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接口与实现分离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deawu.net/blog/archives/111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我在遇到"接口与实现分离"这个编程领域的概念时, 感到非常模糊. 随着编程经验的积累, 才明白了"接口与实现分离". 用 Java 的程序员应该天天用到 interfalce 和 class, 不过, 即使是 Java 程序员, 可能偶尔也会违反广义的分离原则.

我最近接触到的一个违反"接口与实现分离"原则的例子, 可以分享一下.

RTT(round trip tim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概念, 这会让程序变得很"慢". 例如:

func(1);
func(2);
func(3);

如果每一次函数调用要花 100ms 的话, 那么做完 3 件事要花 300ms. 有经验的程序员立即就做了代码"优化":

func([1,2,3]);

把函数参数改成数组, 一次传入 3 个任务, 利用了 batch 机制, 做完 3 件事也仅需要 100 ms. 看起来完美解决问题. 但是, 工程上这样做带来了缺点, 那就是改变了接口(interface). 这是一个经典的违反"接口与实现分离"原则的例子, 接口因实现而被迫改变.

如果函数执行是放在网络服务器上面, 而调用者是所谓的客户端, 一般的网络编程都是可以并发处理的, 例如在 3 个线程中调用函数. 这时, 接口改变之后, 反而没有用. 因为任务是不同的客户端发起的, 除非你增加一层抽象来积累请求. 这个优化看起来美好, 但是却增加了使用者的成本.

所以, 工程上应该由 func() 函数的实现者来做请求积累, 在函数内部把并发的请求合并成一个 batch, 减少 RTT.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