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成长: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yunying.org/work/promote/243715.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成长:如何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爱运营 • 2021年4月10日 pm5:42 • 能力提升 • 阅读 2138

▋什么是个人知识体系

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基于现在的信息时代,新诞生出来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现代化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在加工(创新)的过程。

▋为什么要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相信很多运营从业者会面临这样的场景:

  • 每天知识碎片化
  • 忙于工作,忙到忘记思考、记录、沉淀、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 在焦虑和碎片化学习中艰难前行

在职场工作中可以做一些系统化的学习来提升自我的认知效率的事的;从而提高我们自我独立性概率的,直接体现在技能提高后的回报。同时梳理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到从业者,一起提升认知效率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方法论?

▎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论:探索未知、迭代新知、沉淀认知、结构化思维、体系化知识、工具化模型化复盘、系统化认知框架、跨界融合&学习–终身学习者的认知方法论

▎以关键业务流程为核心,基于业务流程,构建单个领域的整个知识体系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流程图?

我先介绍一下建立知识体系的几个基本流程,从知识流动的角度出发看,可以分为四个流程。

  • 规划目标获取知识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或者是满足某方面的好奇心。解决问题就是在树立目标。抛开目标谈构建知识体系是一个伪命题。为了实现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进军哪些专业领域,在这些专业领域里,怎么分门别类的学习,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来。怎么获取知识,怎么吸收知识,怎么吸收,怎么输出,一切围绕着目标就会非常清晰,避免做无用功。
  • 知识输入:按既定的规划时间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不同平台的信息源(知识点/文章/书籍/分享)等
  • 知识处理:将初筛过后的信息,再进行加工,做好笔记,打上标签放到积累区(关于分类和标签的区别我会再以后详细的说明,但请大家记住,这两个概念在计算机里非常重要)
  • 知识输出:通过标签,关键词检索关联笔记,将关联笔记中的内容合并沉淀成自己的知识,并定期的回顾,消化和输出
  • 去验证或去证实和证伪你的认知: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总是开始于碎片化的不全面的认知。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都是一个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迭代,以比较小的代价,非致命的代价去犯错误,然后在这些错误当中获取真知。凭着这些你积累下来的很可能仍然是很片面的认知,你要去跟人,跟事打交道,去交叉验证或去证实、证伪你的认知,这样一个个的快速循环,你就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相对靠谱的认知

下图是我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仅供大家参考: (好吧,很像是数据的采集,数据的清洗,数据的可视化)

▋核心的要素

通过上面的流程里,大家应该都已经能知道知识体系建设的第一个核心要素「流程化」,即通过几个核心节点的切分,以知识流为驱动,从上而下的完成整个流程。第二个核心点是「闭环」,从知识「浏览收集」出发,一直到「认知系统」,正反馈循环再到自我进化,它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第三个核心点是「输出和输入同样重要」,输入的重要性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你获取知识的渠道确定了你会成为怎么样的人。而输出呢,一方面会让你对知识进行沉淀,另外一方面通过输出可以倒逼输入。第四信核心点是「去验证或去证实和证伪」,我们不能学会了游泳再下水,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总是开始于碎片化的不全面的认知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心得体会

  • 先建立自己的一些核心的框架,这样就能够记住
  • 然后在这些核心的框架上去增加没有的内容,去拓展知识(看到好的书籍、文章、知识点和分享等,加入自己的阅读队列)
  • 在距离较远的知识框架之间也要建立联系
  • 多个框架间的有一些相同重复的内容可以优化掉
  • 一定要有输出!你看到一篇好的文章,你不一定汲取到其中的精华,越来越多的感受是一定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加入自己的理解,再在这个基础上综合更多的东西进来
  • 但凡人的思维都会有边界和漏洞,构建知识体系的本质其实是构建知识边界之外的系统思维

限制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最强大的掣肘力量,永远是他自己所一贯秉持的常常是被既有教育体系所塑造的思维模式

输出:强化认知、关联重构

输出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是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你不可能从思维养成一种实践习惯,而只能从不断实践中养成一种思维模式。

知识也一样,必须要输出才行,也就是分享、交流和实践,不然就是死知识,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比如记笔记、写文章、做产品、做分享、交流、实践等等这都是输出,有助于强化原来的知识模块,而且在输出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人来提问或者交流,这同时也是对原有知识模块的一种重新思考和检验。

关联重构

另外知识还有一种输出方式:关联重构。

知识不是简单的堆积,而在于制造关联,不然无法构成体系。

李善友教授把物理中的量子力学和企业管理做了关联输出了互联网思维,罗胖的跨年演讲,仔细分析你会发现里面的核心观点其实是引用他人的,都可以追溯到某个人某本书的某个思想。

比如有一年贯穿整个演讲的主旨思想“用生物学的思维理解现代商业”,其实主要来源于三个人的三本书,分别是Visa创始人迪伊·霍克的《混序:Visa与组织的未来形态》,凯文·凯利的《失控》和王东岳的《物演通论》

不过罗胖聪明的把这些思想和观点进行了连线,并且和当下很多商业事件做了关联,完整四个小时听下来,大家不会觉得枯燥,反而脑洞大开。正所谓:天下知识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扩充:构建知识边界之外的系统思维

构建知识体系的本质其实是构建系统思维,一般到这个步骤知识体系基本就已经构建完成了,但人的思维都会有边界和漏洞,以上五个步骤可以建立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却也会造成思维上的局限。

对于最为平常的事物,我们非常熟悉它们,通过与它们的交互,我们构成了经验和技能,但对它们我们又是无知的,我们是以一种无知的方式与它们朝夕相处。它是我们「熟悉而未知的世界」。

实际上,我们都是以一种「熟悉而已知的世界」的错觉存活在这个世上的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本文转载于网络,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