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群邑中国首席投资官底飞:2021年广告媒介价格或将大幅上涨|营销人说⑩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bnweek.com/articles/normal/2545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群邑中国首席投资官底飞:2021年广告媒介价格或将大幅上涨|营销人说⑩

疫情在影响着经济大势的同时,也将这种变化传递给了媒介投资领域,最明显的体现可能就是——媒介价格的上涨。

营销圈内有一种说法,如果广告主有10元的广告预算,那么8元会给广告媒介,剩下的2元分别会给广告创意和广告监测。

尽管媒介投资在广告预算中占了大头,但外界对广告行业的基本认知还是停留在最显而易见的广告片上。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介投资可以看作是最能感知广告市场变化的风向标,因为它连接着供需两端——提供广告资源的媒体平台供给方,以及需要投放广告的品牌需求方,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给媒介投资发出信号。

尤其是在今年,疫情在影响着经济大势的同时,也将这种变化传递给了媒介投资领域,最明显的体现可能就是——媒介价格的上涨

按照人们的一般猜测,疫情对大多数企业的生意带来负面影响,使得广告主减少广告预算,从而引起广告投放需求的下降,如果供给不变那么媒介价格不太可能上涨。然而,媒介投资涉及的可变因素太多,加上中国市场独特的数字营销环境,最终都有可能引发媒介价格的上涨,甚至将是最近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上涨——这一预测来自WPP集团旗下的媒介公司群邑中国首席投资官底飞。

45db0c409e4391d206fa9d2c44554cf5_1080x961
群邑中国首席投资官底飞。

底飞管自己叫“媒体买手”,在中国市场,他带领群邑媒介投资团队负责来自品牌客户的约110亿美元的媒介投资。加入群邑前,底飞在2000年以管理培训生的身份在宝洁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快消品行业的销售管理和市场营销领域积累了长达15年的经验。2015年,底飞从甲方到了乙方,开始在群邑中国担任董事总经理。谈及原因,底飞说,和他个人对媒介投资领域的敬畏和好奇有关,这个行业既有趣又充满挑战,对供需两端——媒体新兴技术公司和不同行业的品牌客户——都能有所洞察和了解。而他本人在快消领域搭建的商品渠道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如今正好可以运用在媒介购买的通路体系中。两者背后的逻辑相似,前者是把货以不同分销渠道卖给消费者,后者则是帮品牌客户购买媒体渠道,然后把广告推给受众。

底飞加入群邑后的这5年,也是媒介环境变化巨大的5年,他近日和《第一财经》YiMagazine聊了聊在今天这个时代,媒介投资在品牌整个营销策略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疫情影响下媒介投资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未来趋势。

Y:《第一财经》YiMagazine

D:底飞

Y:媒介投资在品牌营销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对整体营销效果的影响是?

D:媒介投资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策略规划、战术规划,以及媒体谈判、验收执行。其中,策略和战术规划帮助广告主解决的是,如何选择广告投资类型及分配广告预算,具体应在哪些广告平台投放什么样的产品广告,广告形式和曝光时间是什么等问题;媒体谈判则是指广告公司将广告主的全部广告投放集合起来,向媒体争取最大的价格和价值回报,并保证广告主广告投资的安全。

媒介投资在广告主的整体预算中占绝大部分,是品牌广告业务中的核心,媒介投资业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营销效果是否理想。当然,媒介投资并不是品牌营销的全部,媒介和创意也不能仅从预算占比上判断两者谁更重要,创意的好坏对最终传播效果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Y:今年品牌在媒介投资上有什么比较明显的趋势?

D:主要有四个比较明显的趋势,用关键词来概括就是电商化,社交化,翘尾,交叉

一是“电商化”的投资,也就是以电商销售为导向的投资,无论是对长视频、短视频的投资,还是电商平台或社交电商的投资,品牌都是以短期销售为目的投资广告,这主要与疫情产生的恐慌情绪有关,很多品牌都把“活下来”放在首位。

二是非常明显的“社交化”,社交媒体基本是今年大部分客户广告预算花费中最大的一个领域。

三是广告预算的“翘尾”,大概一半的广告主预算并没有削减,而是延迟了传播时间,比如饮料类的广告投放以往8月底就结束了,今年到了10月还能看到。

四是广告主对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的需求相互交叉,过去主要投放效果类广告的客户,比如在线教育类的广告主开始投放品牌广告,而以品牌广告为主的客户,比如汽车类、餐饮类、旅行类广告主则开始注重效果广告的投放,更关注数据回流和销售转化。

d0308f0558ce75b74b6e375ed2594e4b_900x1756

Y:今年媒介价格如何,明年媒介价格会上涨吗?

