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咨询札记(壹)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hodal.com/blog/consultant-on-year/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咨询札记(壹)

Posted by: Phodal Huang Nov. 9, 2020, 7:58 p.m.

去年,因为答应了花仲马要来杭州,我从深圳 rebase 到了上海。因为公司的组织变革,外加市场因素导致的职业发展受限,区域性的组织结构里,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角色适合我 —— 市场对于岗位的定义越来越明确,使得我这种天性喜欢各式各样开发的人,出现了各种不适应性。在大部分的组织(TW 受限于组织的需求)里, 已经不再需要多样性的选手,只需要一颗真正的组织里。

外加,既然来了上海,就意味是出差,那么出差就变得不可避免了。于是乎,在胡老师的帮助下,我转到了咨询团队。

在我短短几年的 TW 生涯里,我经历了多次的角色转换,经历了不同的地域,感觉了不同的文化氛围。

  • 初始,我在西安,所在的团队是海外交付团队(即如今的袋鼠业务线),掌握了某种意义的好的敏捷实践。
  • 期间,作为一个毕业生,我参加了位于印度的 ThoughtWorks University 培训,经受了一番『大-洗-脑』。
  • 随后,因为花仲马毕业了,我 rebase 到了深圳,来到了国内业务线上,开始真正的接触客户,提升沟通技巧。
  • 去年,rebase 到了上海,来到了华东业务线,虽然是短暂的经历,这才发现了国内软件开发的另外一种『精髓』(不好的),客户要的只是短、平、快,还有好处。
  • 末了,我来到了咨询团队,接受炮与火的洗礼。

几次的转换下来,我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来到新的部门、新的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重新经历各种考验:适应新的模式,重新理解组织。以前只在某一特定的小区域,我所理解的组织,都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推测。所以,到了今天,我越来越不确定真正的组织模式是怎样的?

适应新的组织盈利模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在先前建立的一系列知识体系,在新的组织下,可能没有多少价值。不可避免的,因为有了经验,我们会受经验所累。好的一方面是:我们会尝试做好准备,不好的一方面是:我们可能并不想尝试。

好在,我到咨询团队接受到了 Lead Consultant 胡老师的指导,以及前公司 Principal Consultant(嗯 ,就是高我大两个级别的存在) 新哥的教诲。在经历了一番经验之后,我开始了我的咨询生涯。初到咨询的时候,原先的一个问题:如何胜任新的工作?变成了两个问题。外加一个,如何保持技术领先

如何胜任新的工作? 这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解现有的组织模式,然后活下来、适应,这就完成第一个阶段了。然后,在这的基础上,再去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了快速胜任,可以从经验学习,最快的是学习他/她人。

如何保持技术领先? 并不是说我们比客户快,而是说如何依靠于行业,并引领整个行业。这个问题有点难呐!不过呢,也并非那么困难。对于这一点,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剩下的就是花时间去验证它。

从公司层面上来说,我司的咨询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咨询,另一类是技术咨询:

技术咨询(Technology Consulting),一般是指咨询方根据委托方对某一技术课题的要求,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为委托方提供技术选用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作为一个技术专家,需要有多领域的知识或者人脉,并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几分钟、几小时、一两天)证明自身的技能能力。而后,客户才真正有愿意地把技术问题,交给我们解决。

所以本质上,我发现现在的工作,和我原来在各种项目里当 Tech Lead 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小的区别还是蛮多的:

  • 干的活还是相似的,只是更有趣、挑战一些。
  • 工作上的代码时间少了一些。具体视项目即看,有的是技术攻关,反而远比原来多。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个优点,回酒店就有动力写代码了。
  • 接触的人 level 高了许多。从底层写搬砖的,到顶层 CTO。也有各种感慨,再透明的世界里还是各种欺上瞒下、笑里藏刀。

别的话,还有一些非常长的话题,暂时懒得写,比如『KPI 论』 —— 论如何看清问题的本质。

成为代码专家

来到咨询团队时,我面临公司大佬提出的关于年龄和经验的考虑,即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咨询这个行业来讲,我『太年轻』了。在大佬的观点里,虽然胜任工作很容易,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自己的能力成长就是一种考虑。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必须做的一件事情是,持续不断地编码。以确保自己汲取到足够多的知识,以及对应的代码能力。于是,我们就需要成为『代码上的专家』。至于,具体的定义我可能并非那么清楚。

大佬不仅会指出问题,还会给你指出一条明路。所以,我有了一个未来几年的 Todo List。按大佬地话说,就是平时写写这些打发打发时间,然后换换味道。随后,在那之后的近一年里,我在 GitHub 上有了 10,000 + 次提交,差不多是我在交付团队上的三倍(原来大概率就也 3000+)。主要得益于:

