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活最大的稳定,来自于你的反脆弱能力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201228-c94349d2.html#comment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生活最大的稳定,来自于你的反脆弱能力

 自言稚语 • 2020-12-28 20:00:49 来源:自言稚语 E6416G1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自言稚语(ID: selfgrowing1118), 作者:Windy Liu

2020年我们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疫情,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学业上的停滞,工作上的迷茫,以及生活上的窘困......

无常,就是这个世界不变的规律。

即将步入2021年,谨以这篇旧文,提醒自己和读者们,专注于建立自己的反脆弱体系,提升自己的反脆弱能力,从而有效地反抗熵增,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泰然自处。

有一对都住在大伦敦地区的孪生兄弟,约翰和乔治。 

约翰25年来一直供职于一家大银行的人事部门,有一份完全可预测的收入,享有各种福利和长达一个月的带薪年假。 

乔治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运气好的日子,他能赚几百英镑,运气不好的时候,则入不敷出,甚至赚不回油钱。 

不过年复一年平均下来,实际上乔治的收入与约翰相差无几,但乔治却总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没有约翰稳定。 

要你说,你觉得他们哪一个人的工作更稳定? 

就前面描述的状况来看,似乎是约翰。 

1998年,金融危机爆发。工作稳定的约翰在他50岁的时候突然失业了,这让他一下子陷入了恐慌—— 在银行工作了几十年,他只学会了简单的人事安排工作,所以现在年纪大了再找工作就老是碰壁,除此之外,他还得面对高额的房贷。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乔治来说几乎毫无影响,他照样开出租,收入和过去并没有太大差别。

这个故事出自风险管理大师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越稳定的越脆弱。 

当你越来越依附于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某一个组织,某一份工作的时候,你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弱,你所谓的稳定,是脆弱的,更像是易碎的玻璃。 

1

遇见黑天鹅,是迟早的事

在17世纪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

所以,“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就成为了一个没有人会怀疑的事实。

直到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欧洲人的信仰崩塌了,原来这个世界的天鹅还可以是黑色的。

“所有天鹅都是白的”,有数万只的白天鹅作证,但是要推翻它,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足够了。

风险管理大师塔勒布在《黑天鹅》这本书中总结了“黑天鹅事件”的三个特点:

总是出人意料地发生

会给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不可预测性

尽管事后可以解释,但事前难以预测

前面的金融危机就是乔治和约翰生活里的黑天鹅,而在生活中,你没看到黑天鹅,不代表它就不存在。

公司突然裁员,是失业人员的黑天鹅;

家庭遭遇变故,是中年人的黑天鹅;

投资恰逢股灾,是投资客的黑天鹅;

......

这个世界每天都发生着各种黑天鹅事件,你当下的稳定,可能正孕育着一只始料未及的黑天鹅。

无常是生活不变的规律。 

无常,就是任何人事物都不是绝对确定的。你遇到什么人,摊上什么事,这些都在你的掌控之外,你无法精准地预见,而这就是世界不确定性的本质。

每一个时刻,你周围的人事物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特别是在如今信息流通如此发达的万物互联的时代,各种新事物蜂涌而至,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使得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以预测,不确定性也越来越高。 

今天你引以为傲的工作,明天就可能因技术革命而遭淘汰。

今天还受众人追捧的风口,明天就可能只剩下昙花一现的落寞。

就像从年初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让很多人,很多企业遭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大变局,曾经的稳定不复存在,过去的业务可能完全停摆。

在生活里,稳定从来不是常态,唯一不变的其实是「变化」本身。

如塔勒布所说:“每一种事物,每一个行业,都迟早会迎来那只可怕的黑天鹅。”

2

脆弱的反面不是坚强

如果一个人总是追求安稳,规避风险,经不起一点点变化,扛不住一丁点挫折,那这样的人是脆弱的,不管是在能力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

外面只要有点而风吹草动,或是和自己的预期不太一致,他可能就会方寸大乱,甚至情绪失控,更不要说遇到了难以预测的黑天鹅了。

所以,有的人在工作上受了一点点委屈,就心生抱怨想要离职,有的人遭遇了一次不幸,从此就一蹶不振得过且过。

面对无力改变的外界变化,还有另外一类人,他们拥有强大的「反脆弱」的能力——

不仅仅在意外面前能够承受打击,保持稳态,而且还可以从磨难中获得成长,让自己的能力和内心都更强大。

「反脆弱」这个词,是塔勒布在同名书籍《反脆弱》中提出来的。

你跑步摔了一跤,腿折了,这很脆弱;一个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来,碎了一地,它也是脆弱的;而一个铁球,扔出去老远,没有丝毫损伤,这叫反脆弱吗?

