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社交APP的评论功能分析 ——基于微博、网易云音乐、Keep等的产品分析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androidchina.net/805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是一篇老文,之前写的不够深刻未能发表,因为前阵子工作忙(懒,懒到嫌弃自己),没能修改深入,最近得空(意识到自己太懒了)想着继续完善一下。文章用到的例子可能略显陈旧,部分App功能已经由于业务的发展做了修改,不过我们做产品,主要是看思路,功能都是跟着逻辑和业务来的嘛。

k2HPBc1DbCquIuGs7ioE.jpg

笔者团队是做体育类垂直社交App,最近在进行评论功能优化,该功能主要应用在个人动态的评论。评论是一个常见并看似简单的功能,实际却是到处是坑,需要根据产品发展所处阶段和产品目标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对微博、网易云音乐、keep、小红书、懂球帝等软件目前的评论功能进行了一番研究后,发布出来,供有需要的同学参考。

友商评论功能分析

选取原因:数据量级大,评论是微博的一个重要功能,几乎等同于发布功能,评论届的标杆。

微博内容较多,包括博文列表,博文详情,评论列表,评论详情,在各种状态下的参考价值也比较大,所以这里多写一些。

显示和排序

xYQ5RLczQG9eXWtXDVmk.png

列表和详情页展示:

【场景】由于微博的博文内容数据量大,不适合在博文下方就跟随评论内容;评论内容数据量大,并且评论和回复本身相互关联性较强,不适合将评论和回复逐条展示。

【做法】博文列表无评论,底部有转发、评论、点赞三个交互按钮。点击评论,进入博文详情页,并定位到评论区(上方显示大概30个像素高度的相关推荐),同时展示:转发数、评论数、赞数。无单独全部评论页面,每个有回复的评论拥有单独的评论详情页。评论区评论的回复(最多两条)不显示头像。

【效果】用户在博文列表,可以更方便进行信息浏览,使用户沉浸在信息浏览。列表中每条评论有单独的详情页,在数据较多情况下即逻辑清晰又容易产生二次话题效应。

详情页评论排序:

【场景】各种体量的博主,评论内容少的一两条,多的十几万,用户需要在进入后找到评论核心,商业上希望出发二次话题效应。

【做法】默认按热度排序,可选按时间(关于热度:赞数相同比时间,回复数量不作为参考)。另,顶部为转、评、赞,页面滑动到下方,可以点击“评论”二字滑动到顶部刷新。

【效果】用户可在大量的评论数据中找到核心的评论,并且十分容易产生二次话题效应(常说的神回复)。

评论详情页回复的展示:

【场景】仍然是数据量的考虑,回复是带有前后逻辑的,数量少时,以语言的前后逻辑为主,数量多时候,说明评论本身具有话题性,用户不再关注每句话前后逻辑,此时回复就像是上边的评论功能。

【做法】顶栏显示n条回复,正文显示评论内容;回复有头像,回复的回复无头像,不过每个用户名或头像都可以点击。

【效果】回复数量清晰可见,一级回复和二级回复清晰分开,同时可以根据用户ID找到感兴趣的用户,增加互动性。

评论详情页回复的排序:

【场景】同上述场景一样。

【做法】在博文评论区按照时间正序排列显示最多两条,其余隐藏,并显示“共n条回复”(当评论数足够多时,两条回复也被隐藏)。在单条评论详情页,回复数50以下时按照时间逆序排列,50(含50)以上按照热度排序,同时可以选择按热度和按时间排序。

【效果】满足了在不同数量级下的用户需求,功能为产品的活跃提供条件。

另外,微博的评论还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小功能存在,比如点击某条评论就会黄色闪烁,最近新增了自动滚动,笔者这边研究的可能并不是最透彻的,不过希望能满足大家做功能设计时的需求,微创新的事情,咱PM可以自己来。

评论和回复功能交互

根据上述的场景,微博的做法和效果已经列出,具体的操作交互如下:

pNbHMTRfYsE0YdHvMSiG.png

评论:博文列表点评论—博文评论区—底部评论钮—输入页面—发送(同时可转发)

回评论:博文列表点评论—博文评论区—某条评论右上角快捷键—输入页面—发送(同时可转发)

博文列表点评论—博文评论区—点击某条评论正文—弹窗:用户名:内容,按钮:回复/转发/复制/举报(或红色删除)—点击回复—输入页面—发送—到评论区并在该评论下方第一条显示我的回复内容

