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面试官角度看应聘:问题到底出在哪?(下)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oo.team/article/employment-question-two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作者简介:堂主,2006 年开始沉迷前端领域。工作历经淘宝前端开发团队、蘑菇街前端团队,现为政采云前端团队(ZooTeam)负责人,好烟不好酒,半个茶人。

本篇是《面试官角度看应聘:问题到底出在哪?》的下篇,上篇文章点此链接阅读。本文适合阅读对象,工作 2 年以上,尚主要承担一线研发工作的同学。管理岗有不同的面试策略,后续有机会单起其他篇幅和各位交流。

很多人没意识到自己一直在 “做外围”

这里的 “外围”,不是某天盛宴的那个 “外围” 的意思,而是像本专题上篇文章所说,工作数年,专业积累一直都在核心能力之外 绕圈子,走在 4 年工作时间,2 年工作经验 的路上。因为成长问题被打上 “能力一般”、 “潜力不好” 的 Tag,导致面试挂掉,是非常遗憾的。

大部分同学,技术一、二面环节就被拒的原因,用一些招聘系统的某个 “拒绝” 选项来描述,是 “专业水平和岗位不匹配”。从面试官的视角,翻译成白话,就是 “工作这么多年,还是个纯执行。之前工作内容涉及的业务系统复杂度很一般,专业能力也一般般,没推动建设的事情,没啥亮点,算了。”

专业能力面(技术面)环节,一般会按照 基本功考核业务经验考核综合深度考核 的递进法。业务阶段的不同、团队规模由小到大,一般的选人差别,是 “能独立做完” - “能独立干好” - “能主导某个专项” - “能引领某个体系”。前面说刷面经糊弄不了老狐狸,是因为刷面经、或者找几个企业先面试下当练习,顶多帮你解决基本功考核热点爆款面试题的重点补漏,但经验和深度是短时间内没法弥补的。

这里和大家布道一下,在面试官视角,一般会划分 2 大类面试候选人:一类是 自带体系选手,一类是 体系内选手。很多团队 TL 或者负责人,对这两类有更接地气的说法 —— 能做技术的只写业务的。我个人更喜欢前面的表述方式。在我看来,业务支撑和技术建设是一件事的不同解法,前一个解决业务 “活在当下” 的问题,后一个解决业务 “拥抱未来” 的问题;前一个是对业务诉求的单点式解决,后一个是提供通用方案解决共性普遍问题。都是在用技术的方式解决业务问题,但投入产出比上存在着不同。任何团队都是优先欢迎前者,尤其是多候选人对比的情况下,一定是优先 Offer 前者。

对于工作时间 4 年左右的大部分同学,体系内的生存态是普遍现象。已经习惯了业务支撑工作,有着较丰富的业务经验,甚至在作为业务接口人(或者小组长)带着其他同学一起对接某块业务,也有的开始做师兄带新人了。习惯了团队的技术栈和基础设施,但往往核心技术建设没什么参与,更多是在使用团队的建设输出,做着上层业务应用落地的事情。这个时期的很多同学都会开始遇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大瓶颈期,感觉是在重复劳动,却又不知道如何破局。能否突破这个瓶颈期,对个人发展相当关键(本篇不阐述工作前 7、8 年的几个常见职业瓶颈期的破局方式,下一阶段会专门写文章来交流)。很多同学在这个阶段破局不出,导致演变成工作 5、6 年一直都是执行角色,远离核心建设,在外围徘徊。

很多团队招聘高级、资深工程师,都是面向这个工作年限(4、5 年左右)为主。前面说过,企业不同阶段的用人策略不同,创业期的团队看重业务强执行;快速发展期的团队,除了业务支撑能力,还看重体系化建设(或体系中某个方向的专项建设)能力。你的身价,取决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带体系型” 选手,在团队中,能根据业务特点、阶段性的支撑短板,提供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协调资源推动有效落地。“体系内选手”,即使是大厂出来的,自带上一家平台的 “光环”,如果缺少这方面的思考、沉淀和建设能力,出来后向上走的天花板也会很明显。其实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厂离职人员,离开了大厂完善的多级基础设施环境,在新环境里反而能力和产出还比不上在原团队的时候。

