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澳银资本熊钢:机构要想持续生存,最终还要业绩支撑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10518-36222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澳银资本熊钢:机构要想持续生存,最终还要业绩支撑

绝大多数投资机构,无论大小,都面临着募资难题。那么,新的经济业态之下,机构分化愈发明显,VC/PE该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自打资管新规施行,创投行业破旧立新,马太效应也愈发明显。绝大多数投资机构,无论大小,都面临着募资难题。那么,新的经济业态之下,机构分化愈发明显,VC/PE该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在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的“第15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分化大趋势下,机构的可持续之道》这一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1.现在医药很热,但是其实有一些领域开始走下坡路了,如果长期下注一个赛道上,很有可能出现赛道黄金期已过,项目可能难以为继了,所以我们将投资阶段、投资领域的考量放前面,产业放后端。

 2.相对稳定的资本结构,可以保证你的投资逻辑不会随便漂移,你的管理逻辑也不会随便漂移。

 3.衡量一个机构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生存,最终是靠业绩支撑的。业绩的支撑是三个数据:IRR,与时间相关的收益率;DPI,资金的回笼速度,有现金支撑的收益;MOIC,回报的倍数,基金的绝对收益。

 以下是熊钢演讲实录,由投中网进行整理:

今天我的分享主题是分化大趋势下,机构的可持续之道。

首先简单看一下数据,在2019年底2020年初的数据中,中国的私募股权基金接近8万只,规模是15万亿,管理着2.5万家GP。这2.5万家GP中,有超过10亿规模的GP占1%左右,超过30亿以上的GP有100多家了。从这个角度来看,2万多家GP就分掉了15万亿的资产规模。

    澳银资本作为早期专注于技术领域的投资机构,我们的体验是,低于10亿就是一个整合的边界,而且这10个亿不是整体规模,而是可以收取管理费的在管规模。总体来说,GP团队人均的成本低于100万的话,机构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理解的是人均成本100万,管理和在管规模10亿元,就是GP的一个边界。

    我看了最新发布的投中榜,调查了约1000多家活跃的投资机构,这5%是长期活跃和生存下来的机构。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现状。

    从我们自身的感受,投资机构不管大小,都存在一个募资很难的问题。社会资本退出速度加快的情况下,在管规模低于10个亿的2万多家机构会成批成批慢慢消失掉,这就是分化的结果。有人提出10%的机构管理90%的资金,有点夸张,但趋势是这样一个趋势。

简单看一个投资回报的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创业公司从成立到上市要经历天使/A/B/C/D/PRE IPO轮六轮融资;每轮释放的股权比例分别是10%、10%、10%、10%、5%和5%,以及IPO时发行25%;每轮估值是4000万、2亿、4亿、6亿、10亿、15亿。

我们来看看这个假设中的公司在上市后市值达30亿、50亿、100亿时,我们的投资机构分别能够得到多少回报?

如果这家公司上市后市值为30亿时,按照上述假设的每轮估值投资,则天使轮回报约为36倍,A轮回报7.22倍,B轮回报3.57倍,C轮2.38倍,D轮1.14倍,Pre IPO轮仅为0.5倍回报。如果这家公司上市后市值为50亿时,天使轮回报为60.7倍,A轮为12.7倍,B轮为6.6倍,C轮为4.6倍,D轮为2.56倍,Pre IPO轮为1.5倍。

而天使轮投准的概率,可能只有10%。澳银主要是A轮、B轮,到现在为止,我们基金投准确的概率没有超过30%的,越往后走投资的准确率可能更高。

    这组数据反映出来的规律是:大机构从天使轮到Pre—IPO全方位布局,重点布局后端,因为基金的规模太大了,它要吸纳的资金大,投出去的资金大,所以重心一定放后面。这种分化趋势下,给了中小型机构前端下注的机会,只要做得好,就有下注的机会和赢得市场的机会,我们叫10%的准确率。它用10%的准确率,70%的差异化,投中一个,回报倍数是要超过后端的1.5倍和2倍,至20倍左右的差异,这就给了早期机构的机会。前提是要做得足够好。

    怎样做得足够好?我们的体验:

