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android 常见面试题(三)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blog.csdn.net/wk_beicai/article/details/10126289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android 常见面试题(三)

1)请介绍下Android中常用的五种布局。

常用五种布局方式,分别是:FrameLayout(框架布局),LinearLayout (线性布局),AbsoluteLayout(绝对布局),RelativeLayout(相对布局),TableLayout(表格布局)。

1)FrameLayout:所有东西依次都放在左上角,会重叠,这个布局比较简单,也只能放一点比较简单的东西。2)LinearLayout:线性布局,每一个LinearLayout里面又可分为垂直布局(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和水平布局(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当垂直布局时,每一行就只有一个元素,多个元素依次垂直往下;水平布局时,只有一行,每一个元素依次向右排列。

3)AbsoluteLayout:绝对布局用X,Y坐标来指定元素的位置,这种布局方式也比较简单,但是在屏幕旋转时,往往会出问题,而且多个元素的时候,计算比较麻烦。

4)RelativeLayout:相对布局可以理解为某一个元素为参照物,来定位的布局方式。主要属性有:相对于某一个元素android:layout_below、 android:layout_toLeftOf相对于父元素的地方android:layout_alignParentLeft、android:layout_alignParentRigh;

5)TableLayout:表格布局,每一个TableLayout里面有表格行TableRow,TableRow里面可以具体定义每一个元素。每一个布局都有自己适合的方式,这五个布局元素可以相互嵌套应用,做出美观的界面。

2)android中的动画有哪几类,它们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

两种,一种是Tween动画、还有一种是Frame动画。Tween动画,这种实现方式可以使视图组件移动、放大、缩小以及产生透明度的变化;另一种Frame动画,传统的动画方法,通过顺序的播放排列好的图片来实现,类似电影

3)activity的启动模式有哪些?是什么含义

在android里,有4种activity的启动模式,分别为:

“standard” (默认)

“singleTop”

“singleTask”

“singleInstance”

它们主要有如下不同:

1)如何决定所属task

“standard”和”singleTop”的activity的目标task,和收到的Intent的发送者在同一个task内,除非intent包括参数FLAG_ACTIVITY_NEW_TASK。

如果提供了FLAG_ACTIVITY_NEW_TASK参数,会启动到别的task里。

“singleTask”和”singleInstance”总是把activity作为一个task的根元素,他们不会被启动到一个其他task里。

2)是否允许多个实例

“standard”和”singleTop”可以被实例化多次,并且存在于不同的task中,且一个task可以包括一个activity的多个实例;

“singleTask”和”singleInstance”则限制只生成一个实例,并且是task的根元素。 singleTop要求如果创建intent的时候栈顶已经有要创建 的Activity的实例,则将intent发送给该实例,而不发送给新的实例。

3)是否允许其它activity存在于本task内

“singleInstance”独占一个task,其它activity不能存在那个task里;如果它启动了一个新的activity,不管新的activity的launch mode 如何,新的activity都将会到别的task里运行(如同加了FLAG_ACTIVITY_NEW_TASK参数)。

而另外三种模式,则可以和其它activity共存。

4)是否每次都生成新实例

“standard”对于没一个启动Intent都会生成一个activity的新实例;

“singleTop”的activity如果在task的栈顶的话,则不生成新的该activity的实例,直接使用栈顶的实例,否则,生成该activity的实例。

比如现在task栈元素为A-B-C-D(D在栈顶),这时候给D发一个启动intent,如果D是 “standard”的,则生成D的一个新实例,栈变为A-B-C-D-D。

如果D是singleTop的话,则不会生产D的新实例,栈状态仍为A-B-C-D

如果这时候给B发Intent的话,不管B的launchmode是”standard” 还是 “singleTop” ,都会生成B的新实例,栈状态变为A-B-C-D-B。

