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薛洪言:开放银行走入死胡同?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20-11-12/zl-iiznezxs1382759.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薛洪言

ayIRnin.jpg!mobile

最近半年来,开放银行的概念降温不少:一方面是没了新鲜感,讲来讲去还是那些东西,失去了传播效应;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公认的标杆,没见谁做得特别成功,失去了市场号召力。

从金融与场景融合的内涵看,开放银行是必然趋势,问题是,趋势从来不等于趋势近期会实现。我们常常忘了这一点,以至于在初期兴奋过度、投入过度,短期看不到希望又轻易放弃、另寻他途。

开放银行属于新形势下生产生活大生态重新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任何“活生态”的建设都是复杂的、曲折的,要在时间的反复检验中逐渐成型。

终局视角下的开放银行

价值投资者非常推崇查理·芒格的一句话,“要朝前想、往后看,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反过来想,即逆向思考,是一种终局思维:知道未来什么样,才能确定现在该做什么。一如芒格所说,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在投资领域,成熟的投资者非常看重商业模式,这也是终局思维的体现:如果商业模式带有赢者通吃属性,最好只押注第一名;如果商业模式是“剩者为王”,比谁活的久,最好押宝有经验、稳健经营、基础扎实的团队。

那开放银行的终局是什么呢?

一般解读倾向于以科技为主线,通过梳理“物理网点”、“自助设备”、“网络银行”、“开放银行”等发展阶段,强调不同阶段的演化主要由科技驱动。据此展开的逻辑推论,便是谁掌握了科技,谁就掌握了银行业的未来。

科技驱动没有错,但用户需要的始终是金融服务,科技仅与用户体验相关,所以, 开放银行的终局不是科技,而是科技驱动下的全新金融服务体验:

中长期看,这种体验是无处不在的极简服务,突出的是无界。在物联网、5G、区块链的加持下,这种无界可能突破了我们当前的想象边界,这里不做无谓预测。

三五年内,我们则可以有把握地说,开放银行的路径仍将围绕银行服务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展开,确保用户在主流场景中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

所以,现阶段讲开放银行,还不能脱离场景金融的实践范畴。无论是在APP内自建生态,还是积极走出去,本质上都属于金融机构与场景方的互动,以便在不同维度上实现金融与场景的融合。

绕不开的场景

最近一两年,开放银行给人的感觉是银行在唱独角戏,片面强调开放了多少接口,连接了多少场景,把API当成了KPI,重数量不重质量,重输出不重运营,结果自然是雷声大、雨点小,银行自说自话强调成绩突出,但用户和市场均缺乏感知。

由于涉及到金融机构与场景方的互动,开放银行不只是银行一方的事,需要场景方的积极互动与深度参与。但场景方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至于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银行不具备支撑生态的能力。

在一个生态网络中,贡献与位置成正比,占据核心位置的人对应着最大的贡献。银行发力开放银行,自然想要占据核心位置,但做不出核心位置对应的贡献:

一方面,银行的API接口对应的产品和服务属于低频业务(高频的支付业务掌握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手中),而各类生活场景属于高频业务,低频对高频,银行缺乏话语权;

另一方面,很多银行坐拥千万级甚至亿级用户,但用户并不活跃,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能靠用户规模翻身。

结果就是,场景方主动做金融业务,推动金融与场景的融合,效果很好,诞生了很多巨头;但当银行反过来布局场景,走开放银行之路时,便是雷声大、雨点小,难见成功。

对银行而言,很难改变金融产品的低频属性,只能靠提高用户活跃度来提升生态话语权。

用户促活

提高用户活跃度,要么场景带动,不断积聚高频场景,典型代表是支付宝;要么网络带动,强化用户内部的联系与互动,变点状为网状,靠用户自发形成的社区维系活跃度,典型代表如微信、抖音等。

这几年大中型银行发力APP建设,多半走的是场景之路,但从场景类型、数量上看,距离金融科技巨头又有很大差距,缺乏差异化亮点,推进起来很吃力。结果是,不少银行花大力气做补贴,除了培养一批羊毛用户外,真正的价值贡献非常有限,导致在战略上无法深入下去,走走停停,前期投入多半变成了沉没成本。

如果从网络社区的角度来看APP破局,着力点不在于布局多少同质化的支付场景,而是要致力于建立并巩固用户网络。

很多银行坐拥亿级注册用户,但用户之间缺乏连接,如一盘散沙,大而不强,用户价值难以发挥出来。某种程度上,很多银行并没有意识到强化用户网络的重要性。

以转账功能为例。转账是天然的网络业务,活跃的转账业务能沉淀出高质量的关系链,但很多银行并不重视,表现为转账功能仍停留在1.0时代,需要用户输入银行卡号、开户支行,用起来很麻烦。好一些的迭代到手机号转账,便捷了一些,但也没有本质差别。

对银行而言,若从用户网络的角度重新审视转账业务,可发掘的创新空间便不应止于手机号转账,更不应止于当前的推广力度。

产品开放

开放银行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平台思维,二是产品思维。在以用户促活、场景建设为抓手自建平台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产品走出去。

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中小银行而言,自建平台的成功概率太低,开放银行的机会仅存在于产品开放一端。

1、支付赛道。支付是所有交易类场景的必需环节,当前,国内支付与场景的融合是最彻底的。在支付赛道,支付宝、微信、云闪付三家全面领先,平台地位无可撼动,银行的机会不在于再造一个支付平台,而是聚焦产品思维,以银行卡为载体,提升自家银行卡在第三方平台的露出机会。

从这个角度看,银行真正要发力的不应是支付本身,而是信用卡。至于手机银行APP的扫码付功能,做一个标配功能就好了,不应寄予太多厚望。

2、消费金融赛道。随着联合贷款出资比例要求的出台,消费信贷市场将重新回归资本金导向:有多大资本金,做多大业务。大的流量方很难再以联合贷款的名义独占产品“冠名权”,出资银行也不再仅仅是隐藏在产品背后的资金方,有望更高效地实现用户转化。这也决定了,大流量方的话语权不断下降,大中型银行仍将是消费金融的主角。

在开放策略中,银行仍应坚持产品导向和平台导向两条腿走路,一边突出产品开放,与场景方广泛连接,持续获取信贷流量;一边自建平台,做好外部流量转化和承接。不过,随着消费信贷业务回归本质,流量运营和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下降,低成本资金+风控能力才是决定市场终局的胜负手,不可舍本逐末。

3、资管赛道。互联网理财全面清理整顿后,基金和银行理财回到舞台中央。第三方渠道虽有场景流量优势,但也仅限于代理销售业务,不能改变“产品为王”的行业现状。对于银行而言,相比搭建第三方财富平台,以理财子公司为抓手,做好自营理财产品研发和分销更有价值。

刚刚起步而已

当前,很多银行的开放银行建设,更像机械地完成KPI,为接入场景而接入场景,在落地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偏差。久不见成效,便慢慢接受了现实,不再有改变进取之心。

其实,生态建设,本就很难毕其功于一役,既要自上而下的供给侧规划,又要自下而上的需求侧驱动。自上而下的规划容易推进,自下而上的需求则靠天时地利。

当前,C端场景金融的需求已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空间不大;但在5G、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基础设施的推动下,B端生产销售场景正加速线上化,为金融与场景融合带来了新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开放银行建设,并未走入死胡同,只是刚刚起步而已。

(本文作者介绍: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