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想给项飙先生推荐几本开源之书:对其最近一个演讲的回应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opensourceway.community/posts/book-of-open-source/want-recommended-3-books-to-xiangbiao/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想给项飙先生推荐几本开源之书:对其最近一个演讲的回应

适兕是不是脑子出现障碍了?竟敢给著名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推荐书籍。嗯是的,这就是一种开源的精神所在,非常明白这个世界没有全知全能的人,伟大的学者也有无暇顾及的领域,这个世界需要个体的无限平行协作。而不会落入俗套:资格论,看位置。不过我确实想让人类和社会学家来开源共同体中研究一下。

Sun Jan 17, 2021 | 3100 Words | 大约需要阅读 7 分钟 | 作者: 开源之道 |

项飙是谁?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等。

2020年出版把自己作为方法

以上是常见的介绍,如果你深入了解他的话,会发现这是一名胸怀悲悯的学者,不走寻常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堆里的学者,而是践行人类学的要旨:深入到当地的生活,北大五年在北京南四环大红门的“浙江村”经历,也是没谁了,本科生就可以写出这样的人类学著作,也被中国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先生看上,不是没有道理的。项飙先生关注底层,即使人远在伦敦,也会关心中国,比如“悬浮”的提出,对东北下岗职工的迁徙关注等等。

就笔者而言,项飙先生的思路和视野非常的独特,常常给人耳目一新,关注人本身,对人性的关怀。

《从“社会人”到“系统人”》

项飙先生在2021年初,接受了“腾讯科技向善暨数字未来大会2021” 的邀请,并做了主题演讲,项飙先生保持一贯的“谦逊”,但是却问出了当代中国高科技下的人文缺失:

  1. 关于“系统”这个概念。从科技角度,从商务操作角度,或者从平台、公司日常管理的角度,你们会怎么对这样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进行定义?
  2. 大家怎么看系统和劳动的关系?
  3. 系统和使用者。其实劳动者也是系统的使用者,但是我们讲“使用者”的时候主要是指消费者。如果以外卖或快递为例,到现在为止,在全世界这个行业可能都是在赔钱、烧钱的。这么大的资本投入,究竟是在干什么呢?

项飙先生做客《十三邀》的疑问

作家许知远近两年做了一档谈话类节目,在2019年11月27日发布了和人类学家项飙的访谈:十三邀丨人类学家项飙:现代人追求即刻满足 越来越情绪化和极端化, 具体内容,看官可以自行进行观看,作者这里仅列出和本文有直接关系的一个疑问:

一向以限制流动的中国,如户籍制度,在现代快递业和物流业高度发达的中国,是如何做到控制的?

推荐图书及可能的答案

一、《代码2.0:网络空间下的法律》

Internet 和 www 的出现、崛起,缔造了人类的互联空间,在这个新的空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一度有人认为在这里将成为完全崭新的无政府主义,国家将不复存在,如John Perry Barlow 所起草的《网络空间独立宣言》:

工业世界的政府们,你们这些令人生厌的铁血巨人们,我来自网络世界——一个崭新的心灵家园。作为未来的代言人,我代表未来,要求过去的你们别管我们。在我们这里,你们并不受欢迎。在我们聚集的地方,你们没有主权。

这是真的吗?现实世界的政府对于网络空间真的就一点作用就不起了吗?网络空间(cyberspace)是法外之地吗?要知道这个词的最早的涵义是来自于控制论。这就是矛盾是所在了:对于一个旨在追求控制的架构,我们却大加颂扬其不受控制的特性,不免让人产生疑问

本书所探讨的就是网络空间从无规制的状态到规制状态的转变。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 第一部分:关于网络空间的发展轨迹,从“自由”到“自由”到消亡。
  • 第二部分:理解网络空间的改变时如何发生的:是什么塑造了网络的自由,又是什么将改变这种自由?
  • 第三部分:将上述问题带回到现实中:关于知识产权、隐私和自由言论,并确认其中为网络所改变的价值理念。
  • 第四部分:继续将第二部分中的问题带入到国际化环境中进行讨论:网络无处不在,网民来自全球的各个角落。
  • 第五部分:网络需要做出选择,作者对于整体的见解。