    首先要做差异化。我理解的投资一定要聚焦,绝不可能全链条下注,一定是在你最熟悉的领域,最熟悉的阶段,甚至是熟悉的产业里下注。一是阶段聚焦,澳银70%聚焦在A轮以前;二是聚焦大的领域,我们理解市场上有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创意创新三种,我们只聚焦技术领域;三是产业聚焦,产业周期变化非常快,如果你将所有的注下到一个产业赛道上,很有可能受到周期性的影响,会产生无法逆转和干预的风险。现在医药很热,但是其实有一些领域开始走下坡路了,如果长期下注一个赛道上,很有可能出现过了赛道的黄金期,项目可能难以为继了,所以我们将投资阶段、投资领域的考量放前面,产业放后端。

其次是管理上精准干预。不是随时干预和干扰,而是时时刻刻评估,任何时候保持对被投项目的高度关注,可以提供更好正向的推动,对风险进行有效介入。

有效退出是指把我们VC投资的命中率天花板从30%提到我们现在八只基金最低的退出率70%以上,这40%怎样提升上去的,就是有效干预和管理。

    资本是长周期的,什么样的资本决定了什么样的投资标的。澳银资本的基石投资人是家族信托,家族信托是可以持续、长期出资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这也是可以长期与你一起往下走下去的资金。相对稳定的资本结构,可以保证你的投资逻辑不会随便漂移,你的管理逻辑也不会随便漂移。

    最后,差异化竞争里一定要有技术。技术是解决管理上的一些问题的,很多投资行为里,大约70%以上都是合规性、事务性的工作。如果你可以采用经过优化的工具,可以大规模地节省和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摩擦成本,交流成本,这和GP的内部流程、制度相关联,甚至是文化相关联。我们每年抽出5%管理费优化我们的IT系统,这是我们的底层。

衡量一个机构有没有竞争力,能不能生存,最终是靠业绩支撑的。业绩的支撑是三个数据:IRR(时间管理),与时间相关的收益率;DPI(现金管理),也就是资金的回笼速度,有现金支撑的收益;MOIC(长周期收益),回报倍数是基金的绝对收益。这三个指标从三个维度来衡量一只基金的整体表现。

简单介绍一下澳银资本的情况。

    澳银资本专注于技术创新领域的早中期风险投资,美元家族信托基金是有17年的时间,一家美国、一家以色列和一家澳大利亚等7家GP创造了近16倍回报。人民币基金2010年开始设置第一支,一共募集了8只人民币基金,规模从10亿元起步,到30亿。我们有一支基金去年被投中信息评为“十年最佳回报基金”的第十位,是深圳华澳基金,IRR达到33%,DPI目前是1.8,还有一个百倍项目没有退出,MOIC拉到9倍多。

还有一支基金是没有一个上市的项目,四年时间内DPI达到接近3倍,IRR同样是有30%左右,但是MOIC不到3倍,所以整体绝对倍数偏低。我们基本上延续了美元GP的特点,美元GP是整体3个指标的表现都非常均衡,这是澳银人民币GP要学习的地方。当然,我们觉得也许在5—8年内,可以看看能否接近我们投资的美元GP表现。

我们有一个特点是家族信托,我们交给7家美元GP,全是10—15个亿规模的小型GP。其实像家族信托这样的财富积累,是比较喜欢这种小型的、管理非常好的GP机构的,所以我们也有信心看看能不能做成这样一个中小型、以家族信托为基石资本的,来引进各级政府引导基金作为长期资本的管理机构。

    三个词概括澳银资本的目标和工作:

    “专注”,95%的投资都是技术创新领域,接近100家都是技术企业,80%以上项目A轮进入,就是技术创新这一大的赛道,在这个阶段和赛道我们怎样聚焦。

    “精细”,基金的项目退出率均达80%,DPI均超过1,正向现金流形成时间最短4.2年,平均的时间最长6.1年,平均5年左右。

    “长期”,是对优质企业,我们一共投了一百零几家企业,虽然以早期为主,但是达到了将近23家直接IPO的公司或被上市公司并购的。那么23家基本上70%都是在A轮进入的,投资的时长最长到了13年,平均投资的优质的项目时间大约为8年左右。

    以上就是我们澳银资本的分享,谢谢各位!

网站编辑: 郭靖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