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从目标到工具再到方法,十年产品人的知识管理体系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6647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我的背包里面有一把朋友送的瑞士军刀,功能非常多,但是我使用最频繁的其实是用它来拆快递。并非是不知道这把刀能做别的事情,而是在生活中缺少使用的情境。

思维工具亦是如此。日常经常看到许多基于产品功能的讨论,以至于许多新上手的用户也被带到了这个漩涡中,试图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工具,然后才开始动手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任何工具的使用,不取决于工具本身的丰富程度,而取决于我们的情境和需求。

本文无意讨论工具的好坏之分,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提供一种「思维上的工具」,来看到底该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哪些工具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与其关注功能,不如多问自己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知识管理之前,先设定你的母题

很多导演一生的所有作品,不过是围绕同一个母题的变奏。

所谓的「知识管理」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你本身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专注研究的领域),那么知识管理只是个伪命题。

你需要设定自己的母题,就像时间之于诺兰、飞翔之于宫崎骏。有了母题之后,才知道自己需要花精力在哪里,而不断地深挖下去,知识之间的连接也会更加丰富。

1

举个例子,在 2017 年左右,我刚开始负责丁香医生在线问诊平台的搭建。面对一个新业务其实有点无从下手。彼时知识管理于我来说,无非是收藏文章然后分类存放,每天要消费很多内容,比如创投圈大佬说什么了、区块链行业有什么变化、O2O 的终局是什么等等;感觉许多内容都说的有道理,但是看了许多之后脑子里总还是空洞的 —— 既不能对业务有明确的指导,涉猎面又过杂而无法聚焦,并且还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而在 2019 年,当我明白在线问诊本质上是一个「非标服务交易平台」,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围绕「如何促进交易双方成交」来研究,接下来的许多积累便变得非常有的放矢,从经济学到公共政策制定、从优惠券的设计到跨行业取经交流,一个关于交易平台的知识体系随着对问题的不断投入,慢慢地生长出来。

1

历年来个人母题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迭代的过程。

这个其实并不是某一刻的顿悟,而是不断地收敛自己的关注点。当意识到许多领域自己不需要关心的时候,那个值得关心的问题自然就会浮出水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任何时候都应该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别人安排的任务,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思考的能力。

我们需要管理的不是知识,而是自己的精力和想要了解的问题。

输入要简单,方便积累;输出为自己,无关文笔

一个好的知识体系,不能只有输入,也不能只有输出。太多的输入会让我们丧失目标,而太多的输出会因为缺乏新鲜的内容而变得陈词滥调。你的知识应该是像一条大河一样,有上游涓涓的溪流,也能灌溉更多的良田。

我把知识管理素朴的分为两个阶段:

  • 输入:尽量多的捕捉下来自己的想法和知识盲区,但避免无脑摘录。
  • 输出:重要的不是文采,而是让自己内化知识,并获得高质量的反馈。

为何用 flomo 做输入

在没有创造 flomo 之前,我在 Notion 中一直有一个叫「缓存」的页面,用来记录自己的碎片化想法及看到的知识点。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手机上打开 Notion 的速度受到许多客观限制。当然 iOS 默认的备忘录也是极好的,只是在 Android 和 Windows 上就很无能为力了。

1左:Notion 中的缓存 右:flomo 中的缓存

除了速度和跨平台问题,传统产品的输入过程也非常「严肃」,每次都像是要提笔码字的感觉,标题段落排版一应俱全 —— 但是一个想法可能也就几十个字就说完了,于是我的备忘录中就充满了只有标题的空记录 ——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微博或者朋友圈上发想法,就无比流畅(但有些内容不希望别人看到,你懂的 😝)。

所以 flomo 便是基于此场景诞生的,希望能兼顾社交媒体的无压力的输入方式,不需要分类也不需要设计标题,但同时又能避免「社交」带来的压力,并且尽可能多地跨平台。不仅如此,随着我们对用户调研的不断挖掘,发现其实大家不仅仅是需要跨平台输入,许多时候我们往往在一些应用内就希望能开始记录,这时候再切换产品是很麻烦的。

下图便是一个典型的阅读场景。一般我会把比较值得再看的文章悬浮在微信中。然后集中一个时间在桌面端阅读,同时在右侧开着 flomo 的 mini 窗口(网页拖窄一点即可出现此效果),这样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可以摘录并加上自己的看法,并加上标签方便将来回溯。其实一篇文章往往能拆出来许多的小段落,后面会讲到这些小块内容,将来会很有价值。

