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就地过年,就地想家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pedaily.cn/202102/466708.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假期临近,熟人相见免不会问起彼此的春节计划,只是今年问得更多的是“过年回家吗”,而不是“什么时候回家”。

一年多来,疫情带来的改变渗透到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过年回家也从“ 金科玉律 ”变成了选择题。而“回家过年”和“就地过年”两个选项,折射出了人们对于亲情和习俗的万千态度。

曾经叫嚷着不想过年的人,可能正满怀期待地踏上回乡之路;亲身经历过严峻疫情的人,对于每一次团圆都倍加重视;相对应的,也有人和家人形成了新的默契——团聚依然重要,但不必非要在春节。

疫情提供了一个并不舒服、却也难得的契机,让“过年回家”被重新审视。在春节到来之际,「深响」和几位朋友聊了聊关于过年的想法,他们当中既有去年湖北疫情的亲历者、也有连续四年没有回家过年的游子。说到底,真正撑起过年仪式感的是亲密关系,只是所有的念想在这天得到了最集中的展现。

方蕾蕾,湖北武汉人,本地过年

“能和家人一起过年,是很平淡又很幸福的感觉。”

我是武汉人,也在武汉工作,今年的春节在家过年。

今年过年又回到了熟悉的感觉,我妈很早就在为过年尤其是年夜饭做准备,我去买年货,超市张灯结彩,人也很多,节日氛围浓厚。

看到这些场景总会回忆起去年春节的时候,疫情爆发之前其实和现在一样热闹,人们准备年货、忙着和家人团圆,但是因为疫情,整个城市都被按下了暂停键,街道上空无一人,到处都是防疫标语,那是最不像春节的一个春节。

去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我和爸妈分隔两地,都在家隔离,小区全封闭,团年饭也没吃,我们每天关注新闻,看着不断上升的确诊数字真的很害怕。

我后来做了三个月的志愿者,负责在社区值守不让人进出,以及上门排查有无发热病人。2月份的武汉真的很冷,我和其他志愿者轮班值守,下雨都没有地方挡雨,只能躲在旁边店铺。疫情最开始的时候很恐惧,和爸妈只能靠视频了解彼此情况。

解封后,武汉逐渐恢复正常。我也看到了很多感动的瞬间,印象最深的是环卫工人,他们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还在坚守岗位,因为人手不够,很多时候一个人就得打扫一整条街。

过年在我心中还是很重要,之前会担心以后过年是不是都会被疫情影响,今年能和家人一起过年是很平淡又很幸福的感觉,感觉自己已经比很多人幸福了。看到新闻说超7成农民工没办法回家过年,其实他们一年到头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过年。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是在外地工作,远离家乡的日子真的很想家,当时我们五个湖北女孩,到过年回家的时候会提前一个月查攻略,看怎么抢票回家,我会拿工资给家人买衣服、包大红包。回武汉工作的原因是自己还是比较恋家,想跟父母一直在一起。

若曦,辽宁本溪人,就地过年

“青春期时候的梦想就是逃离家里,但是现在过得好像没有特别好。”

前段时间辽宁疫情比较严重,再加上我现在住的地方是北京顺义,这意味着我如果想回家的话,肯定是阻碍重重,北京社区这边不希望我走,我家那边的社区不希望我回去,大概是这么个状态。

再加上我自己有猫嘛,现在上门喂猫想进我们小区挺费劲的,寄养的话又感觉对猫不太好,另外回家成本也是挺高的,回去也害怕发生一些意外,比如说突然隔离啊,突然疫情了,所以今年就不回去了。

今年虽然不回去了,我也没有感觉到特别难过吧,可能潜意识里也不是很想回去。回家要各种社交,拒绝也不太好,亲戚朋友们要问这一年怎么样啦,他们会觉得你在北京一定过得很光鲜亮丽,会用那种比较逗你的语气说话。

比如说:哎呀若曦现在厉害了,在北京哈;了不得啦,咱们老若家出了这么一个留在北京过的……这样那样的我会听着不舒服。而且我这一年确实感觉自己挺失败的,就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不想回去面对那些询问。

EFZ7beQ.jpg!mobile

害怕过年没有外卖,若曦在网上屯了两百块的泡面咸菜

我青春期时候的梦想就是逃离家里,但是我现在过得好像没有特别好,我也不知道假如我在家会不会过得更好,但一个人生活是真的快乐。虽然我特别缺乏生活能力,东西撒在了地上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弄,但是我自己一个人很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家里那边是非常希望我回去的,我妈都哭了,她现在天天给我打电话,要么就是给我发微信,说“妈想你眼泪都出来了”、“妈太想你了”。我妈甚至愿意妥协,说我回家可以不去见任何人、不去见任何亲戚,只要我回去就行。

我爸不会主动跟我打电话,所以我完全不知道他的想法。

J7bQ3yz.jpg!mobile

去年回家时母亲的背影

其实我也很想见我奶奶,今年我看了电影《吉祥如意》,讲的是主人公回到东北农村,然后她的姥姥意外离世了。我看的时候很惶恐,会想如果我的姥姥去世了怎么办?