D:媒介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中国市场从未出现过媒介价格下降的情况,只有大小幅度不同的价格上涨。媒介供给主要指的是受众的关注量,比如用户在长视频、短视频平台及社交媒体停留使用的时长、频次越长,就意味着供给库存越大。事实上,媒介供给端“缺量”的状况已经持续快3年了,2018年以后所谓的“保价保量”的广告投资方式就不存在了。又要低价又要无限库存,只会发生在流量激增的时代,现在流量见顶的时代已经不可能实现。 

e2139874a88c97698f26cb4c87d24b6d_900x1351

今年受疫情影响,尽管媒体表现在变强,即用户使用时长、频次增加,但客户的广告预算在下滑,供需双方没有哪一方更强,因此媒介价格没有异动。

我们认为疫情过后,媒介价格会出现较大的上涨,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整个社会和行业的成本上涨,导致包括媒体平台在内的企业运营成本上涨,媒介价格也随之上涨;二在于效果类客户,比如电商、在线教育类品牌的业务在疫情期间爆发式成长,他们频繁地投资效果广告,从而蚕食了有限的媒介库存,导致剩余库存的供需不平衡,出现溢价成长。比如刷抖音时大量刷到在线教育的广告,就说明广告主能买到的剩余优质库存降低了。三是宏观原因也会带来很大影响,广告媒介投资在供给端和受众的时间紧密相关,在需求侧则和信用货币有关,品牌和商家可以通过借贷的方式获取资金投资广告。然而,受众时间有限意味着广告媒介投资的时间有限,但货币无限,便会导致媒介价格一直上涨。这在全球是普遍情况,明年疫情后国际市场将面临更宽松的货币环境,从而加剧这样的局面。此外,媒介价格上涨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比如上市公司或即将上市的公司有业绩压力不得不涨价。 

如果媒介价格上涨,广告主需要为此做出准备,要找到自己的优选媒体组合和备选投资方案,这样局部媒体的投资优势就会被放大,而且最好能更早做投资规划。此外,广告主还要在广告组合上保持弹性,不能过于执着投资某个媒介方向。

Y:媒介价格大幅上涨有可能在哪些类型的媒体上发生?

D:主要有三类媒体有可能会出现价格上涨,上涨幅度大概是:社交媒体上涨35%-40%,视频媒体上涨25%,户外媒体上涨12%-15%。

538784a40abb74e4bedd5cb24fd00c77_900x1751

第一种是社交媒体,它的价格异动可能最大,因为有大量的广告主有广告投资需求,但供给已经相当紧张,结果“僧多粥少”。一方面由于广告主大量涌入社交媒体争抢流量导致媒介价格过高。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用户体验,社交媒体能够变现的库存有限,广告占比不能太高,大概只有4%到10%,比如快手大概有7%的广告,抖音广告接近10%。

目前,社交媒体在广告主整个数字媒体广告投资的预算占比已经接近1/3,它的价格上涨将带动整个数字媒体的价格上涨。 

第二种是视频媒体。以爱奇艺为例,该媒体的会员数量在过去一年中变化不大,也就是说靠会员收入增加营收的可能性不太大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免看广告的会员收入过多,看广告的非会员少了,就可能影响广告收入;如果平台将会员价格上涨,尽管会流失一部分会员,但也会释放出更多的广告曝光空间,从而增加广告收入。不过,结合中国广告市场严重缺乏流量的现状,视频媒体上很可能出现会员价和广告贴片价格同时上涨的情况。

第三种是局部的户外媒体,比如机场类媒体。今年受疫情影响,机场类媒体并没有降低媒介价格而是做了延期,假设广告主今年有3个月耽误了广告传播,媒体可能会以赠送明年3个月投放时间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意味着到了明年,除去送出的广告,机场类媒体实际上只有6到7个月的库存可卖。与此同时,大量的机场类媒体作为上市公司为了收入回报,只能用剩余的库存卖出全年业绩,因此媒介价格很可能上涨。

Y:如何看待广告主对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的投放选择,“品效合一”可能实现吗? 

D:效果广告以短期销量转化为目的,品牌广告是为了中长期的品牌建设,两者的传播目标不同。中国广告市场上,品牌主对效果广告的投资远远大于品牌广告。但我不认为投放类型是由广告主选择的,而是由它所处的行业决定的。

比如作业帮、猿辅导、学而思这类在线教育品牌,在上市前几年做大量的品牌广告意义不大,因为真正的消费者并没有购买和体验过它们的产品。所以,这类品牌会先冲淡自己的品牌形象,用大量的效果类广告触达用户,以点击、下载行动计价,这个时候用户买课就是对品牌认知的开始。等公司上市疫情爆发后,品牌拥有了几千万用户,就需要品牌广告来强化自己品牌形象了,让消费者将自己和其他同类竞品区别开。

而像奢侈品牌爱马仕、LV,如果是在两三年前拍四五百条短视频发在抖音和快手上,也不符合品牌的传播调性。但是随着短视频受到更多欢迎,用户不断年轻化,品牌在保留调性的同时沟通千人千面就变得有必要了。

从整体来看,我认为“品效合一”目前还停留在论证层面,并没有真正成立,广告主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都需要投放,不一定要通过一个广告同时解决品和效两个问题。在两种情况下有可能实现“品效合一”,一个是OTT(智能电视)广告,既能保证广告品质又能获取消费者信息,这类广告的价值目前被低估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则是各家平台正在悄悄布局的“中视频”(3分钟时长左右的视频)。短视频经历了几年发展过后,受众需求开始升级了,需要一种有一定质量的、介于短视频和长视频之间的内容形式,时长的增加提供了内容和广告更紧密结合的可能性。

注:广告投放更偏执行、战术,广告投资更偏战略、长期回报,后者是投资性的而不是成本性的。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杂志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