  1. 年初受疫情影响,在家 beach 的时候,努力地写开源项目(差不多有 4.5 个月)。
  2. 出差有了更更充足的代码时间。反正我宅

如果和过去的增长速度相比,我发现我这一年的技术成长可能是原来速度的两倍,大概率是 Todo List 太好了。另外一个则是原来写的是业务代码,成长不快,而现在则是纯纯的技术代码,还有大量的学习。

不过,我相信未来一年可能就不是这样的,疫情不常有, 哈哈哈。

工具箱思维

过去,我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开源工具,这些工具在应对大型组织时,需要采取某种方式有效地组织起来,才会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工具。所以,我原先的工具思维在这一年里,已经进一步演化为工具箱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型组织所需要的是一个平台。但是,平台本身也是一种工具箱,只是经过定制的工具箱。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我和我的同事刘宇一起创建 Ledge DevOps 平台( https://devops.phodal.com/ )的时候,创建了首页的元素周期表。在 DevOps 元素周期表时,它包含了大部分组织在实施 DevOps 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工具,如源码管理、制品管理等。而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它们只挑选其中的某一个(当然,对于大型组织来说,它包含了一系列自我维护的小组织,它们又会有自己的选型。

于是乎,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

  1. 继续打造顺手的工具。如遗留系统重构工具 Coca
  2. 设计更有效的工具箱战略。即总结和抽象某一领域所需要的相关工具,并使它们能很好地结合到一起。
  3. 扩大到组织层级。能力越大,那么我所能接触到的层级也就越大。所能设计的工具,也能以企业级作为受众。

快速深入领域

对于一个技术咨询而言,它的主要价值在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剩余的一些价值才是他/她现有的技术能力。换句话来说,就是我们要解决问题的道,还要有解决问题的术。在多数情况下,术并非那么重要,因为我们还可以快速学习。但是呢,考虑到道的通用性,我们还是要有快速深入某一领域的能力。

哪怕我们是相关技术栈的专家,但是对于客户的系统来说,我们是个新手。问题多数时候很少出自于框架本身,而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者是技术栈结合下,出现的一些问题。

多数时候,我可以依托于 ThoughtWorks 这个智囊团(Hive Mind)我们能快速 GET 到各种领域的知识,我也可以靠着技术圈的各个 KOL 了解相关的知识。但是呢,对于个人来说,我们还是要:

  • 高效学习。持续学习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下一步,便是如何高效的学习——因为时间总是有限的。
  • 长期计划。尽管我已经养成关注 Next 的习惯,但是依旧时间上仍然不足,所以如何变成团队式的 Hive Mind 就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 更好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在想是否存在某种方式,实施群体学习 —— 当然了一起写代码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作为一个在技术领域写作颇多的开源软件作者,我通过不断的实践,提炼其背后的一些思想,总结出一系列的文章。但是,随着我在咨询领域的深入,我意思到我需要的不仅仅只是举一反三的能力,而是能否从:

一个逻辑学家能凭一滴水推测出大西洋或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存在,即使他并没亲眼见过。 —— 福尔摩斯。

同样是咨询行业,我们需要做到接近于福尔摩斯这样的能力。

我在过去做得并不是那么好,一个可能是受限于经验的原因,一个则是我并不知晓我应该这样去做。所以,我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直在做类似的一些尝试:

  1. 只凭借一个小点的问题,推测到系统性的问题,而后再进行验证。如最近写的《临时方案传染性》,便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2. 接触到某一系统时,尝试概括整个系统的架构和模式。如《编程语言的 IDE 支持

当然了,这些依旧只是单一团队级,又或者是多个团队级别。下一步,可以尝试推理到整个系统的级别。

从其他/她人身上学习

让我再提及我觉得咨询这一个行业很不错的一点,接触到的人远比原来多。会看到各种各样优秀人才,看到人性的光辉(黑暗面我已经说过),看到其它公司程序员的出路。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从他/她们身上,总是能 GET 到一些独特的技能。

诸如于:虽然这个问题能难,但是可以不走常规途经,绕一绕就过去了。笑,有一些在我们看来,就是知乎上著名的『蒙古海军奇袭北京』的段子,但是 it works。但别说质量,人家啥要求都达到了时间上 OK、功能上 OK,就是实现不行。但是 who cares?

这么一些日子下来,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面临的一些考验,便有了一些想法需要去验证。

  • 迷你团队的模式 or sponsor/sponsee模式?即围绕一共同模式展开的同一方面的研究
  • 工作即旅行。既然,咨询是一份在轮子/飞机上的工作。那么,是否就可以当成是各种旅行?
  • 更好的技术咨询。是否存在更好的技术咨询模式?

当然,我只是在 YY。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