是做一个自带体系的选手,还是做一个体系内选手;是在外围游走,还是争取承担更多的核心建设,拿业务支撑和核心建设的 2 条腿能力,每个人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这个市场永远不缺资源型的执行

为啥有些 Boss 面不全是纯技术沟通

如果说一轮、二轮的技术面,面试官基本上都是你未来所在团队内的师兄(团队核心骨干),或是直属上级 Leader(你直接汇报的老板)。那么经理(总监)面,你要面对的面试官,就是职位起码高你 2 个 Level 的所属大团队负责人 —— 至于对方的 Title 到底是经理,还是总监或者资深总监,这要看企业情况,也得看你是什么 Level。为便于书写,这一轮我统称为 Boss 面。(高 Level 的研发坑,技术 Boss 面后,还有 CXO 面的情况也是有的)

到了 Boss 面环节,首先要恭喜你。正规些的技术团队,一般能到这一环节的漏斗率,从简历筛选开始算,8~15% 的比例,大厂会更低。一般情况下,Boss 面之前的技术面会有 2 轮左右,个别会有第三轮的交叉面(如面试官对候选人拿不准,或者他这不合适,人情推给另一个 Team,都会对应增加 1、2 轮面试)。然后在这个环节,很多同学会发现,这轮的面试沟通内容,不全是纯技术探讨,甚至有些面试官会给人感觉像是在闲聊,Why?

首先,确实有个别的团队老大,好多年都不碰代码了,倾向于纯管理岗。你让他还能像一线技术核心那样,对新技术的业务应用细节都了如指掌、且能深度发问,本身也不现实。何况 1、2 轮技术面(还可能有第 3 轮交叉面)都闯过来的情况下,技术能力属于什么 Level 对方已经很清楚了,Boss 面也没必要全部重来一次。对于 Boss 面,是从更高维度更综合的角度来判端候选人。你对面的那个人,主要是在确定下面这几点:

  1. 综合层面,判断你是什么段位的。
  2. 看你的长短板,判断你的潜力,看和团队下一阶段的用人策略是否匹配。
  3. “闻” 你的 “味道”,判断是不是一路人。
  4. 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评估。

综合层面,判断你是什么段位。如果说技术面,是看你技术的基本功,广度、深度,经手的项目复杂度,是在专业技能的角度,判断你的 Level(水准)。那 Boss 面,就是再结合职业成熟度,看你的格局、眼界、前瞻,和落地路径,以此来判断你是什么段位。某些时候,说的头头是道的,不一定真有落地能力。自己能把事情做漂亮的,不见得能影响其他人也一起做的漂亮。技术面,侧重的看 “内发内蓄” 的力;Boss 面,就是看你 “外发输出” 的力。从自己搞定,到开始想影响别人,到知道如何有效地影响别人,到知道如何跨部门的推动建设;由影响人,到影响技术,再到影响业务;能站在多远的未来看现在,作出对未来有判断有影响的前瞻性布局;除了技术体系,你还有哪些其他的体系化认知落地路径... 可见,有很多的维度和方法,都能在技术能力之侧,更全面的去判断一个人的段位。

看你的长短板,判断你的潜力,看和团队下一阶段的用人策略是否匹配。先想一个问题,一个团队为什么要招聘?缺人呗!—— 你肯定直觉上会这么回答。再想一个问题:缺什么样的人啊?恩,这个得想想了。省点时间,我告诉你吧:招的都是它一段时间内长不出来的人。不排除一些养老的 Leader,招人更看重自己 Hold 得住、听话的。但凡靠谱的团队,招聘一定是对标未来的人才储备,一定是他那块土壤里现阶段(1~2 年)长不出来的 “物种”。什么物种不好长出来啊?一是年轻的高潜小妖,二是具备专项突破或体系化落地的建设性人才 —— 假设团队是 72 分的,他招的无非是现在 60 分,但是 2 年左右能长到 75 分平均线以上的应届、准应届;或是能在某个维度推着团队快速提升到 80 分以上的人。能力都是有对比的,你是个 80 分的人,你面 90 分阶段的团队,人家不会觉得你是个值得储备的人才;你去面个 68 分阶段的团队,你看看对方的态度会多不一样。如果运气好,跟着一个 68 分的团队一路长到 90 分,也算是件幸事。

