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谁在炮制“拼多多二次上市”假新闻?有人借机售卖专项基金“割韭菜”!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08-20200607-35532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6月5日一大早,证券分析师李晓又看到了拼多多“二次香港上市”的消息。这条消息发布于一家名为“独角兽早知道”的自媒体。

李晓觉得很奇怪,几天前,拼多多刚刚公开辟谣了相关传闻。此次自媒体的消息看起来却“言之凿凿”。根据该报道,拼多多已经于6月3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材料,预计于7月份在香港上市。

两个小时后,李晓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另一张销售海报。红色背景下,几行白色字体显得更加扎眼,“拼多多香港IPO专项基金认购首发”,底下的小字甚至还标清了日期,“预计上市时间:7月初”。

“这很可能是假新闻”,李晓在微信群里告诉同行,“严重怀疑是有人先放假消息再上线基金产品”。

事实上,作为专业人士的李晓尚且有能力分辨消息真假。但对于更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则很难分辨这类信息的真假,在看到相关媒体报道的“新闻”之后,买入了这样的“专项基金”,权益恐怕很难得到保障。

AjuQRnE.jpg!web

▲流传在李晓微信群里的“拼多多香港IPO专项基金认购首发”的假海报。此前,拼多多已经辟谣,暂无赴港上市计划。

种种迹象显示,李晓的怀疑是非常有道理的。

经调查,发布该消息的自媒体“独角兽早知道”与后续上线“专项基金”理财产品的AP China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有行业人士透露,“这就是同一个公司控制的,做自媒体发消息,然后卖基金募资”。

梳理这一 “用假新闻割韭菜”的事件全过程可以发现,在严格监管之下,一些理财公司通过控制自媒体发布假新闻来完成募资,以达到“割韭菜”的目的,业已成为一条产业链。

01

蹊跷的假新闻

事情最早发生在6月2日。

有媒体报道称,拼多多确定赴港二次上市,原计划6月中旬交表,但是不排除提速。

拼多多很快对这一消息进行了否认: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探讨过这一计划,也未与任何交易所有过任何关于“二次上市”话题的接触,不知这样的消息从何而来。“公司现金流健康,截至目前的资金储备和收入增速足以让‘百亿补贴’持续多年,所以暂无任何二次上市计划。”

即使拼多多明确否认了这一传闻,依然有人继续推动这一假消息的大肆传播。

6月5日一早,自媒体“独角兽早知道”发布“独家新闻”称:拼多多已经港交所提交赴港上市材料,预计6月底通过聆讯,7月中上旬正式挂牌。

V7zuIre.jpg!web

▲自媒体“独角兽早知道”发布的所谓“独家”新闻。

看上去,前有阿里,后有网易、京东,在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回香港二次上市,拼多多也选择回港上市,似乎并无不妥。但是,仔细研究港交所的规则,就能发现,这样的传闻着实站不住脚。

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目前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要求中有一条:“已在合资格交易所上市并且只要有两个完整会计年度保持良好合规记录”。

对照来看,拼多多并不符合这一条规定。拼多多于2018年7月26日在纳斯达克上市,至今不足两年。也就是说,拼多多二次赴港上市是个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假消息大肆传播,基金募资的海报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了微信朋友圈和各种微信群里。

在海报的顶部,印着一行AP China和公司的logo。经查询,这是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其官网显示,这是一家“涉及趋势性行业优质企业股权、IPO战略配售、固定收益和母基金投资的基金管理公司”。

自媒体的假消息和AP China在同一时间出现,这难倒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显然不是。

02

发布假消息的自媒体

与借此募资的理财公司是同一实控人

工商资料信息显示,“独角兽早知道”是一个提供IPO最新消息、并提供IPO项目咨询服务的公众号,其运营主体为“上海兰询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与“理享家财富asset pro”同属一个运营主体。

zaaeM3v.jpg!web

▲经查询,独角兽早知道和理享家财富是统一运营主体:上海兰询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理享家对外的公开资料显示,其是中国海外资产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全线海外产品咨询服务,覆盖海外保险、全球移民、高端医疗、海外基金、海外房产、留学教育等项目类别。

这些项目之中,并未包含基金等理财产品。事实上,公开报道显示,“理享家”此前多次涉嫌违法销售基金产品。

2019年7月,据媒体报道,“理享家”由于涉嫌“自融”业务、非法销售海外保险和非法经营,接受北京市金融办、北京市保监局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调查,并正式立案。

