懵逼)。但这也不是啥大问题,依然是靠训练和重复就能够解决的事情。

但如何提升同理心呢?我觉得还是需要靠自己的观察与他人的交流,在摆脱了自己的思维惯性后,逐渐建立出那种“网感”,进而了解到他人的想法。这在某种程度有点像体验派演员可以通过实践尝试融入角色,在最终的成片让观众真的信服演员即是角色本人。我并不是说那些过于主动,积极,强势的产品经理不能够去更好的体验用户需要,在加以训练将棱角收起之后,其实他们也能够更好的捕捉到用户的真实需要。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