“闻” 你的 “味道”,判断是不是一路人。文化这个东西很重要,味道不对,合作中很多事都会有问题。个别公司甚至特设一轮面试,专门 “闻味道”,由资深的老员工出任 “闻味官”。文化就是言行,通过面试沟通交流,或者设计一些沟通内容,看候选人自身的言行习惯,和团队是否对味道:被动还是自驱,简单还是复杂,乐观还是消沉,皮实还是娇嫩,机灵还是有心计,慎言还是大大咧咧,封闭感还是自来熟,二元论还是概率论,保守求稳还是敢于冒险... 最直白的来形容 “闻味道”,就是面试官愿不愿意和候选人交朋友。

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评估。很多 Boss 会特别注意这一点,候选人的管理成本。现代社会,年轻人更愿意被自己认可的牛人虐。顶级人才吸引一流人才,二流的人吸引三流人才,三流的人招的都是不入流的。就像前面说的,一些养老的 Leader,招人更看重自己 Hold 得住、听话的,管理成本低吗,很好理解。说些非反面性的,一些经验 OK 的 Boss,会有他们自己额外观察的点,比如会留意候选人是否有 “偏执型人格”,是否是明确且坚定的 “二元论” 认知。这类的候选人且不论专业能力如何,职业能力这一块就会有明显问题。二元论的认知,会让他对很多事情、人际关系的理解,局限在非好即坏、非敌即友、非 A 派即 B 派、要么是帮我要么是整我的角度;偏执型人格又会在此基础上带来明显的沟通和合作上的问题,处处刺头,对抗式沟通,弄的谁都不喜欢和你合作 —— 所以你看,很多互联网企业的 JD 中,会很委婉的写着这么一句:“要善于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

关于 “年份” 的问题

年份相关(如年龄、工龄)的话题,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性回避。本着简单开放的原则,今天还是说一说。最常见的,是这几种情况:

社会工龄短

简单说就是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就跳槽,如参加工作 1 年和 2 年。和一些团队的 Leader 做过交流,会发现对于 1 年的,和对于 2 年的,一些 Leader 的感受是不同的。1 年附近,有的毕业才 8、9 个月,属于准应届。好的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潜力会很好,上一家公司的 “习气” 还没养成,完全可以看成是一个 “实习期” 久一点的 “应届” 新人,是梯队很好的一个补充。如果是工作 2 年多的候选人,就会有些尴尬。不能再当成 “准新人” 来看,初步的职业习惯已经养成,相比其他 3、4 年的,经验上又不够火候,不上不下的,除非是能力潜力确实好(比如一些大厂出来的 2 年陈,进场前能力就是筛过几轮的,底子有保障;;另外大厂给的节奏和眼界,2 年有时的积累顶得上别的公司 3、4 年),否则很难有对比性优势。

同单位工龄短

说白了就是跳槽频繁,几个月一跳,或是 1 年左右 1 跳。很多候选人的简历是都是这样的,毕业 4、5 年,换过 6、7 家公司,每家都呆不长,短的 3、4 个月,长的 12、3 个月。明确的下个论调:频繁跳槽的候选人,一般在简历评估这一轮就被筛掉了。一般外包服务类的公司对这点不怎么看重,他们更多是抓人头派遣劳务,拿劳务费抽成,能捞得到被合作公司看中的人派遣过去是更重要的;或者很一般的团队也不敢太看重,因为有人投他们就已经是好事了,先搞进来干活,其他都可以再说。对于正规军团队,对待短期频繁跳槽的员工,会直接怀疑他的 稳定性问题,且每家公司都呆很短,沉淀、眼界也往往不够好,这类简历一般不会进入到面试环节。别说什么 “公司渣换的勤快点又怎么了” 这种话,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前面说了,招聘和应聘是个双向选择,公司也是你选的,自己得为自己负责。

就像被催婚,不论你自己愿不愿意承认,年龄问题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直愣愣的站在那盯着你。

