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21年来了,小孩子琢磨着应该写点啥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TQ3NDMzMw%3D%3D&%3Bmid=2247485018&%3Bidx=1&%3Bsn=37aca459abfb7b8dfb91f484ef10f2dd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敬告:本文不涉及技术内容,纯属扯淡。

周末去看了场电影,叫《心灵奇旅》,英文名《Soul》。主人公是一个混的不咋地,岁数也不小的搞音乐的人,虽然艰辛的拿到了学校里教书的铁饭碗工作,但还是心有不甘,觉着开演唱会才是自己的高光时刻。有一天争取到了一次上台演出的机会,由于太兴奋,所以走路不看路,掉进下水道里,然后就摔死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大街上走路不能左顾右盼。

fyiIbqu.png!mobile

当然事情不能这么简单,他其实处于半死不死的状态,他的灵魂走在了通向生之彼岸的台阶上,那个生之彼岸就是一个大太阳,吞噬着一切。他忽然发现他晚上还有演出,说什么都不能被那玩意儿给吞噬掉,人生的高光时刻即将到来,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挂掉呢,搁谁也受不了。于是他疯狂的朝着反方向奔去,跳下台阶,误打误撞跑到了生之来处。

这个生之来处是专门加工灵魂的,把各种人格赋予这些灵魂,这些灵魂只要找到自己的spark就可以拿到通往地球的通信证。spark是个啥?主人公觉得spark应该是人生的高光时刻,比方说打篮球的拿到了总冠军戒指,做生意的在交易所敲了钟,搞科研的拿了诺贝尔奖,像小孩子这种写书的卖了一千万册之类的。

有的灵魂自然而然的就可以找到自己的spark,有的就需要地球上那些曾经特别牛逼的人死后的灵魂去培训一下。有一个名为"22"的灵魂自称看透了世态炎凉,死活不想去投胎,几千位地球名死人培训了他,他仍然找不到自己的spark。误打误撞,主人公做了“22”的导师。主人公和“22”通过特殊渠道返回到地球,只不过“22”的灵魂进入了主人公的身体,而主人公的灵魂却进入到了一只猫的身体,从此开始了一系列有点儿搞笑,有点儿荒诞的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一张好吃的披萨饼,和妈妈好好的聊个天,静静的坐在路边的椅子上看落叶飘下来都能让驻留在主人公身体里的“22”灵魂感受到生活的愉悦,“22”找到了自己的spark,原来spark仅仅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幸福,“22”也得到了自己投胎地球的通行证。

更多的内容就不剧透了,省的将要看电影的小伙伴暗暗骂我~ 电影是由皮克斯(就是乔帮主亲手带起来的那个公司)打造的,每一帧画面都十分漂亮,想象力天马行空,不过故事的内核本身还是很老套的,本质上还是:“生活不是目的,是过程”。

“生活不是目的,是过程”这个道理小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就思考了很久,到初中基本同意了这个观点,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思想基本没咋变,要不咋叫个“小孩子”的名儿呢~ 在看到像《心灵奇旅》这样的电影的时候还是可以感觉到一点欣慰的:这世上还是有很多和小孩子想的一样的人的,只不过大部分都是要嗝儿屁的时候才这么想。

这种“生活不是目的,是过程”的思想在高中阶段受到了加强,尤其是读到了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当时还打印出来中二的背了好多段,甚至还将其中的一些句式用在了英语作文里。在写《MySQL是怎样运行的:从根儿上理解MySQL》的时候小孩子截取了一部分当作私货,不过很不幸被编辑看到并从书里删掉了,因为和书的知识并没有什么关系~

下边截取一段小孩子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段落与大家分享:

If today were the last day of my life, would I want to do what I am about to do today?
And whenever the answer has been “No” for too many days in a row, I know I need to change something.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还会做你原本今天打算做的事情吗,比方说去公司和产品经理继续撕逼,去听那堂你十分讨厌的老师的课,去开那个满是官腔的会吗?偶尔做几次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倒也没多大事情,但是如果天天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呢?只为了金钱、荣誉、稳定、或者仅仅是别人眼中的肯定?在死亡面前,这些东西真的不值一提,甚至尴尬和恐惧都不值一提。乔帮主说在直面死亡的时候才会明白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

