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忆中,思考外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080996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回忆中,思考外

只是个会写点字的普通设计师

不喜欢总结,因为人的回忆是会被过滤的。

你此刻脑海中对 2019 年的回忆,也许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你主观认为是这样罢了。

更多人写年度总结,无非就是显摆下,说一些连自己都不会相信的话而已。甚至因为年初发生的一些小事,在一年的最后一天突然产生天大的感悟……

之余,再定一些无法完成的来年目标,好像这目标只是定给别人看似的。

所以,与其去回忆 2019 做一些主观结论,不如来给大家说两个小故事吧。


我小时候不喜欢吃苦瓜,主要是太苦。

像哈密瓜、南瓜、西瓜之类的,倒是很喜欢吃。南瓜煮水吃,放糖,真是人间美味了。

所以每看到餐桌上放的是炒苦瓜,而不是其它瓜时,总会皱着眉头,没了食欲。

后来有阵子肠胃不好,要喝很长一段时间中药。在乡下,中药都是取了药材回家自己煎,完了直接喝,那滋味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所以一开始总要配着冰糖喝 —— 喝完中药立马含一颗冰糖在嘴里。

长时间这样喝,也惯了,对喝中药没了抵触,也不需要配冰糖,反而很享受那种苦味儿。

于是再在饭桌上遇到苦瓜,那真是没什么挑战性了,当饭吃。鸡蛋炒苦瓜,加点咸菜,别有一番风味。

再后来,出去读大学,跟同学在食堂点菜吃,偶尔会要一盘炒苦瓜。四五个人的餐,加我至多就两个人会吃苦瓜。

其他人也不会碰一下。倒是有个同学,见我这么爱吃,也被带了起来。起初尝时狰狞的表情,再到后来的面无表情。

有人说,北京人以前是不吃苦瓜的,也是后来南方人在菜市场里卖,慢慢地大家也都开始吃了。看来人的口味确实是可以改变的,跟年龄倒是无关。

这事儿让我想到设计上的几个问题。

1.酸甜苦辣咸,苦也是五味之一,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剔除。

就好像我们做设计,不敞开胸怀,多去接纳各类事物,是设计不出好东西的,再只会揪着一些人说:“干嘛要学这?现在都没人做这种风格了,看起来好土。”

就好像吃苦瓜一样:“干嘛要吃苦瓜?现在都没人吃了,吃起来太苦。” 不多尝试尝试,你怎么知道什么风格适合你呢?

2.对苦瓜的解释,有“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之说。

对于苦瓜,可以各取所需,就好比对于一个作品/功能,也可以见仁见智。可以探索其哲学意蕴,也可以踪迹其美学追求。

总有些人,在看完别人对于一个功能的解读后,眼见觉得挺有道理,但总要来一句:“人家张小龙是这么想的么?”

现在,很多人会拿这事儿来调侃,比如课本上出现某作家的作品片段,老师进行一番解读,学生明面上不会说什么,但到了网络世界,就会调侃说人家作者是这样想的么?

一本书,一份作品,作者原是如何想的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对于内容的理解有哪些延伸。毕竟,思考沉淀的产物,是自己日益坚韧的大脑

不要什么事情都拿「过度解读」来说事。

所以,学会接纳,懂得思考,挺好。


我不会品茶,但也稍微喝点儿。

以前有泡茶馆的说法,一堆人,在茶馆以喝茶的名义,谈天说地,茶余饭后,扯些有的没的。

什么茶都喝,不计较,有茶就行,浓淡也不讲究,主要就是图个氛围,显个姿态。不过也有谈生意的,聊学术的,或者做其它买卖的。

茶馆,也就成了一个聚会场所。

现在,别说泡茶馆,连茶馆也都很少见到了。倒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泡咖啡馆。

世界上第一批咖啡馆,17 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因为咖啡能够提神醒脑,所以得到植物学家和医生的青睐,成了当时社会最为流行的一种饮品。

到了 17 世纪 40 年代,咖啡馆传入欧洲,成了人们重要的聚会场所和消息来源地。很多科学家、知识分子、商人以及上班族都喜欢泡在咖啡馆。在那获取信息,读最新的册子、新闻报纸等等。就跟咱早些年代泡茶馆类似。

无论涉及什么主题,在咖啡馆都能获取到相关信息,只要点一杯咖啡,就能在咖啡馆一直待着,多久都行。

后来在牛津大学也开始流行,很多学生平时除了上课,就是泡在咖啡馆里。

因为这件事,许多教授和学者分为两派,有的认为学生成天泡在咖啡馆,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以在咖啡馆讨论学术问题为借口,与朋友在里面聊天,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他们还认为咖啡馆里的小册子就是垃圾,只会耽误了这些精英的前途。

而有的认为,学生在咖啡馆可以自我提升,主动去获取信息,解决问题。所以非常鼓励他们在咖啡馆里讨论,发表评论。

就跟现在的互联网社交一样。这种事儿,还是得看人。

自律性强的人,在信息浪潮扑面而来时,总能辨别有效资源,并加以利用;自律性差的人,任何事物的新鲜感,不过都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游戏趣味罢了。

譬如,牛顿的《原理》,就诞生于咖啡馆。英国最早的科学机构皇家学会,成员包括胡克、牛顿等,他们平时就习惯在咖啡馆里讨论学术问题。

所以在咖啡馆,什么人都有,但能成什么事儿,还是得靠自己。

比如「Feed 流」,feed 是饲料与供给的意思,流,就是持续的意思。

所以「feed 流」意指人在获取信息时,是处于被动状态的,而当人的主要内容来源靠的是「feed 流」时,那会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回头看现在的人接收信息的方式,除了微博,就是一些社群。很多人已经忘了如何主动去寻找有效信息,他们往往是在被动接收无效信息。

这批人进入一个社群,或一个团体,目的只是简单的寻求答案,而不再是输出并获取信息,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泡茶馆,泡咖啡馆,或参与社群什么的都挺好,能获取更多信息。但能成什么事儿,还是那句话,得靠自己。


2019 年末,没什么大道理可说,就是两个小故事,小感受。

毕竟,人的回忆是会被过滤的,但接纳与思考会被沉淀,所以与其回忆,不如记录一些内心的真实感受。

至于 2020 年的目标,唯一想说的就是:让自己再成熟一点。

最后,元旦快乐:)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