经过此次查处后,“理享家”官方网站已经被勒令整改为“理享家咨询”,产品相关的资料全部下线。因此,在目前的官方资料中,看不出理享家与理财产品之间的联系。

3EjIzyr.jpg!web

▲据此前媒体报道,理享家因涉嫌“自融”业务、非法销售海外保险和非法经营,被相关部门联合调查。

事实上,此次出售“拼多多香港IPO专项基金”的公司AP China,与“理享家”是同一个实际控制人。

AP China的官网显示,其兜售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两条:一个是香港保险,一个是海外基金,其中绝大多数都是IPO锚定基金。

据媒体报道,AP China系黄海个人全资持有,而黄海正是理享家的创始人,并且为理享家的最终受益人。

记者联系上了一位咨询过“理享家”工作人员关于理财产品的用户,该用户提供的截图显示,理享家CEO朱超及其工作人员在群里正面回应了这一问题,称“在国内我们是理享家,我们基金的名字叫ap”。

也就是说,发布假消息的自媒体与募集所谓“专项基金”的理财公司是由同一个团队实际控制。

03

假新闻背后的“基金产品”陷阱

“只有制造假新闻扰乱市场情绪,这些理财公司才有机会浑水摸鱼”,李晓表示。

据李晓介绍,如果是正规的基金产品,往往要先等企业确认信息后,才能和投资人进行沟通,并且要讲清楚该基金的规模、投资去向、期限等等。而这类捕风捉影就立即上线的基金产品,根本目的是利用这些新闻来迅速完成“募资”,先把投资人的钱拿到手里再说。

如果拼多多不会选择二次上市怎么办?李晓表示,“不管拼多多有没有二次上市,反正基金的募资已经完成了,事实上,这笔基金的钱投到了哪里,投资人已经没有了决定权。

UJNjqy2.jpg!web

▲一位理享家副总监在微信中“信誓旦旦”表示,拼多多(二次赴港材料)已经在制造,下周一就可以发出来。

在这个利益链条中,核心是借助市场上的各类消息迅速诱导投资人进行投资,快速完成资金募集,接下来要投什么、如何运作,投资人事实上都是不知道的。

“拼多多是一个很典型的受害标的”,李晓表示。据分析,作为中概股企业中的新兴企业代表,拼多多本身有了较高的关注度,而且,随着阿里、京东陆续选择回香港二次上市,此次如果传出同样作为电商企业的拼多多回港上市的消息,很多人第一时间会选择相信。

“这就是完美的情绪时间窗口,大家潜意识里将信将疑,你只要发布一个看起来有理有据的新闻,可能立刻就能吸引到不少投资人”,李晓称。

早在拼多多之前,理享家旗下公众号已经提前发布了京东、网易、阿里、百度等公司赴港上市的消息。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理享家旗下公司杭州隽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经突然改名为“高盛亚洲观点”。历史文章显示,该公号还曾一度冒充投行高盛,连续发布了13篇高盛观察系列。不过,该公众号因为用户举报最终遭到了腾讯的封杀。

YjU7nqQ.jpg!web

▲理享家旗下公司的公众号曾改名“高盛亚洲观点”,冒充投行高盛发布高盛观察系列文章,诱导消费者。

注册自媒体账号伪造成有公信力的机构,集中发布一些市场信息,继而售卖理财产品,已经成为部分理财公司新的销售手段。

“割韭菜的根本逻辑都是利用市场的非理性情绪,因此,通过自媒体发布假新闻来挑逗公众情绪,也是割韭菜的一种”,李晓表示。

一旦有人误信这些市场上的“假新闻”,进而购买相关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投入的钱相当于投入了一个由假消息组成的黑盒子之中,被“割韭菜”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位行业人士认为,“消息都还没出来,就开始卖份额,明显欺诈消费者,扰乱市场。”

通过发布或者隐瞒信息,影响舆论,从而进行套利、融资的行为在股市违规案例集里屡见不鲜。正因为此,各国的证券监管机构,都对“信息披露”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管。

此前,一位用户曾在雪球上发文声讨理享家的违规行为:“理享家”非法挪用客户在“美元固收理财产品”中的资金,用于业务的发展,然后大规模虚假宣传公司的业务。

现在看,炮制假新闻,进而售卖相关基金产品,又成为了理享家“割韭菜”的新套路。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