1

当然我们还有许多不同情境,我还比较常用的有下面的一些情境。

在路途中有想法的时候,在微信中直接记录。如果意犹未尽,可以继续点击链接进行进一步的展开。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和朋友讨论问题的时候。

1

手机上阅读一篇好的文章,直接通过快捷指令摘录并批注,避免来回跳出语境。感谢第三方开发者 xx,现在的 iOS 快捷指令不但可以设置标签,还能添加批注。

1

遇到好的内容来不及读,直接用 Chrome 插件先保存下来,稍后再仔细看。当然这里也可以添加一些对这个页面的备忘,方便二次阅读的时候快速回到上下文。

1

另一方面,在设计 flomo 的过程中,深受卢曼关于「收藏」的观念影响 —— 如果你在获取知识的途中没有做任何的加工(即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那么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坦白来说,「剪藏」除了让自己的数据库看起来「很丰富」,实际上许多内容不是未读,就是读完忘记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过程过于「自动化」,而大脑本身并没有彻底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 这也是为何我们用笔写下来的东西印象更深刻,是因为这个过程「摩擦」非常大,但正是这样低效率的摩擦,才能让我们印象深刻。

所以之后的日常阅读,我就很少全文摘录,而是用自己的话将有用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这样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即这些知识块是独立的,方便后续拼装和改善。

1

所以快和方便,是 flomo 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设计的起点。而拒绝排版和长文输入,则是方便你将来的回顾和输出。

为何用 Notion 做输出

先定义一下「输出」的概念:本文所说的「输出」,并非是指文采斐然地发布在自己的公众号或者其他媒体平台获得「10w+」,而是有体系有结构地能对外公开访问。

许多时候我们踟蹰不前,多半是因为脑海中对于「输出」的定义束缚着自己,担心自己写得不好或者追逐热点扭曲了输出的动机。而后者很简单,其目的是为了做思维的「刻意练习」,而在「刻意练习」中,完成比完美重要,同时在不断地练习中,获得高质量的反馈也非常重要。

选择 Notion 作为输出工具而非其他,主要是因为:

  • 表现力强:Notion 的嵌套及 Block 化的编辑器,能方便地解决许多实用的排版问题以及方便地嵌入第三方的内容,比如用 Figma 做的图可以实时修改,不需要单独再截图上传。
  • 方便互动:则是因为高质量的反馈是刻意练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输出是为了保证有了探讨的基础,哪怕只有三五个人,带来的价值远超一篇完美的文章。
  • 易于迭代:和多数传统笔记工具只能共享一篇文章不同,Notion 无限层级的 Block 及方便的引用功能,能一次分享一个类似小型 wiki 一样的专题内容,并且更改后实时生效。

比如 王慧文这个专题,我们先后编辑了几十次,运用了大量不同的 block 模块展示其内容,同时也进行了许多的探讨。时至今日,这个专题还在进化中。

1

这里要替 Notion 喊喊冤,说其难用,倒不如说是思维被一些旧有的习惯束缚。最典型的就是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希望建立一套「完美的分类」,试图让一切内容都井井有条,MECE。

其实我们对于许多领域的知识并非了解得一样充分,越不了解越难分类,如果必须分类才能记录,那么就很难迈出第一步。相反,所有的分类结构都是慢慢涌现出来的,并非是静态不变的。如下图所示,我的 Notion 专题会经常的更迭、合并,甚至删除。因为随着我们持续不断地在这个专题上积累,我们对于许多事情的理解会更加精进,而这篇文章的结构也会更加清晰。

1

荀子曰: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flomo + Notion 实践案例:如何建立交易平台专题

一个好的问题,胜过许多好的答案。在 2019 年开始,我便以「什么是交易平台?」这个问题,开始不断地积累。

日常工作中很难给我们一个像课堂一样的完美环境,有大量不被打扰的时间用来学习。我们必须学会更好地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积累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卡片,然后再找到整块的时间,将其整理成更完整的体系 —— 但要注意,许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时间整理,而是压根没有积累足够多的东西,可以被积累。

以交易平台这个专题为例,目前整个专题有十五个章节,累计有将近五万字的内容,其中参考书籍数本,论文十几篇、文章近百篇。但这个结构并非是第一天就想明白了这些。

1

他们最早并非出现在 Notion 中,而是在 flomo 里面。所以当我确定了这个阶段的母题之后,就开始在日常的搜索和阅读中,以及和朋友的交谈中不断地收集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都被放在 flomo 的 #交易平台 下面,并且被置顶在左侧,方便我随时翻看。