尤其是互联网的技术岗,大部分的团队负责人和 HR 都会考虑这个问题,且权重不小。现在的同学,一般 22 岁左右本科毕业,25、6 岁左右研究生毕业。30 岁焦虑35 岁危机不是自嘲的扯淡,是真实存在。别抬杠,拿老外代码写到 4、50 岁说事情,你能耐请你肉身翻墙出去,出不去的,就得在国内绝大部分的招聘中直面这个问题:

  • 30 岁,研究生毕业 5 年或者本科毕业 7、8 年,你还是个纯业务执行角色,你就会背上那个 “潜力不够” 的 Tag。
  • 35 岁,研究生毕业 10 年或者本科毕业 12、13 年,你还不具备影响一群人、推动一群人、带领一群人去拿结果的能力(TL),你一样会背上那个 “潜力不够” 的 Tag。

是的,会因为年龄和潜力的因素拒绝你。如果说 “4 年工作时间,2 年工作经验” 是个问题,那 “8 年工作时间,4 年工作经验” 就绝对是个事故。不想混到这一步,请从现在开始改变。工作中给自己不断设定新的阶段性目标,越来越职业化,避免越来越外包化

关于 “干过外包”

既然提到了外包,那就说说外包。看看 Boss 上,外包出身的社招求职简历占比有多少。这个市场的分层效应是很明显的:顶级人才不找工作,都是合作机会主动找他;一流人才有自身人脉和猎头服务,市面上基本看不到他们的简历流入;普通人才,才是简历市场的核心服务对象,他们会走猎聘、Boss、拉勾、智联等等不同的渠道。这些渠道里每天活跃的候选人,上一家是在外包公司干过的占比都不低。

我的团队里也有合作伙伴同学(外包),对我而言,合作伙伴和正式员工,唯一的区别是我们签约的公司不同,仅此而已。我在阿里的第一任主管是外包出身,到现在我依然尊敬他。认识的一些朋友、熟人,有些混到 P8、P9 的级别带着团队,之前也是干过外包。干过外包不是问题,但一直拿外包的能力来要求自己是个问题。基于目前所在团队提供的成长机会,尽可能的多成长,别满足于只把活能干完。

谨慎看待 “培训班”

如果我说,培训班出来的前端简历,我扫一眼就能看出来,你信吗?每年大量的简历筛选、和候选人沟通,你也能具备这样的能力。

培训班对应的是职场新人,有些是要毕业的应届生,有些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转行的其他职业的同学。可能是前端确实比较容易入门的缘故吧,这个方向走培训班途径的不少。甚至个别地区的个别院校,出现过应届生简历批量的内容重复的情况。在筛选成本面前,简历量大的团队,会对培训班模式内容的简历直接 Pass 掉。你们可能会疑问怎么判断的,其实培训班的课程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多,培训中带着大家做的项目也是那几个,了解多了一眼就看出来了。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在前端领域已经自己摸索实践了 2、3 年,是真的喜欢前端这个方向,兴趣驱动,他们的简历内容一般都会自发光。但说实话,太多参加培训班的同学,是因为其他方向的工作对他来说太难找,前端相比较算法、后端岗而言好入门,赚的还不少,加上一些不靠谱的水货面试官,报这个找到工作概率大一些。

如果你是个在校学生,建议利用寒暑假、大四或研究生实习的时间,找一家企业一个正规的前端团队,踏踏实实的去实习,去经历企业里的开发流程,在实践中查缺补漏夯实基本功,积累真实的项目经验。有的同学,是学校不让出来实习,给导师打工,这种情况下建议优先夯实基本功,多做做 Case 练习。参加培训班不是问题,但没有基础想靠培训班来走捷径是个问题。谨慎选择 “培训班”,速成总是有债的

上下两篇,从面试官的角度,说了一些那些面试失败的影响点,依然有很多没有尽述。还是那句话,招聘(应聘)是个双向匹配、双向选择的过程。多了解下面试官角度的看法,没坏处。又是一年的金九银十,祝正在面试路上的你,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 作者介绍 ❉
%E5%A0%82%E4%B8%BB.png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