“singleInstance”是其所在栈的唯一activity,它会每次都被重用。

“singleTask”如果在栈顶,则接受intent,否则,该intent会被丢弃,但是该task仍会回到前台。

当已经存在的activity实例处理新的intent时候,会调用onNewIntent()方法 如果收到intent生成一个activity实例,那么用户可以通过back键回到上一个状态;如果是已经存在的一个activity来处理这个intent的话,用户不能通过按back键返回到这之前的状态。

5)如何启用Service,如何停用Service。

服务的开发比较简单,如下:

第一步:继承Service类

public class SMS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第二步: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的<application>节点里对服务进行配置:<service android:name=".SMSService" />

服务不能自己运行,需要通过调用Context.startService()或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启动Service,但是它们的使用场合有所不同。使用start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之间没有关连,即使调用者退出了,服务仍然运行。使用bind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绑定在了一起,调用者一旦退出,服务也就终止,大有“不求同时生,必须同时死”的特点。

如果打算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Start()方法。如果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创建,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但会导致多次调用onStart()方法。采用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只能调用Context.stopService()方法结束服务,服务结束时会调用onDestroy()方法。

如果打算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Bind()方法。这个时候调用者和服务绑定在一起,调用者退出了,系统就会先调用服务的onUnbind()方法,接着调用onDestroy()方法。如果调用bind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绑定,多次调用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及绑定(也就是说onCreate()和onBind()方法并不会被多次调用)。如果调用者希望与正在绑定的服务解除绑定,可以调用unbindService()方法,调用该方法也会导致系统调用服务的onUnbind()-->onDestroy()方法。

服务常用生命周期回调方法如下:

onCreate() 该方法在服务被创建时调用,该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无论调用多少次startService()或bindService()方法,服务也只被创建一次。

onDestroy()该方法在服务被终止时调用。

与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有关的生命周期方法

onStart() 只有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服务开始运行时被调用。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尽管不会多次创建服务,但onStart() 方法会被多次调用。

与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有关的生命周期方法

o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绑定时被调用,当调用者与服务已经绑定,多次调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该方法被多次调用。

onU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解除绑定时被调用

6)Handler

简单的说,Handler获取当前线程中的looper对象,looper用来从存放Message的MessageQueue中取出Message,再有Handler进行Message的分发和处理.

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用来存放通过Handler发布的消息,通常附属于某一个创建它的线程,可以通过Looper.myQueue()得到当前线程的消息队列

Handler:可以发布或者处理一个消息或者操作一个Runnable,通过Handler发布消息,消息将只会发送到与它关联的消息队列,然也只能处理该消息队列中的消息

Looper:是Handler和消息队列之间通讯桥梁,程序组件首先通过Handler把消息传递给Looper,Looper把消息放入队列。Looper也把消息队列里的消息广播给所有的

Handler:Handler接受到消息后调用handleMessage进行处理

Message:消息的类型,在Handler类中的handleMessage方法中得到单个的消息进行处理

在单线程模型下,为了线程通信问题,Android设计了一个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 线程间可以通过该Message Queue并结合Handler和Looper组件进行信息交换。下面将对它们进行分别介绍:

1) Message

 Message消息,理解为线程间交流的信息,处理数据后台线程需要更新UI,则发送Message内含一些数据给UI线程。

2) Handler

 Handler处理者,是Message的主要处理者,负责Message的发送,Message内容的执行处理。后台线程就是通过传进来的 Handler对象引用来sendMessage(Message)。而使用Handler,需要implement 该类的 handleMessage(Message)方法,它是处理这些Message的操作内容,例如Update UI。通常需要子类化Handler来实现handleMessage方法。

3) Message Queue

 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用来存放通过Handler发布的消息,按照先进先出执行。

 每个message queue都会有一个对应的Handler。Handler会向message queue通过两种方法发送消息:sendMessage或post。这两种消息都会插在message queue队尾并按先进先出执行。但通过这两种方法发送的消息执行的方式略有不同:通过sendMessage发送的是一个message对象,会被 Handler的handleMessage()函数处理;而通过post方法发送的是一个runnable对象,则会自己执行。