1

记录的内容则比较零碎,因为在对这个概念不熟悉的时候,我只能确保每一个 MEMO 中的内容尽量的完整独立,这样将来有一天要进行拼接整合的时候,代价最小。

1

当然也并不是每一条都这么严肃认真,许多碎片化的思考也值得被捕捉下来。还有一些和朋友的聊天(比如在即刻认识的 @jingywo 老弟),往往也具有很不错的价值。

1

由于当时发现 A16Z 的博客有大量相关文章后,我开始一段时间的集中阅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根据上述线索不断地深挖,越来越多的知识碎片被汇集在 flomo 中。

承认一个事实,在 flomo 中,很难完成结构化的输出和互动。但如果没有结构化的记录,这些碎片很难都记住。

这时候就需要 Notion 出场了,没有 API,没有导出导入,套用一本项飚的书「把自己作为方法」。

在定期翻阅 flomo 内容的过程中,发现许多记录的知识点和自己日常的工作中都在探讨「交易平台谁来定价」,一个属于自己的框架就慢慢在脑子里浮现出来。

这里面提供一个梳理框架的技巧「四象限法」,四象限法是个非常实用、且易学易用的思维工具,可用于构建不同领域的分析模型。换个方法简单但有效,究其原因是因为:世界本就是复杂、多维的,但人真的太不擅长进行多维度思考,多维的事物总是被简化为单维,过于简化地看待世界。

而使用四象限,正是借助工具的力量,强制进行多维度思考。多出一个维度进行观察分析,世界往往也就变得清晰。

1

这是在纸面上抽象之后的关于交易平台定价的框架,在 Keynote 中绘图完成。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心理上的门槛跨越,之前我对原文保存的东西是很小心的,生怕弄坏了文章的结构。但一篇文章中有价值的内容(包括本文)其实并不多,大多数是为了让大家理解增加的描述性的内容或者背景型的内容。

这时候其实勇敢一些,大刀阔斧地从别的文章中剪切出来,然后放入到这个框架下面,保证自己能理解即可。这个「剪辑」的过程,也是我们内化吸收和重新理解的过程。

下图是从文章中提取出来的关键内容,括号内的是自己补充的案例,在原文中并未提出 —— 这边是内化的一个过程。

1

于是这样许多小的知识点,就悬挂在了一个结构上面。当我需要用这个领域知识的时候,只要大概回忆起对应的结构,许多对应的知识点就能顺势回忆起来了。

而许多这样的结构,就组成了一个「什么是交易平台」的专题。

所以在交易平台这个专题中,最早只有「交易平台的分类」和「交易平台谁来定价」两个章节。但随着一年多时间不断的积累,内容越来越丰富。

  • 「交易的核心要素」这个章节源自《平台革命》这本书
  • 「平台治理」的基本框架源自莱格斯的《网络》这本书中
  • 「交易成本」的概念起源于罗纳德 · 科斯,其中还加了许多来自《详谈:左晖》中的中介案例
  • 在「平台治理」中意识到了这个和赫维茨的「公地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你开始建立自己的体系的时候,你才真正开始掌握这些知识。不要试图一次搭建一个完美的框架,许多结构都是随着自己的认知慢慢长出来的。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专题变为了对内对外宣讲的课程,有了更丰富的输出。这样获得了更多的反馈和案例,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

1

这并不难,但需要时间和耐心。仔细想想,如果这样围绕一个话题积累若干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知识财富,所谓知识的复利,大抵也是如此吧。

1

生产力专家,提供的思路仅仅是「如何写出来更好地生产力效率文章」,而不是你真实工作/生活环境,所以这些建议,并不一定符合你的真实世界。

真正的创造笔记方法的人,根本就没提过这套方法是什么,而是聚焦在产生丰硕的研究成果,比如卢曼(Luhmann),他几乎没写过关于 Zettelkasten 的文章,仅仅是在职业生涯快结束的时候写了一些小的实践分享。

以上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引子,也希望你能摸索出来属于你的知识管理办法。但更重要的是,关注你的思维。

还记得当时给 flomo 起中文名字,浮墨意味着:浮于墨上。笔墨之上,那便是我们关注的根本,是否帮你更好地思考。


编注:如果你对 flomo 感兴趣,欢迎通过 少数派 下单购买。如果你对 Notion 感兴趣,欢迎继续阅读 Notion 专题文章

flomo 浮墨笔记
无压记录、方便回顾、弹性管理…… 用浮墨笔记随时随地捕捉灵感。
¥98.00 ¥99.00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