不是,毫发无损只代表着「坚韧」,但它依然可能因为不断遭遇打击而破损。

如果一个东西掉在地上,不仅没有破损,而且还能从中受益,这才叫做「反脆弱」。

就像希腊神话里的九头蛇,每次砍掉一个头,它就会重新长出两个头来。九头蛇是反脆弱的,外部攻击不仅不会削弱它,反而会让它更强大。

我们人类的进化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反脆弱的过程。

人类的最早的祖先是在森林里生活,他们像现在的猩猩和长臂猿一样,善于利用脚掌抓握树枝,在树林里荡来荡去。

人类祖先离开森林其实是个很无奈的故事,大概1000万年前,因为某些地质活动,非洲被撕开了一个口子,那个口子今天被称为东非大裂谷。

大裂谷西边依旧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而那里的古猿从未走出森林,它们的后代演化成了今天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

而大裂谷东边则变得干旱贫瘠,森林变得越来越少,而草原越来越多,没有了取之不尽的水果和嫩叶,这使得人类被迫从森林中走出来。

由于草原茂密而不得不站高远眺,因为有猛兽攻击所以得要不停奔跑,在对抗这些风险和波动的过程中,古猿渐渐进化出了直立行走的能力。

直立行走让古人类将前肢解放出来,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而更好地适应外界变化。

正是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反脆弱性,获得了更强大的能力,从而走上了和他生物不同的道路。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当你事事顺利,稳定安逸的时候,一旦黑天鹅出现,你可能就会遭受重创。

相反,当你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可能正是你停下来思考,找到新方向的契机。 

而这就是塔勒布所说的「反脆弱性」:“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 

3

拥抱变化,才能维持稳态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曾讲过一个故事。 

他跟360的CEO周鸿祎聊天,问他觉得3Q大战(360跟腾讯之间的商业战)谁赢了?

周鸿祎说,双方都赢了,因为他们两家企业都具备超强的反脆弱能力。 

当马化腾发现让网民站队“二选一”的时候,竟然会有很多人选择360,这一下子把马化腾给打醒了。

他过去以为靠着钱多流量多去打压别人,让别人怕自己,就可以维持江湖地位,但现在不行了,企业得拥抱变化,重新改变策略,所以他提出了半条命原则——我们只留半条命,把另外的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 

后来腾讯开始投资。

京东在618,双十一挣了很多钱,腾讯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它是第一大股东,而之后投资滴滴,也是第一大股东。 

所以经过这么一战,腾讯从过去一个帝国转型变成了一个生态,具有更牢固的护城河,这就是腾讯反脆弱的表现,一个坏事让它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开放。 

而周鸿祎自己因为3Q大战,差点被抓起来,但是事情结束后,他的知名度暴涨,360也成功上市。 

变化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看似平静的大海表面,下面往往是隐匿的波涛汹涌。

如果我们没有反脆弱的能力,不敢拥抱变化,主动寻求改变,那我们就很容易在危机之下走向消亡。

罗马政治家老加图,将安逸视为通向堕落的道路。他不喜欢所有轻易就能获得的东西,因为他担心这样会削弱意志,走向堕落。

塔勒布说——“我们一直有个错觉,就是认为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是一桩坏事,于是想方设法要去消除它们。但正是这些我们想消除他们的举动,让我们更容易遭到黑天鹅的攻击。”

被人类呵护有加的熊猫,它其实和狗熊是一个祖先,当它迁徙到秦岭这一带的时候,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竹林,它一定是有一种天堂般的感觉。

虽然竹子不好吃,但是它不用费尽心思地偷蜂蜜,找鸟窝,只要天天坐在那吃就行了。

当它感觉到自己可以一劳永逸的时候,它也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完全意识不到的大陷阱里——一天有十几个小时在吃竹子,而在人类的保护下,退化到连性欲都没有了,整个种群濒临灭绝。