一旦接受乔帮主的设定,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就变得格格不入。进入大学后这种格格不入便被更大的放大,小孩子不是很清楚为什么用很多只能称作PPT复读机的人来做大学老师,他们有的喜欢一节课都45°仰望天空,有的一节课低头都不抬,有的嘟嘟囔囔听不清在说啥,几十个学生的班里只有个位数的学生在抬着头听课,抬着头的也听不懂他在讲什么,只是出于礼貌而已~

这正常吗?这不正常!老师们不知道有问题吗?知道!知道为什么不改?可能他们真的觉得这样的现象就是“正常的”,他们有“点名利器”,你不来就扣你分,让你挂科。

为了避免在这些水课上边浪费太多的时间,小孩子选择和他们沟通是否可以不去上课,自己自学一下。如果老师不同意的话,可以在点名的时候出现一下,然后就假装上厕所跑掉。因为少去了很多垃圾课,省下了很多时间去看“可能未来真正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敲代码的知识。不过限于智商有限,也没人告诉小孩子该看什么,就这么东一本书,西一本书的乱看。

在大二的时候小孩子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叫做《可汗学院》的东东,里边儿讲了天文地理,经济历史各种东西,而且都是一个叫“可汗”的人在讲。这是一个孟加拉裔美国人,他的教学方式就使用写字板在电脑上画图写字,然后录音。但是与常见的网课不同的是,他的声音真的还挺好听的哦~ iiq26rb.png!mobile 哈,当然不仅如此,他在讲解知识时,并不是一上来就跟你说某个知识点划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什么属性、什么特点,然后再给出一堆公式,而是从一个简单的概念出发,逐渐让这个简单的概念生根发芽,对“为什么”讲解的细致程度要远高于“是什么”,在介绍完一个概念之后再引申出另一个概念。整个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先将底盘搭好,再一层一层往高处拓展。

听可汗的课,会有一种如德芙般的丝滑,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小孩子后来想了一下为什么小孩子那么讨厌大学老师讲的课,而会十分喜欢可汗讲的课呢?其实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可汗从人的认知习惯出发,完成了从底层到顶层的一个教学过程,在逐渐向顶层介绍的过程中,会告诉你为什么会一步一步从底层走向顶层。而生活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是从顶层到底层,也就是先预设一个概念出来,然后再告诉你这个概念有什么属性、特点。这种生硬的填鸭式教学很容易让人产生疑惑而不得解,久之便产生抵触。

这个世界很有趣,你越发讨厌某个东西,那么让这个东西变得不讨厌的过程就变得十分有意思起来。在被各种讨厌老师的包围下,小孩子也逐渐的找到了人生目标:把大学买下来,把这些不会讲课的老师都赶出去,做一些真正可以让学生学会东西的课程出来。即使这个过程长达数十年,即使终小孩子一生也实现不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起码做这个事情的过程可以让小孩子每天都很开心。

其实当时小孩子真的买了块手写板,暑假里尝试着去讲一下高等数学。不过讲了一节就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容易的呦,所以这个事情就暂时搁下了。

转眼小孩子毕业后进入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可以说与小孩子买大学的愿景已经十分匹配了。不过小孩子做的仍然是敲代码的工作,久而久之,好像发现不了正在做的工作能给同学们提供更优质的课有什么关系,我们所做的工作好像仅仅只是让更多的家长来花钱买课,以及让更多更多的家长花更多更多的钱来买课。BORING... 工作正在消磨小孩子的热情,逐渐让小孩子沦为一个赚钱机器,如果小孩子即将嗝儿屁的话,还会继续做这个工作吗?很长一段时间的答案都是:“不会”。于是就辞职了...

小孩子很久之前就发现一个现象:在很久之前觉得很高大上的知识,为什么在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掌握之后回头看,问题确实那么的简单。这一现象在小孩子学习敲代码的过程中尤其频繁的出现,后来知道了:是因为讲这些知识的人说不清楚。既然身边就有好多自己必须学习,但又极其讨厌的IT技术书籍,那小孩子自己把它们写清楚了再给大家伙儿看岂不是既能挣钱,又能做贡献,还可以逐渐逼近开大学的目标!先解决身边遇到的问题,再去解决更大的问题,嗯,循序渐进,是个好主意。

2017年离职,2020年才将第一本书《MySQL是怎样运行的:从根儿上理解MySQL》出版,出版前有小伙伴建议小孩子去多找一些数据库大佬做推荐,毕竟当时出小册的时候就找了,销量就可以噌噌地往上涨。在这个领域做的时间长了也就知道,找一圈名人来给自己贴金的书已经遍地都是了,他们推荐并不是因为书的质量好,而是因为人家来找你,又抹不开情面,可能书都没有看就直接写了推荐。没必要,真的没必要,咱就不整那些虚的了~ 不过这本书两个月卖了一万册,也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____^

