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OYO跌倒:“酒店业拼多多”梦碎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news.pedaily.cn/202003/452688.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当黄晓东意识到自己“被裁员了”的时候,他所属的公司已经解散两个月了。

黄晓东是千屿酒店旗下一家酒店的店长,而千屿酒店早前已被OYO收购。去年12月底,千屿酒店被曝出进行了一轮大裁员,与此同时,创始人及市场VP等高管已离职,公司部分业务被并入OYO。

“没有任何人通知我们离职或者办理离职手续”,黄晓东表示,因此在此后的两个月内,他依然在上班。但当他想拿回自己每个月8000元的工资时,他发现千屿的HR都离职了,“千屿HR让我们找OYO人事,但现在都没有人处理。”

向OYO讨薪的不光黄晓东一个人。3月5日,几名OYO员工在抖音上进行了一场讨薪直播,他们声称想要讨回自己该得的绩效工资。在屏幕之外,还有几百个同样遭遇的OYO前员工在围观。

OYO这家从印度市场崛起的独角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开启了野蛮生长之路,在疯狂烧钱扩张的同时,也被负面舆论缠身,甚至每隔几个月就传出裁员消息。

但是这一次似乎不太一样。3月初,彭博社报道称OYO将在中国裁减约50%的全职员工,另外包括剩下4000名灵活用工的一部分。在此之后,OYO裁员一事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讨论,更多裁员细节被拼凑出来。

人们发现,现实比新闻报道的更严峻——OYO中国此次裁员总人数超过了一万人,从最高峰的1.5万人裁剩不到3000人,个别部门从上到下不留一个人,甚至就连技术部门也裁员了接近80%。CXO级别的高管也纷纷离开,所剩无几。

7jmiYnA.jpg!web

OYO只剩余员工不足3000人,图片来源:OYO离职员工提供截图

携印度经验而来的OYO原本想在中国市场掀起一场变革,成为市场颠覆者,然而在连续推出1.0、2.0战略失利后,其前途陷入了未知。

大规模裁员

张青云原本以为自己还能在OYO坚持一段时间,但他很快发现自己错了。

3月初OYO开始裁员的时候,由于疫情的缘故张青云仍在远程办公。在这之前的一个星期,他身边已有同事收到了裁员通知,但自己还安然无恙,这让他产生了错觉——自己可能不会被裁。

然而事实证明了他的想法是幼稚的,几天后,HR找到了他,他才明白自己并不是幸运儿。

对于众多OYO员工来说,裁员虽然来得突然,但也已在意料之中。“年前(OYO中国)已经从1.2万人裁到7000人。”张青云称,这其中还未包括已经被裁掉的千屿酒店旗下两三千名员工。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没有人想到,年后的裁员来得更为迅猛。

3月1日,OYO中国区发布了一份自3月2日起办公室复工的通知,要求所有在14天之内没有离开上海的上海籍员工以及在上海隔离满14天的外地员工,必须在3月2日到公司办公,否则视为旷工。

QjQBnir.jpg!web

3月2日,接到通知来上班的员工们发现,迎接他们的不是久别重逢的问候,而是一张裁员协议,“HR通知大家来上班,然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开始裁员。”不少人为此感到错愕。

这显然是一场精心准备的行动。从3月2日到3月12日的十天内,OYO中国的裁员风暴从总部席卷到区域,OYO钉钉群的员工人数从7000人骤降到了2613人。

但是实际留下来的员工人数可能更少——有离职员工称,由于裁员工作太匆忙,自己被裁数天后还没被踢出钉钉群。

张青云表示,此次大规模裁员,几乎所有的部门无一幸免,其中重灾区有两个:地方大区和技术部门。

以地方大区为例,3月2日,OYO首席供给官(CSO)王平发布了一份关于区域布局和架构调整的内部信,信中提到对OYO的区域组织进行调整,中国区域11个大区合并为7个,原来的48个Hub缩减为30个。

AJvMbav.jpg!web

缩减的不仅仅是大区数量,员工人数也大大进行了缩减。原OYO北方某城市员工李栗称,他所在的部门20个员工只保留了4人。

此外,所有“只花钱而不能带来直接收入”的部门也遭遇到了大规模的裁员,例如Growth、公关、TR(酒店空间改造)等都是裁员幅度较大的部门。

在脉脉上,有OYO认证员工发布了一个OYO裁员统计,其内容大致和张青云的说法吻合。

UbUNRjM.jpg!web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员工能从这场大裁员中幸存下来呢?“什么末位淘汰不存在,裁员的幅度大,不可能纯粹按照以前的绩效。”张青云认为,这次留下的人有两个核心因素,一个是成本低的员工,另外一个是领导想留下的员工。