4) Looper

 Looper是每条线程里的Message Queue的管家。Android没有Global的Message Queue,而Android会自动替主线程(UI线程)建立Message Queue,但在子线程里并没有建立Message Queue。所以调用Looper.getMainLooper()得到的主线程的Looper不为NULL,但调用Looper.myLooper() 得到当前线程的Looper就有可能为NULL。对于子线程使用Looper,API Doc提供了正确的使用方法:这个Message机制的大概流程:

 ①在Looper.loop()方法运行开始后,循环地按照接收顺序取出Message Queue里面的非NULL的Message。

② 一开始Message Queue里面的Message都是NULL的。当Handler.sendMessage(Message)到Message Queue,该函数里面设置了那个Message对象的target属性是当前的Handler对象。随后Looper取出了那个Message,则调用 该Message的target指向的Hander的dispatchMessage函数对Message进行处理。在dispatchMessage方法里,如何处理Message则由用户指定,三个判断,优先级从高到低:

  1. Message里面的Callback,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对象,其中run函数做处理工作;
  2. Handler里面的mCallback指向的一个实现了Callback接口的对象,由其handleMessage进行处理;
  3. 处理消息Handler对象对应的类继承并实现了其中handleMessage函数,通过这个实现的handleMessage函数处理消息。

 由此可见,我们实现的handleMessage方法是优先级最低的!

 ③ Handler处理完该Message (update UI) 后,Looper则设置该Message为NULL,以便回收!

 在网上有很多文章讲述主线程和其他子线程如何交互,传送信息,最终谁来执行处理信息之类的,个人理解是最简单的方法——判断Handler对象里面的Looper对象是属于哪条线程的,则由该线程来执行!

①当Handler对象的构造函数的参数为空,则为当前所在线程的Looper;

②Looper.getMainLooper()得到的是主线程的Looper对象,Looper.myLooper()得到的是当前线程的Looper对象。

7)说明handler的机制原理

一个Handler允许你发送和处理Message和Runable对象,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Looper,每个Looper中封装着MessageQueue。

Looper负责不断的从自己的消息队列里取出队头的任务或消息执行。每个handler也和线程关联,Handler负责把Message和Runable

对象传递给MessageQueue(用到post,sendMessage等方法),而且在这些对象离开MessageQueue时,Handler负责执行他们(用到handleMessage方法)。

其中Message类就是定义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中包含一个描述符和任意的数据对象,这个信息被用来传递给Handler.Message对象

8)什么情况会导致Force Close ?如何避免?能否捕获导致其的异常

程序出现异常,比如nullpointer。

避免:编写程序时逻辑连贯,思维缜密。能捕获异常,在logcat中能看到异常信息

9)Service和Thread的区别

servie是系统的组件,它由系统进程托管(servicemanager);它们之间的通信类似于client和server,是一种轻量级的ipc通信,这种通信的载体是binder,它是在linux层交换信息的一种ipc。而thread是由本应用程序托管。

10)Android异常

Android本身的api并未声明会抛出异常,则其在运行时有无可能抛出runtime异常,你遇到过吗?诺有的话会导致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答:会,比如nullpointerException。我遇到过,比如textview.setText()时,textview没有初始化。会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出现forceclose。打开控制台查看logcat信息找出异常信息并修改程序。

11)AIDL的全称是什么?如何工作?能处理哪些类型的数据

全称是:Android Interface Define Language

在Android中, 每个应用程序都可以有自己的进程. 在写UI应用的时候, 经常要用到Service. 在不同的进程中, 怎样传递对象呢?显然, Java中不允许跨进程内存共享. 因此传递对象, 只能把对象拆分成操作系统能理解的简单形式, 以达到跨界对象访问的目的. 在J2EE中,采用RMI的方式, 可以通过序列化传递对象. 在Android中, 则采用AIDL的方式. 理论上AIDL可以传递Bundle,实际上做起来却比较麻烦。

AIDL(AndRoid接口描述语言)是一种借口描述语言; 编译器可以通过aidl文件生成一段代码,通过预先定义的接口达到两个进程内部通信进程的目的. 如果需要在一个Activity中, 访问另一个Service中的某个对象, 需要先将对象转化成AIDL可识别的参数(可能是多个参数), 然后使用AIDL来传递这些参数, 在消息的接收端, 使用这些参数组装成自己需要的对象.

