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为什么用户会跨APP进行移动搜索?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mcaff.com/discuss/2836212813096000?newwindow=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为什么用户会跨APP进行移动搜索?

 随着移动搜索场景的多元化、搜索需求的复杂化,用户往往需要在多个 APP上不断切换。这种用户交互活动在不同 APP 间转移的行为称为“跨移动应用(这里简称跨 APP)。

比如移动用户在搜索商品信息时有跨APP 搜索的需求,在搜索新闻资讯信息时有跨 APP 搜索的需求,在搜索短视频直播的时候有跨APP搜索的需求...

这种跨APP的搜索行为一般是什么场景下发生的?并且有哪些特征?体现了用户什么心理?

  一周前   2933 阅读
  • 三角兽 数据产品经理

    用户的行为永远是由需求导致的,从打开一个APP开始,用户就大概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目标又是什么?

    就拿搜索来说,我个人会先在百度,然后切换谷歌,然后微信搜索,然后抖音搜索,我会尽量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本质上还是一个应用满足不了我的目的和需求,所以我会去其他软件

    购物就是同样的道理,我的需求和目的是“买到性价比最高的商品”,所以我会同一个商品多个APP比较,比较价格、评价、邮费等等信息。

    需求和目的永远是是行为产生的动机。

  • 某数据公司 产品

    心智模型是用户对产品的了解、预测、使用方法等的一种心里的构建,它决定了用户对产品的理解和期望。由于用户心智模型的差异,导致会跨APP进行移动搜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是产品的定位所导致。

    问题:这种跨APP的搜索行为一般是什么场景下发生的?并且有哪些特征?体现了用户什么心理?

    回答:1.举一个例子:夏天来了我想买一箱饮料,但是具体买什么我没想好,于是我上淘宝输入关键词“夏天 饮料”进行搜索,然后从搜索结果中选出一种我想要喝的。然后我去拼多多输入这款饮料的关键词在进行搜索,然后挑了一个便宜的购买。

    2.以上场景的出现的原因是,在同一个领域内,同时有多个做的不错的产品,而这些产品为了取得竞争壁垒,进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导致用户对这些产品的认知会有差异。如电商类淘宝:就是种类丰富,拼多多:价钱便宜,京东:物流,售后好。再比如社交资讯类:泛娱乐会去微博搜索,想要吃瓜会去豆瓣等

  • 网易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挑战赛#day1

    这种跨APP的搜索行为一般是什么场景下发生的?并且有哪些特征?体现了用户什么心理?

    核心观点:用户的跨app搜索行为体现当前app未能满足用户的全部诉求。

    用户在当前app未能满足其全部诉求的场景下,会有两个解决路径:

    1.同类型app继续进行搜索。

    此类场景情况下,用户是追寻更精准的搜索结果。例如:用户从百度转移到谷歌搜索,大概率是其在百度无法搜索到其满意的结果,甚至是无结果;而用户从淘宝转移到拼多多、从飞猪转移到携程,大概率是其对原结果不满意、期望获取更精准(价格更符合预期)的结果。

    2.不同类型app继续进行搜索。

    此类场景下,用户是追寻更广度的搜索结果,此时也体现各app在用户心中的客观定位。例如:用户在百度搜索完再去微博搜索,再转移到小红书搜索,用户大概率是在对百度搜索结果有一定认识情况下,想要去微博搜索更实时的结果、去小红书了解更小众的攻略和用户群。诸如抖音搜索结果的视频化呈现、马蜂窝搜索结果对旅游攻略的深度体现、飞客茶馆对常旅客、玩卡用户的高聚集性等,各个app在用户心中有着各自定位,需要时则会进行使用。

  • C端 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挑战赛#

    题主所问的也是各个大厂面对的问题,是抖音、小红书要做电商,淘宝、京东要做种草内容的原因。虽然每位大佬都想把用户留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可还是难逃“术业有专攻”。

    想要做菜的话,我会先在小红书搜菜谱,再打开美团APP买菜,而不会直接在美团买菜里的菜谱功能里搜索,再将底部推荐的商品加购(还涉及到比价的过程)。

    不知道买什么护肤品,小红书搜一下,找到合适的再上淘宝京东旗舰店或海淘比比价,极少会在小红书内购买。

    每个平台的定位和运营为自身塑造了不同的使用场景,不同的气质也拉来了对应的用户,哪怕是说起“生活3万件事”都可以做的支付宝,首先想到的也只是个支付工具呀。

  • PDPark 产品

    其实可以试着把提这个问题的背景和想要得到的解答说下,这样大家在回答的时候,应该会更精准。

    其次,我个人揣测:题主是一家搜索的产品,想要留住用户,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上

    先说答案:需求得不到满足

    如果以上假设正确,那么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是电商:交易标的是商品,那么就需要有丰富的商品库,并且质量好价格低速度快;