但是领导想留下的前提是领导自己能留下,而这本身也不容易。

自2019年下半年到目前,OYO中国已经有多位高管离职。根据界面新闻报道,7名早期参与创建OYO中国团队的VP/SVP已离职五位。后期加入的CXO中,也先后有三人离职。

战略溃败

频繁裁员的背后,其中一个原因是OYO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非常严格甚至难以实现,员工为了完成考核不惜牺牲公司利益,虽然这种严苛的考核曾给OYO带来快速发展,但也埋下了祸根。

2017年,OYO从深圳市场为起点开始登陆中国,并展开了疯狂扩张。线下团队为了完成KPI,不惜降低酒店准入门槛,快速大批量吸纳单体酒店。

根据OYO酒店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5月底,OYO在全国拥有超过10000家酒店、50万间客房。

数字亮眼,却也给OYO埋下了隐患。

分阶段来看,OYO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走过了三步:从1.0到2.0模式,再到今年推出的共赢宝(被视为3.0模式)。2019年5月以前,OYO采用的是轻加盟1.0模式。

1.0模式的核心是OYO通过“贴牌”的形式,为酒店业主提供店招、布草升级等基础设施改造,将单体酒店联合起来再统一化运营,并为酒店提供团客、企业客户、长住客户等。OYO则收取委托酒店营业额3%-8%的抽成。

由于不收加盟费,并且提供补贴,这样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单体酒店业主加盟,高峰时期,OYO的内部人员称平均每3小时就能开一家店。

但这一模式也很快露出短板。“1.0模式中OYO没有控制权,几乎是纯粹撒钱送钱,属于做慈善。”张青云表示,OYO当时没有强制要求业主使用自己研发系统作为酒店唯一的管理后台,导致OYO和加盟酒店各自有自己的后台,而且无法互通,因此无法统计酒店的真实收益。

而对于酒店业主来说,他们对于OYO也有很多不满。

早期的OYO在IT基础设施上非常薄弱。OYO离职员工王子柒透露,当时用户在OYO的小程序上预订酒店成功后并不能直接入住,还需要人工客服来对接,“问你是不是定了这家酒店,你说是的,然后客服再给酒店打电话,说有人订了酒店”。

人工模式不仅低效,而且容易出错。王子柒称,有时候会有好几个客服重复给用户打电话,或者有些用户信息被客服遗漏,导致用户到店后却无法入住。

另外,由于OYO早期仍缺乏知名度,不少业主认为OYO承诺的流量优势并没有体现,反而因为加盟OYO后,自家酒店遭到了其他平台的封杀。2018年10月前后,美团、携程等OTA平台封杀了所有OYO酒店,给出的理由是:门牌和营业执照不符合,原某某酒店现已成为OYO某某酒店。

为升级加盟战略,2019年5月初,OYO在华南150家酒店实施了为期25天2.0战略试点。所谓的2.0战略是指OYO承诺给酒店每月保底收入,对超出保底金额的收益再进行分成,但酒店的控价权由OYO决定,同时酒店需接入OYO自己的酒店管理系统。

按照OYO方面的说法,2.0试点非常成功,试点期间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提升达到60%以上,平均营收提升30%以上。

2019年5月30日,OYO在成都正式发布2.0战略,此后在全国所有酒店推广。

如此匆忙上线推广,这看似OYO的一贯风格,其背后还有另一层原因。“1.0为什么转2.0,因为当时马上要到7月了。”张青云表示,7月份很多1.0的业主签约到期,要求解约的声音很多,为了解决解约率,所以抢先推广2.0。

“当时至少有一半的人觉得2.0的模式跑得通。”他称,对于2.0模式,OYO内部非常有信心,因为2.0一方面确保了OYO对酒店的掌控力,另一方面解决了OYO会员转化的问题,可以将酒店的用户转化成OYO自己的会员。而且由于承诺给业主保底,业主的热情也比较高。

这个看似皆大欢喜的模式并没有推行多久。近期,OYO推出了被视为3.0的共赢宝模式,提出将全面转向无保底模式。

总结2.0失败的原因,保底定价或许是其中的核心的问题。“若保底合理OYO和酒店都有钱赚,但保底过低,业主不愿意签约,过高OYO赔钱。”有OYO的员工认为,此前对于保底价格,OYO并没有一个很好的算法。