其实第一本就写数据库的运行原理这么高难度的书籍不是小孩子的初衷,在《MySQL是怎样运行的》之前,小孩子先后写了Java语法、Java并发编程、MySQL入门这几个系列(有很多内容没有公开,是因为现在回头看最初写的东西还是有点儿幼稚的),在深入学习MySQL的过程中碰到了奇奇怪怪的各种问题,看了很多书籍也不能解决,尤其是看到某本书籍的时候让自己觉得恶心难耐,为什么要用那么多没介绍过的概念去介绍新的概念?概念解释不彻底,让人抓心难忍。看完了觉得自己在天空飘着,怎么也落不了地。

小孩子不信这个邪,虽然那个时候已经把C++忘得差不多了,但还是硬着头皮把语言恶补一下,然后找到MySQL的源码一行一行的调试。吐槽一下:MySQL源码真tm的多,看的头晕目眩的。看完代码以及若干参考资料之后觉得:虽然现在自己可能写不出来一个数据库,但把它的运行原理讲清楚也就一般般啦。过程是痛苦的,每当对某个问题产生了疑惑,查了N多资料,读了N遍代码也想不通的时候,这时候再坚持一两天,总是能在某个犄角旮旯找到问题的答案,回头看一下,真心感谢自己那么多次即将放弃前的坚持。

谈到计算机,如果真的从底层向顶层讨论,那将下边的一个顺序:

物理层 开关层 逻辑门层 组合逻辑/时序逻辑层 微体系结构 体系结构 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

当然,对于软件程序员来说,我们其实从开关层开始理解计算机即可。从开关搭建逻辑门,从逻辑门搭建组合/时序逻辑,从组合/时序逻辑搭建微体系结构,从微体系结构引出体系结构,此时一个CPU支持的功能就已经介绍完成,然后是基于这款CPU之上的软件系统,从操作系统到应用程序。小孩子目前的想法是能按照这个顺序来介绍一下计算机,MySQL的出现只是个插曲,里边有不少赌气的成分~

所以很多小伙伴在公众号后台问小孩子为什么今年很少发文章了,因为小孩子去从头学硬件了啊。

673qUnn.png!mobile

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学硬件,免不了处处碰壁。看完了一本书发现某个知识点不清晰,又去找另一本书,另一本书里又有一些知识点不清晰,然后又去找更多的书。好在和出版社建立了友好关系,可以从他们那里免费蹭一些书,要不然买书钱都够小孩子受的了~ 从2019年下半年,贯穿整个2020年一直在琢磨着计算机是怎样运行的,写几篇硬件文章大家也不爱看,说不定还噌噌掉粉。还不如直接等到给软件小伙伴写的书写完了,之后再发些软件方面的东西。

当然,如果屏幕前的你也觉得有太多的技术书籍晦涩难懂,不讲人话,非常欢迎大家和小孩子一起去做这件至少小孩子自己觉得十分cool的事情~ 当然,不仅计算机领域,其他各个领域的小伙伴,包括K12的同学们应该也会面临学习困难的问题。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让那些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小伙伴有一个极其省钱,又极其高效的学习路径,想想就有点儿小激动呢。

再多说一句,2020年看过太多所谓的“成功”的例子,塑造所谓的业界标杆,然后让用户去买他们的课,甚至一天教你一个赚钱方法的课。这些人的讨论领域多集中在经济学、成功学、厚黑学、人情事故学、教人创业学、教人投资学、教人做人学之类的,通用手段就是从经济学理论和历代名人的著作中摘抄一点概念,然后再编造一段故事,就算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当然,为了博眼球,也要提出一点换着花样说的常识,每天都在颠覆你的认知。小孩子并不认同这样的行为能为社会产生什么价值(可能有一些娱乐价值),希望这些“导师们”之后可以转型自然科学,多教同学们一点基本的科学原理(甚至不专业的科普也好),毕竟人民的美好生活是靠工程师和科学家创造的,应该鼓励人们去创造价值赢得财富,而不是一门心思的钻研如何将别人兜里的钱放到自己兜里。

最后说一句,《心灵奇旅》电影还不错,虽然小孩子觉得9.1分稍微高一点,8.9分还是应该有的。有空的话可以去电影院看看哈。

2Qf2Qjf.png!mobile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