熊猫是脆弱的,经不起外界变化的冲击,它没有具备反脆弱的能力。

洛克菲勒曾说:如果你眼前的盛况给你天堂般的感觉,那么接下来等待你的也许就是地狱。

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具有反脆弱性。

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

对随机性、不确定性也是如此,你要拥抱它们,利用它们,而不是躲避它们。

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加持。

4

建立反脆弱系统,

才能让你从容面对人生无常

我们无法消除世界的波动和变化,而且即使能消除它们,那也会让我们变得脆弱,所以不要追求表面的稳定,而是要勇于接受变化。

波动和变化并不是坏事,它们不仅会考验你的反脆弱能力,更会助力你建立自己强大的反脆弱系统。

1. 树立危机意识,保持压力源

古人很早就告诫过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职场上有的人在工作几年之后就混成了老油条,只追求做好分内事,对舒适圈之外的事情却敬而远之,极力回避。

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像高速公路收费站的36岁女员工,被裁后大哭,还要大喊着“我的青春都献给收费站了,要我现在学别的,我也学不会了。”

朱利叶斯·沃尔夫是一名德国骨科医生,他提出了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沃尔夫定律”。 

“沃尔夫定律”是关于骨骼成长的定律,主要是指人体的骨骼如果长时间接受外部压力,就会增大骨密度和坚硬程度。

当一个格斗运动员反复用拳头击打,用腿脚踢打,因为其腿脚和拳头受力较多,且长期接受锻炼,所以在这一块部位的骨头密度就会较其他不受力部位的骨密度大,相关的肌肉也会更加强壮。

一个人的反脆弱能力会像肌肉那样,始于一点点压力,也会随着压力源的持续供给而变得强壮。

为了获得压力源,你要多行动,多实践,多去探索世界,这样才能遇见一些新奇的事物,看到一些新的变化,感受不确定性,提高危机意识。

此外,你还要勇于踏出舒适区,多做一些能力之外的事情, 多学习、钻研新的事物,保持一定的压力。

这样,即使公司企业遇到了黑天鹅,你也能有随时离开的本事,而这就是你的反脆弱性。

2. 主动试错,攻击自己

在一个多变的,无法预测的时代,很多事情,单靠想已经想不清楚了。

边做边学,边栽跟头边站起来,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折腾方法。

就像你要学习游泳,不是先去找一本游泳的书,把所有游泳的知识学习好之后再去下水,如果这样那你永远都学不会游泳。

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先去行动,先下水去试着感知水的属性,感受内心的恐惧,然后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动作哪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进而去调整游泳的动作和心态,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学会游泳。

每一次所谓失败都只是一次告知你「你之前的假设是错误的,需要寻找新的假设」的信号而已,它是一个转折点,而不是一个终点。

你的期望都是你的假设,而从零到一的创业过程就是低成本去不断试错和调整你的方向的过程。

智能手机的诞生,让我们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马化腾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划时代的产品,我们应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开发移动社交软件。错过这个风口,就是灭顶之灾。”

为了适应变化,腾讯内部成立了三个团队,谁做得好就用谁的。

其实那个时候,腾讯已经有QQ了,但马化腾还是敢于攻击自己,勇于试错。

最终,张小龙团队开发的微信脱颖而出,现在成为了大家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机应用。

腾讯在发展的过程中,其实一直在试错,一直在突破自己。

就像前一阵子,学者吴军老师说腾讯没有to B的企业基因,很难做好to B的业务,但这至少说明腾讯在突破自己的边界,一直在做出新的尝试。

试错过程中,就是用有限的损失,来换取无限的收益,这本身就是一项很强的反脆弱的策略。

3. 采取杠铃策略

塔勒布推荐大家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采取杠铃策略。

一个杠铃的两端比较重,中间比较轻,一端是极度的风险规避,一端是极度的风险偏好。 

杠铃策略就是重视两端,而忽视中间。 

当你在投资理财的时候,不能把100%的资金都投入到非常安全的渠道,也不要把100%的资金都投到高风险的渠道上,更不要把100%的资金全投到中等风险的渠道上。 

根据杠铃策略,你可以做如下安排: 

90%的资金投到非常安全的渠道,以避开黑天鹅; 

10%的资金投到高风险高回报的渠道上,即使遇到黑天鹅,也只是损失10%,不会让你遭受重创。 

再比如,在工作上采取杠铃策略,你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而花一小部分精力培养一项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医疗方面采用杠铃策略,如果只是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小痛,你大可不必理会,待其自愈,这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而如果是病危急救,则任何可能的救治方式都应该尝试。 

杠铃策略可以形成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不对称性,也就是消除不利因素,保护自己免受极端伤害,同时让有利因素顺其自然发挥作用,从波动和变化中获益。

4. 提高冗余备份

我们很多人都希望稳定,找工作都想着找一个铁饭碗。

可是就像前面所说的,安于稳定,安于舒服,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将变得越来越脆弱。