其中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也是花了最多篇幅来进行探讨的。尤其是提出的四大规制:

那么其中架构的部分,就是特别给项飙先生所推荐的,所谓的架构,也就是由程序员开发的代码所形成的,也就是说网络空间是一种人为的设计,可以制定一些类似物理世界的诸如山水这样看起来的规则,人必须逢山达路,遇水架桥。当然,作者从此引出的开放源代码坚定的立场,仅仅是和我们的共读小组的选择有关。

整体而言,对于没有受到过计算机、信息相关技术专业训练的人们,这本书是有非常之大的引发思考的作用的。希望能够解答项飙先生提出的“系统”,至少不至于是一个黑箱子。

二、《大转换:重连世界,从爱迪生到Google》

尼古拉斯·卡尔是出了名的批判当今技术的思想家,前提是他确实看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书即是一例,能够将云计算比喻为交流电,似乎是所有人的普遍认知,但是,将计算结合起来,把托马斯·爱迪生和Google联系起来,那确实是空前绝后的思考。

我们所赖以工作和生活的电脑,正在变得集中化、万维控制化,你手里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都不过是个终端罢了。举例而言,搜索信息是我们非常普通的事情:

通过网络浏览器连接上Google 巨大的数据中心,输入关键字后,由千百台电脑组成的Google数据网络即会在几十亿个网页组成的数据库中搜索,选出与你的关键字最匹配的几千个网页,按相关程度排好序,并将结果通过互联网传到你的终端上——这一切通常只用零点几秒。

这本书或者可以解释项飙先生提出的平台的概念,计算正在变成一种公共服务,也即是说平台的成型,会在人的lifestream 中扮演一个日常的角色,浑然不觉。希望可以回答项飙先生的第三个问题,资本是一场知识的博弈,当争夺到平台之后,继续赚钱可谓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想要改变和切换,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让一名现代人离开自来水和电力,将会如何活?

三、《The Attention Merchants:The Epic Scramble to Get Inside Our Heads》

作为《总开关》的作者,吴修铭先生可谓是信息、通信科普思考的家喻户晓的人物了,那么这么关于注意力的书,可以说是一本简易的广告编年史了。从报纸的诞生,再到电视的崛起,再到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然后到万维网的民主化,差一点就提及近两年火爆的抖音小视频了。

之所以推荐给项飙先生这本书,是想说明,精英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抢夺普通人的注意力,利用虚构的、非虚构的、惊悚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谣言的、夸张的、写实的、剧本的、临场发挥的……来让人们渡过自己浑然不觉的时间。在cyber世界可以影响到现实人类的情况下,市场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某种程度上是绝大多数人主动放弃了自己自主的时间。

人和“系统”,我的理解是人和网络之间的关系,正在产生变化:从WeChat 聊天到今日头条看自己想看的新闻,再到猎奇而短小浅薄的小视频,人们已经完全被网络所吸引。

四、《Automate This: How Algorithms Came to Rule Our World》

今天,算法涉足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创造者的预期。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算法的应用涵盖金融、医疗、法律、体育、娱乐、外交、文化、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显现出源于人类而又超乎人类的强大威力。

算法无处不在!

之所以想推荐给项飙先生这本书,是希望能够从公共的视野:股票买卖、电影订阅、娱乐消遣…..这些日常接触的事情,来琢磨背后“算计”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我们人都在算计,算计如何写一本书,算计如何赢得喜欢的人的芳心…….那么,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被远在神秘的白色房间里的计算机集群算计,就没有什么神奇的了。

问题是,你要不要被算计?你有没有选择?或者说你要不要去算计别人?希望这本书能为项飙先生带来新的视角。

项飙先生对于我个人有一定的影响,就是他的关于“认命不认输”的理念,这对于我一名小小开源布道师产生了很大的鼓励。我对自己的出身、上学、工作的状态,以及和现实的关系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但是我仍然要继续努力,奋斗至死!

当然其学术生涯的不走寻常路,也是值得赞叹和夸奖的。惊为天人~确实不为过。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