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为什么你悄悄上网课,没有惊艳所有人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935312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为什么你悄悄上网课,没有惊艳所有人

产品经理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

1、你要悄悄学Python,然后惊艳所有人

2020是在线教育的井喷的一年,在K12主战场之外,职业教育也打得如火如荼。

“你要悄悄学Python,然后惊艳所有人”,合辙押韵,直击痛点,是前一阵子职业教育广告的金句,也被我巧妙地作为了吸睛的标题。

如果说K12的爆发是疫情和资本的推动,那么在线职业教育的火热则是就业市场恶化的结果。经济寒冬来临,人口红利枯竭,风投就看项目不出手。连豪赌之神孙正义都投了美股,然后还是被割了韭菜。

公司收缩战线,小公司艰难求生。没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找工作越来越难。

互联网公司永远年轻,各个公司都说自己员工平均20多岁。30岁不带人,脑袋上就写了一个危字;35岁不带人,95%以上的概率,就得离开这个年轻的互联网了。

于是人人都想进阶,人人都焦虑,那么满足焦虑的课程就更加大行其道了。

广告基本上都是一个不存在的平行世界的故事,龙傲天几分钟处理好了之前一两天才能处理好的数据,然后收到老板赏识,升职加薪。之前冷眼相待的同事谄媚地凑了过来:“你是怎么学会的呀?”然后龙傲天打破第三面墙,向你讲解这个课程的好处,并邀请你9.9元点击链接报名。

2、互联网职业培训往事

职业教育不是第一次大火了。在互联网的扩张期,识别培训班出来的人,成为了面试官能力的试金石。客观讲,对于初级的开发、设计甚至产品而言,培训班出来的人可能也能干,而这些培训班不仅培训基础技能,还负责面试培训、简历包装、作品展示一条龙服务,在五六年前,对学员还是有很高的性价比。

后来,扩张期结束了,对候选人要求变高了,面试官们也支棱起来了。培训班找工作越来越难,培训班为了硬撑,重点从教学变成了简历造假。因为大部分都是找不到工作退学费的协议班,最终这个模式消退了。

后来线下班变成了线上班,录播课变成了直播课,但培训还是那个培训,依旧是入门级知识,虽然越来越花哨。

协议班的模式还存在于有一定通过率的地方,比如考研、考公、教资、CPA。但在互联网培训中,再也无法许诺找工作成功率了。少数几个拿到offer的case,培训机构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

3、培训只能入门

目前大热的培训一般是面向非技术岗,主要集中在产品和运营。

教你Python,教你数据分析、教你产品进阶、教你运营进阶。但无论如何,互联网是需要经验,需要成长的土壤。快速的培训,必然是入门级的知识。

你不会各种工具,就教你各种工具。你缺少工作经验,就宣传无数案例。你没有大厂经验,就宣称大厂导师。

但仔细推敲,每一项都有一些疑问。

工具

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工具。有设计感,用PPT也能做出精美的海报,没有设计感,PS能奇丑无比。所谓工作中给你一堆处理好的数据让你统计合并,基本上不可能。而且一旦格式化了,excel几行公式也能搞定,完全用不到Python。

我自己去字节时,还没自己用sql跑过数据,之前一直是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但就算用了sql之后,也只需要写一些简单的查询语句导出数据,分析还是excel。

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有清晰的分析思路,从数据中找到业务洞察和迭代方向,这需要逻辑思维、统计知识、实操经验,而这些是不能快速培训的。

案例

很不幸,培训机构拿不到一线的案例,拿到的案例也过于理想化,而这些课程告诉你的都是理想化的决策环境。

刘慈欣在《三体》里面有一段话:

“当她以执剑人的身份面对那个遥远的世界时。与罗辑不同,她没感觉到这是一场生死决斗,只感觉这是一盘棋,她平静地在棋盘前坐下,想好了各种开局,假设了对方的各种棋路并一一想好应对的方法。她准备用一生的时间下这盘棋。

但对方没有移动一枚棋子。而是抓起棋盘向她劈头盖脸砸过来。”

培训机构会告诉你怎么下棋,实际情况可能是对方拿起棋盘砸你的脸。

导师

互联网行业的经验迭代很快。这些脱离了一线的所谓明星大厂导师,有大量的包装成分,这种包装甚至不用撒谎。

“负责XX的早期策略负责人”,可能TA在的时候这个叫做XX的大厂还没有什么策略。

“微信团队早期核心成员”,但众所周知,早期除了张小龙其他都是执行产品经理。

而他们早早离开这些团队,如果是主动选择,可能也说明了当时是边缘人,至少也说明了没有长期眼光。不然早就财务自由了,哪里需要出来卖课。

产品经理到了阿里P7,就可以突破百万年薪。而大公司不会允许公开顶着公司title的在职员工卖课,而一般的导师收入并到不了百万年薪。在这几个条件的约束下,除非导师质量必然良莠不齐。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如果职场还有发展空间,谁又想出来卖呢?

课程的精美包装并不是为了解决用户面临的职场问题,而是缓解用户的职场焦虑。就像廉价的旅行团一样,知识的景点逛得不多,加的营销环节反而不少。

4、学习的门槛从来不是知识获取

学习的门槛是什么呢?其实说白了就三个层面,知道学什么,有意志力去学,有能力去学。

在职场中,遇到问题之后,需要了解应该学习什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味听广告说工作提升需要什么。每个公司的情况都不一样,学习的目标还是要面向解决职场中的真实问题。

学习的意志力在职场中很欠缺,有多少人一年都读不了10本书,更不用说系统性地学习。

而很多知识的学习也需要一些基础的能力,比如高中和大学的数学基本没学,就基本不太可能看懂一些算法了。

拿我自己举例吧。

在做策略早期看过阮一峰的博客,免费。

做搜索推荐的时候买过几本书,成本几乎忽略不计。

学sql的时候看的网上的简单教程。

一些特定的算法学习基本是看博客。

系统性看过一些统计类、算法类的书,成本也几乎忽略不计。

而这些书都是一些经典的书籍,如果你就真的缺那几十块钱,也都能找到电子版。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只要你愿意,大量的公开资料就在网上。

学习的门槛从来都不是知识获取,但是如果不愿意主动学习,等着别人整理好,就需要付费买一些课。

买一些课缓解焦虑没什么问题,但是千万不要指望这些课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5、最后的碎碎念

毒鸡汤熬完了。

其实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公众号私信已经挤满了商业合作的消息(20w关注的知乎没有商务合作,4k关注的公众号一堆商务合作,这是知乎的悲哀)。其实关注到我这个小破号的同学,大概也关注了很多其他互联网公众号,相信已经看到了很多类似的课程广告了。

这篇文章算是一个我不识好歹的证明,别找我做商务合作了。

也欢迎截图保存,日后如果我恰这种广告的烂钱,请私信截图打脸。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