回复回复:点评论下方回复区—评论详情页(被点击的评论黄色底色提示2秒)—点击某条回复—弹窗:用户名:内容,按钮:回复/转发/复制/举报(或红色删除)—点击回复—输入页面—发送—评论区第一条,如果是按照热度排,再次刷新后显示在正常位置

微博虽然复杂,交互多,但是是在其拥有大量内容的场景下,符合实际应用,并且大家都已经接受。如果下方是全部评论,就不需要单独的全部评论页面,重复而且用户体验不好。像微博做评论下跟回复的功能,最好使用某条评论详情页的做法。

网易云音乐

网易云音乐是依靠评论打败了竞争对手的,评论是网易云音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其评论和回复相对简单明了。

AKpbsSMmeZtHnYLC1TqH.png

显示和排序

【场景】网易云音乐的评论相比微博要小一个量级,并且此功能虽然重要,但是并非核心功能,网易不想讲功能设计得太复杂,用户使用越简单越好。

【做法】评论有单独的页面,顶栏显示“评论(1039)”精彩评论和全部评论分开,被点赞超过10次即成为精彩评论,精彩评论显示15条点赞数最高的,其余的可点击“全部精彩评论”查看,全部精彩评论列表按照点赞数排列,高者居上。最新(全部)评论(1039数量显示)将所有评论按照时间逆序显示。

【效果】每条评论显示简单方便,每条评论和回复都可能成为热门,排序中既有热门又有时序,排序规则简单易用,不需要用户自我选择,总结一个词:实用。

评论和回复功能交互

根据上述场景,网易的做法和效果已经列出,具体操作交互如下:

评论:点击底栏输入框,弹出键盘,输入后可发送

回复:点击某条评论,弹窗:回复评论/分享评论/复制评论/举报(删除)评论,点击回复评论,当前页弹出键盘回复

回复和评论后显示在最新评论的第一条,同时,回复时,头像、回复内容和仅显示一条被回复内容,无论回复的第几级的回复都只跟一条上一级回复或评论,用户名都可以点击

Keep是垂直于运动类的APP,属于运动类的老大哥了,对于运动类有参考价值。

N00itLHAnS4b4hgz9vvx.png

显示和排序

【场景】产品工具性更强,用户社交参与度较低,keep由于处于产品早期(对,没看错,虽然用户量多,但是相对比较早期),战略上公司更偏向于让用户生产一级内容,这从keep的运营活动可以看出。对于评论回复这样的二级三级内容,现在还没到时候。

【做法】Keep比较注重点赞(加油),或者说产品发现点赞的数一直比评论数多,点赞评论比超过10:1,这一点其实也比较值得借鉴。Keep的帖子列表页只显示点赞数,不显示评论数。进入到帖子详情,所有评论按照时间逆序排列,没有热评区分。

【效果】一级内容通过运营方式产生较多(很多兽性的东西也引发了话题),评论数量较少,较少的数量下,并不用复杂的逻辑和交互即达到了简单易用的效果。说到底,keep战略清晰,知道自己每个阶段的目标。

在修改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keep已经改了评论区,有点像微博了;应该keep是已经积攒了底层数据,现在要在数据运营上发力了。

非常看好它,战略和产品配合很好的公司,自己从keep只提供一个小胖人就是忠实用户了(又是广告又是夸的,你家的产品不想给我发个offer吗?)。

评论和回复功能交互

根据上述场景,keep的做法和效果已经列出,具体操作交互如下:

评论:帖子详情页可以直接激活底栏输入框弹出键盘评论。

回复:回复时点击某条评论弹出回复/举报(删除)。

同时当回复回复的回复时其与网易云音乐相同,下边只显示上一级回复。

与笔者公司的评论功能现状相类似,应该是当时产品设计时的参考APP,但却没能参考到精髓。

bb3DdyjuJ6Hu8m4FcxcZ.png

显示和排序

【场景】小红书是内容+电商,电商属性要求其需要丰富评论内容,并且评论和回复必须要具有前后的从属的逻辑属性,类似于淘宝SPU下的问答功能。但是与keep一样,产品前期需要先丰富底层内容,评论需要鼓励,但是不易太复杂。

【做法】笔记列表与keep一样,只显示点赞数,不显示评论数,当然也不显示评论内容。

笔记详情页,底栏显示赞/评/收藏数量,正文下方显示最多三条评论(来自评论列表前三条,具体规则后文讲)。评论的回复最多显示一条,可点击查看“共n条回复”。

下方有全部评论入口“查看全部xx条评论”,点击可进入全部评论列表。排序规则:全部评论按照点赞数+回复数排序,再按照时间逆序排序。

可能小红书发现了点赞数与评论数差距巨大,所以这里有一句话鼓励用户评论,很多句随机显示,比如:“矜持点赞也可以,知音难觅聊一句”,“据说评论才是给作者的最大鼓励”等。