    如果是新闻:交易标的是新闻,那么就需要有及时的热闻透出,有针对优质的评论展示;

    以上,软件本身不是“核心“,真正的核心是”交易标的“,

    只有交易标的满足需求,就会大大降低用户的跨域搜索。因为谁都不想额外付出成本,除非有更多 的好处。

  • 深圳想你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产品经理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开始想到的是在某个APP内搜索时进了其他APP应用的搜索,因为联想到了微信里的搜索,如果应用内没有内容呈现,会有其他应用的推荐,如知乎,搜狗等等,只是提现了流量分发的理念,当然应用都是一个阵营的系列化产品,多多少少都有关系的。这是从内容流量私域边界的一步扩展,不同产品的内容互通,前提是建立在一个规范框架内,如微信的内容流量食欲边界的扩展就是小程序,因为其他平台都在玩小程序,那自然你有资格来分我的流量。

    再从另外一个理解,真正跨APP搜索。

    每一个人的认知经验都是不同的,所以第一时间找到的搜索工具是不同的,那么搜索工具也是需要给用户的心智模型给予便签,才能第一时间想到你。用户能够接触到的搜索工具,无论是那类,除了搜索引擎以外,只要做好细分垂直,那么一定是有机会的,因为现在除了综合类的搜索工具外,能够在某些领域做到搜索top的真的比较少,有的话必定在用户心理是收藏状态

  • 哈哈哈 产品

    #产品经理挑战赛# 

    从用户的角度而言,用户总会期望掌握更多的信息,来佐证自己的判断或者帮助自己做出判断,所以对用户会进行APP进行搜索。

    但从侧面也体现出,各个平台的内容十分割裂,每家产品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容他人搜索。

    在web上或还会有聚合搜索的搜索引擎。在移动端的展现方式就有点艰难,或许这是一个商机,感觉利好Siri的搜索。但至于APP们是否会放开权限,是个大问题。

    毕竟看前段时间微信小程序都将取消打开App的服务。

    总觉得移动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加的封闭。

  • 不靠谱的产品

    #产品经理挑战赛# 

    主要两个场景:一:不同类型app切换。二、同类型app切换。

    针对不同app切换,这种情况最常见于用户的固有的认知。不知道有人还记得最初百度还能搜索到淘宝的内容的时候,盛极一时的百度直接等于搜索,百度一下=搜索一下。可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各个app开始组建了自己的护城河,淘宝、微信的公众号等等均不支持进行百度的数据抓取,用户在不断的失望的过程中建立了商品上对应的app搜索。导致现在搜索的格局分裂。

    针对同类型app切换,这种场景最常见于当前app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1、音乐、视频类app最大的问题就是独家的问题。比如首发仅在腾讯音乐这种,此时用户如果是网抑云用户,则没办法,必须进行跨app搜索和使用。2、电商类app,用户最常见的就是比价和货源问题。

    综上:用户的心理就是要满足自己当前需求。无非体现了用户基于固有思维定式下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如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之后寻找替代品。

  • 网易 产品策划

    #产品经理挑战赛#

    1.为什么跨App搜索:原App的内容不能满足需求(好像是废话)

    2.跨App的行为是什么时候发生:

    就个人而言,多数发生在因为1产品触发了我对某类内容的需要,而A不能很好的满足我的需求,进而去B产品寻找对应的内容

    3.体现用户心理?:没法体现用户心理……我也不想跨App,但是不得不跨啊

    4.碎碎念:一个产品是不能囊括所有维度所有方向的内容的。内容的扩展也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非相关内容的增加也会给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带来干扰。

    就像上学的时候我们有不同种类的课程,为什么数学老师不教历史呢?我觉得感觉类似吧。

  • 后端中台 产品岗位

     #产品经理挑战赛# day1
    跨APP的搜索行为一般是什么场景下发生的?并且有哪些特征?体现了用户什么心理?
    场景:
    女朋友:你看抖音上最近都在发这个旅游景点的视频,我们去吧。
    我(假装有女朋友):好呀,咱们看看有啥攻略啥的吧。
    特征:
    信息来源:抖音短视频。
    女朋友需求:两个人一起去。
    我(假装有女朋友)需求:查找攻略。
    心里:
    女朋友:我要打扮美美的。
    我(假装有女朋友):这个需求是女朋友提出来的。通过抖音短视频吸引到她的目光。首先,我需要去查看这个短视频原版视频(抖音app)。我需要查找相关短视频(抖音搜索功能)。去其他app查看对应这个景点的相关攻略(马蜂窝、携程、小红书。。。)需要考虑住宿(美团,携程,)需要考虑行程(12306)。

    总结:如果能够一个app满足所有场景,用户自然不会去夸APP。现实的结果是一个APP无法满足对应的场景。且现在的信息孤岛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各个APP也不能能对数据放开。对于用户来讲,只能去不同的APP,满足各个场景下,(心里下场景的)APP的需求。