AIDL的IPC的机制和COM或CORBA类似, 是基于接口的,但它是轻量级的。它使用代理类在客户端和实现层间传递值. 如果要使用AIDL, 需要完成2件事情: 1. 引入AIDL的相关类.; 2. 调用aidl产生的class.

AIDL的创建方法:

AIDL语法很简单,可以用来声明一个带一个或多个方法的接口,也可以传递参数和返回值。 由于远程调用的需要, 这些参数和返回值并不是任何类型.下面是些AIDL支持的数据类型:

1)不需要import声明的简单Java编程语言类型(int,boolean等)

2) String, CharSequence不需要特殊声明

3) List, Map和Parcelables类型, 这些类型内所包含的数据成员也只能是简单数据类型, String等其他比支持的类型.

(另外: 我没尝试Parcelables, 在Eclipse+ADT下编译不过, 或许以后会有所支持)

12)系统上安装了多种浏览器,能否指定某浏览器访问指定页面?请说明原由

通过直接发送Uri把参数带过去,或者通过manifest里的intentfilter里的data属性

13)SQLite线程安全吗?sqlite3_threadsafe()来确实是否线程安全版本

答案:SQLite是线程安全的。

由于很多用户会忽略我们在上一段中给出的建议,我们做出了这种让步。但是,为了达到线程安全,SQLite在编译时必须将SQLITE_THREADSAFE预处理宏置为1。在Windows和Linux上,已编译的好的二进制发行版中都是这样设置的。如果不确定你所使用的库是否是线程安全的,可以调用sqlite3_threadsafe()接口找出。

14)软引用怎么用?为什么要用软引用

1)强引用
平时我们编程的时候例如:Object object=new Object();那object就是一个强引用了。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就类似于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当内存空 间不足,Java虚拟机宁愿抛出OutOfMemoryError错误,使程序异常终止,也不会靠随意回收具有强引用的对象来解决内存不足问题。

2)软引用(SoftReference)
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软引用,那就类似于可有可物的生活用品。如果内存空间足够,垃圾回收器就不会回收它,如果内存空间不足了,就会回收这些对象的内存。只 要垃圾回收器没有回收它,该对象就可以被程序使用。软引用可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高速缓存。 软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 合使用,如果软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收,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软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3)弱引用(WeakReference)

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弱引用,那就类似于可有可物的生活用品。弱引用与软引用的区别在于: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拥有更短暂的生命周期。在垃圾回收器线程扫描它 所管辖的内存区域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不管当前内存空间足够与否,都会回收它的内存。不过,由于垃圾回收器是一个优先级很低的线程, 因此不一定会很快发现那些只具有弱引用的对象。 弱引用可以和一个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如果弱引用所引用的对象被垃圾回 收,Java虚拟机就会把这个弱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

4)虚引用(PhantomReference)

"虚引用"顾名思义,就是形同虚设,与其他几种引用都不同,虚引用并不会决定对象的生命周期。如果一个对象仅持有虚引用,那么它就和没有任何引用一样,在 任何时候都可能被垃圾回收。 虚引用主要用来跟踪对象被垃圾回收的活动。虚引用与软引用和弱引用的一个区别在于:虚引用必须和引用队列 (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当垃圾回收器准备回收一个对象时,如果发现它还有虚引用,就会在回收对象的内存之前,把这个虚引用加入到与之 关联的引用队列中。程序可以通过判断引用队列中是否已经加入了虚引用,来了解被引用的对象是否将要被垃圾回收。程序如果发现某个虚引用已经被加入到引用队 列,那么就可以在所引用的对象的内存被回收之前采取必要的行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