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做了一次危险的实验,他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试图通过《出口管理条例》来击溃华为这家中国公司,限制美国企业对华为出售技术和零件。

如果华为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那他很可能会像过去中兴那样被制裁得毫无还手之力,甚至会因为这样的黑天鹅事件而陷入极大的困境中。

不过,任正非在这个时候很有底气地站出来说:“美国政客可能低估了我们的力量。我就不多说了,因为何庭波的员工信说得很清楚。我们有些边缘产品没有备胎,这些产品本来迟早就要淘汰的,这些有影响。但在最先进的领域不会有多少影响,至少5G不会影响,不仅不影响,别人两三年也不会追上我们。”

在何庭波的员工信中说,为了防止美国断供,华为在多年前,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花费巨大心血研发“备胎”。

所以当今天美国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做了最疯狂的决定,这些耗资巨大打造的备胎一夜转正,挽狂澜于既倒,确保公司大部分产品安全。

如果路径和策略已经固化到完全没有任何弹性,那企业时刻可能出现奔溃。

但在极端困境出现之前,通过增加冗余备份,则可以提高企业的反脆弱性。

所谓增加冗余备份,就是要持续探索,终身学习,让自己的专业度够精深,能力层够多元。

华为不仅拥有芯片备胎,还打造了操作系统备胎,所以,在遭遇美国制裁的危机之下,华为虽然受到了伤害,但同时也加速了其自主研发产品的问世。

专注于本业的同时,学会去交一个无用的朋友,找一个无用的爱好,学习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没有功利地去帮助别人,研究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培养一种拥抱无用的心态,这其实都是在增加自己的冗余备份。

而在很多时候,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不确定性很高的时代,做无用的事情,也许是最有用的。

5. 斯多葛的安心之法

当你拥有的东西越多,依存的条件越来越多,你的自身存在度就会越脆弱。 

面对世事变化,我们如何让自己不被命运的无常所伤害呢? 

在我的新书《心智突围》中,我给大家提供了斯多葛的安心之法。

斯多葛派哲学给出了他们的反脆弱策略,就是要学会克己——

拥有,但不产生情感上的依赖。 

卢修斯·安内乌斯·塞内加是斯多葛派的哲学家,也是古罗马帝国最富有的人。 

他在很多著作中曾表达过,财富及其他素有象征成功的成就,都会带来不对称性,会让你患得患失,进而变得脆弱,生活在持续的情绪威胁之下,甚至控制你,让你成为身外之物的奴隶。 

为了对抗这种脆弱性,塞内加的反脆弱策略是——通过心理练习来弱化财产在心目中的地位,这样,当损失发生时,他就不会受到影响。

斯多葛派哲学家塞涅卡则建议我们:除了预想坏事的发生之外,我们有时还应该生活得就好像坏事已经发生了一样。

光想一想失去全部财富还不够,还要定期地“体验贫穷”,给自己主动制造苦难,忍饥挨饿,真正地过一下苦日子。

就像常常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偶尔你也可以体验一下走路的感受,这种刻意地制造不适,可以锻炼自己的自控力,不过分地依赖于某种人事物。

斯多葛派的哲学主旨就是情绪的驯化,保持对情感的感控力,其表现出的就是极强的反脆弱的能力。 

理想的斯多葛是这样的生活——

享受美好,追求事功,但绝不沉湎其中,洞察一切都像朝露一样,随时消失。如果荣华富贵转瞬间被夺走,那也是命运使然,丝毫不能动摇一个斯多葛的沉着与泰然。

最后的话

天灾人祸、生老病死,变化时刻都在发生。

培养反脆弱的能力,我们才能迎接各种挑战和机遇。

生活中更高级的稳定,不是来自于对安稳本身的追求,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反脆弱能力:

有危机意识,能够承受持续的压力

愿意走出舒适圈,积极主动地试错

采取杠铃策略,从波动中受益

提高冗余备份,培养拥抱无用的心态

实践斯多葛派的安心之法,回归内在安宁

塔勒布在《反脆弱》这本书的结尾说:

“脆弱的事物喜欢一成不变的安宁环境,而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

验证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

真正的稳定,来自于自身构建的反脆弱系统。

而那些杀不死你的,终会使你更强大。

作者简介:

Windy Liu,探索人生哲学,追求自我成长的理性思考者,著有《心智突围》,重构心智的底层逻辑来打破人生困局。

本文来源自言稚语,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