我姥姥和我奶奶都是那种会对我说,你怎么这么胖又嫁不出去了啊,你在北京要做什么啊,得挣多少钱啊……这样问题的人,我很想她们,但我又怕她们对我说这样的话,所以有一点想逃避,现在就是不想面对这个问题。可如果我今年不回去了,明年她们不在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很现实,我姥姥和奶奶也已经八十多了。

所以后来我决定疫情过后应该还是要回去的,不会等到下一个过年再回家。

NVzQrun.jpg!mobile

姥姥家楼梯上的涂鸦

自己在北京过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安排,只有我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过春节,有那种仪式感,我自己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不过我妈她会给我打电话说你今年本命年,你一定要买红色的袜子、内裤、腰带,然后你还要自己做年饭,但我们东北过年一般要吃鱼,年年有余;要吃猪爪,说新的一年要挠财;然后还要吃肘子。我妈让我买这些东西自己做,但就我目前的生存环境,根本不足以支撑我做这种大菜,只能点个外卖什么的。

我觉得所有的仪式都是针对人,因为我的父母在,我愿意参与进来,和他们一起做这个饮食,那如果我自己的话就完全没有动力了。

北京不是过年期间各种动物园,植物园,公园都免费开放嘛,到时打算逛一逛,因为我年后就会离开北京,想趁着放假把北京好好逛一逛。在北京的日子就是爱自由,一心往前飞,但现在会觉得,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北京。

沈同,湖北咸宁人,回家过年

“经历过疫情之后,一家人能热热闹闹吃个饭很重要。”

今年1月27日是我举行婚礼的日子,我大概1月中旬就从杭州回老家湖北咸宁了。

东北出现确诊病例的时候,我老家1月初就提出了返乡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不管从哪里回到咸宁都需要居家隔离14天。为了保证婚礼顺利进行,我1月16日返回老家,提前隔离。但是没想到之后河北、东北疫情加重,直接影响到婚礼的举行。

临近27号,因为全国多地出现病例,我们那儿的政策也越来越严格,超过10人的聚会不被允许,所以婚礼当天仪式比较简单,只有父母还有部分亲戚参加,大概不超过10个人。

湖北是去年疫情的重灾区,对疫情的防控一直很严格,大家也都很配合。办完婚礼之后,我们开始准备过年,出去买年货的时候感觉今年比去年稍微热闹一点,但是比疫情之前人还是少了不少。家附近的农贸市场,之前都会挤满人来置办年货,但前几天我们去的时候人不多,还可以找到停车位。

去年没怎么过好年,团圆饭都没好好吃,过年期间基本都在家隔离。当时印象最深的是距离我家不到200米的福利院爆发疫情,门口的路全封了。全家人都只能呆在家里,我还比较好,可以看看书,但是我爸妈有遛弯的习惯,疫情期间无法下楼,只能从阳台走到客厅。

以前会感觉过年年味很淡,但是经历疫情之后,我觉得一家人能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个饭很重要,年味并不在于吃得有多好,而是可以一起很有仪式感地准备年夜饭。切菜、备菜再繁琐,也会在一家人一起准备的过程中变得幸福。

我希望今年这个年能好好和父母吃个团圆饭、打打麻将、聊天和守岁。按照我们的习俗,儿子结婚第一年在新房过年,我除夕把我父母接来我家 一起吃 饭、守岁,然后第二天一起去给附近亲戚和邻居拜年。

尽管回家会面临和父母作息不同,亲戚朋友会问工作、什么时候生孩子之类问题,在外面时间长了可能不适应家乡的味道,但还是希望能够回家过年。我越来越感受到我们能享受这个年,其实是身边很多人在负重前行,警察、护士、社区工作人员等等。我和我家人的团聚,其实也包含了很多身边默默无闻的人的愿望在里面。

王媛,四川德阳人,就地过年

“对春节不回家已经慢慢接受了。我的心愿是以后能每个季节回家一次,即使只待一个短短的周末。”

去年年底我就跟爸妈说了今年春节回家,当时他们帮我把新被单床褥都准备好了,但是1月份出来的返乡政策不仅要求做完核酸再回去,而且回去之后还要14天居家健康监测,每7天一次核酸检测。当时我就在想,老家到底算不算新闻中说的“乡”,以及回次家需要做几次核酸。

这些疑问还没搞明白的时候,我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她和我爸考虑了一下,让我春节还是先不要回家了。

yye2Mjy.jpg!mobile

爸妈的想法我其实挺能理解的,一个是不想让我折腾,另外一个是如果我回去,一家人可能都得待在家里,没法走动。

就这样,今年成了我第四个不能回家的春节。2018年春节我在国外写毕业论文,后两年春节我需要留守公司,有一年春节当天就是在公司过的。

2020经历了疫情,我还裸辞了。这个春节我想着该回家了。春节前我在上海和北京来回奔波找工作,都住在朋友家里。至于怎么过年,我还没想好,就让它自然而然吧。

对春节记忆最深的是我们过年会去不同的亲戚家吃饭,有的亲戚家在农村,农家自制的香肠和腊肉炒菜很好吃,还有就是奶奶在世的时候经常会一个人做一大桌菜给全家人吃,还不让人帮忙,我一直觉得她是个superwoman。

我从十七岁就离开家乡了,现在已经十年,回去的日子不多。家乡对我来说是爸妈和其他亲人居住的地方,我其实不太了解它本身。有一次一个在成都念大学的外省朋友跟我说起九眼桥,我反应了半天,对方嘲笑我一个四川人怕是没去过成都。

另一个变化是我吃辣的能力直线下降,在北京的重庆面馆吃豌杂面经常要的是“微辣”或者“中辣”,像是个“假四川人”。我有点担心长时间不回家失去了和故乡的联结,没有根的感觉,这仿佛解释了“北漂”、“沪漂”的词源。

四年不回家,我都快对春节"脱敏”了。春节对我来说的意义在于团聚,但在其他假期回去也能达到目的,还能“错峰”,所以我对春节不回家慢慢接受了。我的心愿是以后能每个季节回家一次,即使只待一个短短的周末。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出现名字均为化名)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