  • 家里蹲公司 CEO兼PM

    #产品经理挑战赛#  day2

    (见解浅显,求大佬指点)

    先从用户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用户,看到搜索结果便会过滤筛选。当该app的搜索不满足我需求的时候,我便会去其他平台。很常见的的一个列子就是,你在某宝看到一件商品后,觉得不满意,便又去了某东。有人便针对此设计了像张大妈这种app。上述例子只描述了和商品有关的,关于内容其实也是一样的,很明显的一点,不同平台的搜索,输出的结果不同,只有满足用户大部分需要的才是用户喜欢的。亦或者说,像去知乎搜索和去贴吧搜索,有个明显的是,知乎会有专业人士背书,而去百度系列上搜索都是广泛的信息、网友的各种回答。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我设计了一个搜索功能,这个功能要能搜索出什么,这个功能是针对哪类用户设计的,我该如何设计才能让用户满意等等。要是你有用过很多不同行业的产品,你就会发现,不同产品搜索界面大有不同,有的停留在过去,有的已经在搜索界面加了很多,例如历史记录、搜索的热点等。从基本的界面设计来讲,我们作为用户会更愿意选哪种界面的搜索呢?

    总而言之,需求是最主要的,用户要搜索到对他有价值的内容;其次是功能界面,用户也有自己的偏好;当不满足我们需要的时候,当然要跨APP了。

  • B端产品 产品

    #产品经理挑战赛#day2

    首先对用户行为进行拆解。跨APP搜索行为本质是搜索,在进行搜索行为时,用户是带着目标性并且希望得到某个期望结果的。而跨APP是用户为了实现这一本质需求所选择的一种方法。

    会选择跨APP搜索,是因为在同一个APP内搜索不能得到预期结果,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

    1、用户的需求是流程性的,过于复杂。

    2、用户的问题是抽象的,问题的结论主观性强。

    我展开分析下第一种情况:

    比如期望买一件没用过的护肤品,先去小红书或微博上搜索该护肤品的相关评价,甚至去美丽修行上查看成分,判断其是否适合自己的肤质。此时用户的核心需求是获取信息,更关注护肤品的评价和资料。确定购买后,用户又到京东淘宝等电商APP上搜索,比价后完成购买行为。此时用户的核心需求是购买,更关注的是护肤品的价格信息。在整个流程中,用户将自己的需求进行了拆解,并通过自身经验进行了跨app搜索。

    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风格,给用户留下印象是不同的,大而全的产品又是不存在的,这就涉及到一个用户心智的问题。在用户的固有思维中,这个产品解决的是某个场景下的问题,因此在某个环节中,便会去选择这样的产品进行搜索。

  • 杭州泰基 PM

    #产品经理挑战赛#day2

     “随着移动搜索场景的多元化、搜索需求的复杂化,用户往往需要在多个 APP上不断切换。这种用户交互活动在不同 APP 间转移的行为称为“跨移动应用(这里简称跨 APP)。

    这种跨APP的搜索行为一般是什么场景下发生的?并且有哪些特征?体现了用户什么心理?”

    想想我平时是如何进行跨app搜索的?几种场景如下:

    1.淘宝上搜到的东西去拼多多上面比价

    2.知乎上搜不到的东西去百度上搜

    概括起来就是:

    1.价格质量等产品的比较,决出优劣,继而做出判断

    2.想要获取的信息没有获取到,继而继续搜索

    这里面存在着什么逻辑呢?就是用户有强烈的意愿去通过搜索得到某个结果,然后他又知道哪些app可以对比搜索,而搜索的回报大于切换搜索的资源耗费。

    这里面存在什么机会呢?一个是比价app,这个已经有了;还有聚合内容的搜索引擎,因为内容孤岛的现在很严重,所以聚合信息的搜索结果并不理想。

  • ** 产品经理

    跨APP搜索主要场景主要是在一个APP进行搜索后,没有满足用户需求,所以会再切换到另一个APP再去搜索。

    例如搜索商品信息时,我先在京东搜,觉得京东的这个商品下面评价信息太少了,不能辅助我做下单决策,这个时候我会再到淘宝或者其他电商APP甚至是小红书去搜索这个商品看更多评价;同理,如果我在淘宝搜索一个商品,这个商品的物流发货时效没有满足我的需要,那我会再切到京东搜这个商品看看是不是能到货更快点;我还可能由于价格/商品尺码缺货等原因去多个APP搜索商品做比较;

  • 一般用户的搜索会分成两类:有明确目的性和无明确目的性。首先,有明确目的性的用户会通过相对应的产品或者APP来获取所需信息及内容,此时用户觉得获取不到其他更为有用的内容时,会选择通过其他APP去获取。其次,没有明确目的性的用户会通过一些范围较为广的APP,比如谷歌、搜狗等浏览器,在浏览时确定目的,在获取不到更多相关内容时,就会和有明确目的性的用户进行相同的步骤。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