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为什么现在的人凡事都要上价值?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166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为什么现在的人凡事都要上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高低杠,头图来自: Evelyn Bencicova

这段时间,“互联网行业黑话”成为不少人口中的笑话。明明使用日常用语就能说清楚的概念,却要硬译外来词、强行拼贴词,甚至由此产生了一套新的说话方式。

在众多段子的解构之下,这些黑话的荒唐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不少人无奈地指出,黑话的盛行并非出于某些人或群体的心血来潮,而是与这个行业的内在属性紧密相关,比如巨头垄断的现状、差异化竞争等等。

同时,这样的“黑话思维”并不局限于互联网,而是反映了当前人们某种普遍的语言组织方式。只要稍微观察一下舆论场和自己的聊天记录,就会看到,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倾向于用抽象的术语来表达自己的状态和感受。换言之,“上价值”成为了每个人的条件反射。

为什么我们开始用模板吵架了?

如果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穿越到今天,可能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那句“未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正逐步占领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哪怕是最鸡毛蒜皮的生活细节,都要套上一层观点,提炼出一种意义。

现在的年轻人熟练掌握了一套批判词汇:父母不是父母,要讲成“原生家庭”;恋爱不能说恋爱,要叫发展“亲密关系”;八卦女明星的家庭问题,要上升到“东亚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总之,我们看到和遭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抽象的、普遍的体系,而通过对这个体系进行认知,似乎就能把握问题背后的本质。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细微的感受和差异,被置于无关紧要的位置。人们迫切地希望将自己的生活装进一个更大的理论“筐子”里,以此来获得被看到、被理解的感觉。比如,一个人可能会因为恋爱不顺利而迷茫失措,但只要将问题划分到“东亚社会”和“男性霸权”,就会产生一种奇妙的距离感,仿佛学者在谈论自己的田野调查。

另一方面,则是“知识”被抬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学院派的概念,经由大众媒体传播之后,很快就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当中——“内卷”出自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的生态研究,“规训”来自福柯对于权力结构的分析,而“原生家庭”则是心理学术语。

但问题是,这些概念来源于对社会现象的总结和提炼,却无法倒推回去还原我们的生活。

知识青年最大的幻觉,就是自己有知识

在科学领域,即使是争议再大的问题,也是严格按照“公理化”的方法来讨论的。研究者默认一系列基本的公理,在众多术语的内涵上达成共识,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争论。

就以劳拉·穆尔维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女性凝视”来说,它来自对弗洛伊德、拉康等前人理论的反思和批判,绝非一拍大腿产生的概念。

然而,在日常“上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却对用到的术语缺乏起码的共识。比如一度占据社交话题中心的“内卷”,几乎在每个对话框里都有不一样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内卷这个词几乎不可能增进人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处境的认知,更别说导向什么行动和改变了。

通常来说,任何严肃的理性讨论都应具备两个条件:区分事实和观点、感受与判断。这也是需要专门训练才能获得的一种能力。可是,那些空洞的大词,总是与个人的体验和情感彼此缠绕,这让我们很难分辨,这些概念是否真的可以准确概括我们的处境,又或者仅仅是满足了我们想要表达的需求。

有运营过知识类社群的群主曾经感慨,群里关于“阶层固化”的讨论,一般很难产生有营养的内容。很多人虽然热衷于使用这个术语,但对于当下社会“阶层”是如何划分的、又“固化”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不甚了解,因此发出的言论大多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又以自己的感受告终,变成了一场哭惨大会。

既然“上价值”无法增进我们的认识,那么它的意义到底在哪?它是否仅仅代表了我们的脆弱和焦虑?

“上价值”带来了什么?

正如看上去荒唐可笑的“黑话”有其深层次的发生机制一样,“上价值”也与当下人们的生存处境有关。至少,在这个普遍不确定的时代,凡事与概念挂钩,能让我们的生活看上去更有规律、更好理解。

从认识论来看,“上价值”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来自人类这种“理性动物”对确定性和规律性的偏好。这是一种始于农业文明,并在启蒙时期发扬光大的思想倾向。如今一切都在飞速变化,个人的头脑却极其有限,我们对确定性的需求不是减弱、而是增强了。

我们无法应对生活中层出不穷、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问题,倒不如将生活分门别类,装进学者们早已确定下来的概念“筐子”里。

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原生家庭”,都已经有了无数令人信服的解释;而人类学家项飚提出的“重建附近性”,让你产生一种去隔壁买早餐也很重要的感觉。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让自己有限的理性与生活无限的不确定性正面相撞,从而为我们带来安全感。

然而,这样的“错觉”不会让我们一直快乐下去。“上价值”的过程中,我们所挪用的大量概念,终究无法成为用以解释和改造生活的力量。或许,认清并接纳自己在世界面前的有限性,并在这一有限性的基础上,明确自己能够改变和不能改变的东西,才是我们走向强大的第一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OWNESS现在(ID:NOWNESS_OFFICIAL),作者:高低杠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