点击底栏的评论按钮,可以直接评论,评论后显示在此时的第一条,此时正文下方变成了4条评论,刷新后消失(因为前文提到的排序规则)。

进入全部评论列表,顶栏显示“xx条评论”,这里的评论数量实际是评论数+回复数。某条评论的回复,最多显示两条,点击查看n条回复,将所有回复拉开。

【效果】满足了电商属性,一级评论、二级回复、三级回复等,如果认真分析并认真寻找,会发现逻辑是比较严谨,但是实话讲并不实用,笔者也找了几个身边几个用户做调研,大多数用户认为小红书的评论功能繁琐复杂,所以也并没有太大欲望去查看评论和发布评论和回复。

评论和回复功能

根据上述场景,keep的做法和效果已经列出,具体操作交互也相对比较复杂,如下:

评论:点击底栏的评论按钮,可以直接评论,评论后显示在此时的第一条,此时正文下方变成了4条评论,刷新后消失(因为前文提到的排序规则)。

进入全部评论页,底栏左边为用户头像,点击可进入个人详情页,但是不能返回(反人类的设计),右侧为一个输入框,点击后可激活弹出键盘,评论后显示到第一条,刷新后就找不到了(因为他按照点赞数+评论数,然后再按照时间排序),一个热门的笔记,如果评论数众多,那真的不好找。

回复:点击某条评论内容,弹窗:评论内容,回复/举报/取消,点击回复弹出键盘,输入后显示在该评论下方。

回复的回复:点击某条回复,弹窗:回复内容,回复/举报/取消,点击回复弹出键盘,输入后显示在回复区的最后一条(回复区不展开)。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小红书可以评论自己的笔记,不能回复自己的评论,也不能回复自己的回复,这是其电商属性导致的,这个事值得表扬的,认清自己的电商本质,该砍掉的功能必须砍掉。

懂球帝和今日头条

另外分析了懂球帝和今日头条

懂球帝:和keep一样,只是排序可以选择按时间逆序和正序(默认正序),懂球帝更类似贴吧。

今日头条:正文下方,叠了所有评论,但是排序规则乱序,未按时间排序,也未按照点赞数或评论数排序,其排序规则还有待研究,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逻辑上微博和小红书更符合用户思维习惯(即使优势并不明显)。不过,这个问题笔者思考多天,懂球帝等产品,用户交流欲望都很强烈(球迷、歌迷、身材迷),但是他们采用了很简单的评论交互方式。

笔者分析很多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最合乎情理的原因只有一个:数据驱动。

通过调研用户的数据,以及做了部分灰度分析后的数据,可能告诉他们的产品经理三点:

  1. 回复的回复不会很多
  2. 一般用户不会特别在意这些话的前因
  3. 回复可能会比评论更加精彩。

相比微博的学习价值,新产品,在用户量少,内容少的情况下,懂球帝、小红书、网易、keep更具参考价值,可能多数APP的评论区也并不红火,做的简单点,够用,好用最好。

是做类似微博、小红书那样评论下跟很多回复,还是做类似keep、懂球帝、网易只有一级的回复,建议首先结合目前产品所处阶段,是早期丰富一级内容,还是后期做内容深化;然后结合产品的市场位置,是否大体量,评论需要具备前后逻辑;最后通过数据驱动,确定了基本方向后,做数据分析,做用户调研,做灰度测试(没能力的小团队就做个小demo让身边的人用),从而确定最终方案。

当然,功能后期上线还是要迭代优化。

最后对所有看到文章的PM们提出一条实用的小建议:跟程序员同事们处好关系,没事喝喝酒吹吹牛,在你设计出某功能后,让他们去评估;如果他们做的时候,发现某个功能很难实现,说明这个功能就真的不实用,就算开发出来,也会饱受用户诟病。

道理很简单:开发很难,说明市场上类似功能很少,他们找不到参考,难道你会觉得自己比市场上其他产品经理都厉害吗?而且,用户还需要花成本学习新的功能交互,用户会习惯吗?

当然,团队开发技术不行的另当别论,真的很庆幸自己在一个技术牛,氛围好的研发团队。

转载请注明:Android开发中文站 » 社交APP的评论功能分析 ——基于微博、网易云音乐、Keep等的产品分析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