他表示,按照业界的通用规则,要想估算准确,一般有两种方法:要么拿酒店的历史台账数据估算,要么是按照周边酒店的普遍情况进行估算。但是这两种办法都需要时间,而OYO要求的是速度和规模。

而此前为了快速实施2.0战略,OYO“招了一大批AM(区域商业管理),几千几千的招,每周考核一次签约的店铺数量,一个月4次考核不通过就优化掉”。张青云称,当时公司的态度是“你签的越多,我奖励越多,不签你就要滚蛋”。

为了生存下来,很多AM倾向于将保底价格谈高,以吸引业主签约。除此之外,不少业主为了获得更多的补贴,还会在自家营业额上动手脚,“让系统看起来没完成保底线,这对他们来说很容易操作。”

很快,OYO发现了问题——一些年营收只有10万的酒店,却签了三四十万的保底,导致签约酒店越多,赔的越多。在这种情况下,OYO开始“反悔”,并在合约期内更改保底金额,引起了众多业主的反对、维权。

对2.0战略看走眼的不仅是OYO,一些业主也发现逐渐保底模式并没有那么美好。

李栗称,2.0的时候,酒店定价权全在OYO公司手上,但是日常的运营却依靠业主。为了提高满房率,OYO方面将价格定得特别低,但是满房率提升的另一面是业主的成本也在上升,比如水电、人工、布草的洗涤费等,“最终业主发现自己没赚钱还赔钱了。”

OYO的低价还得罪了酒店原来合作的旅行社,“很多酒店和旅行社都有协议价,比如原本一间房每晚150元,给旅行社的协议价是90元,但是现在OYO把日常价格直接降到50元。”李栗表示。

直到今年初,2.0协议还没有到期,OYO强行将2.0模式下线,改推无保底的3.0模式,并延用2.0模式的抽佣形式,每周结算。酒店业主和OYO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你不同意就是转模式的话,OYO就单方面跟你提出解约,而且它还是无责任的,但是如果业主想跟公司走法律程序打官司的话,还要联系上海总部。”李栗愤愤不平。

对于3.0模式,李栗并不看好,他透露自己所在城市签约2.0的60家酒店大部分都拒绝了转3.0,且陆续从OYO平台下线,目前仅剩下20家左右在线。

管理黑洞

2018年底,王子柒和几个同事被她的前领导从一家科技公司“挖”到OYO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没有经历任何面试流程。

她回忆说,当时自己的领导对着HR说“我要这几个人”,HR就直接办理了入职。

后来她才发现,这种经历在OYO不稀奇,包括她的领导也是由某高管直接带入。不用通过HR或其他人员面试,“有人甚至在前东家将一个团队整体搬进来。”

各种小团体也导致了公司内部明显的派系的问题,“两三个高管抱成一小团,他们所负责的几个部门也会联合在一起。”王子柒说。

在社交网络上,有OYO酒店的员工指出,OYO内部存在“阿里系、 神州租车 系、摩拜系、ofo系、滴滴系等……各占山头,派系林立”。

派系间的内耗偶尔也会暴露在公众面前。2019年7月,作为8位CXO级别的高管之一,OYO酒店对外事务总裁付小明离职,按照36kr的报道,此次离任由付小明主动提出,与派系斗争有关,并称付“被公司伤透了心”。

但在企业中,派系问题往往是现代公司治理的大敌,或让公司制度形同虚设。

王子柒举例说,自己曾经手的一个合同是OYO和某乙方公司的交易,但正好该乙方公司是王子柒当时领导的“关系户”。为了避开法务审核之后财务才能给对方打款的流程。“我领导直接给某高管写了邮件,对方回复同意,财务就打款了。”

“OYO是一个管理乱糟糟的公司”,她认为,“就好像是一个蛋糕,大家都想从中分一块。”

OYO虽然是一家创业公司,但是在一些OYO的前员工眼里,有一段时间,这家公司在报销方面非常宽松。

王子柒刚进入OYO的时候,她发现这家公司的报销没有任何限制,员工吃饭、打车的所有发票,财务都能报销,“打车一天打500块钱,财务也给你报”。她认为其中一些发票明眼就可以看出是在造假。

而公司对于所有出差的员工每天还有额外100元的补贴,为此,她还发现,有人甚至连续出差了半年,“那时候OYO有1万多人,即便是有1/5的人无节制报销和出差,花的钱也很恐怖”。

这种造假还体现在了业务上,OYO曾多次被曝出刷单、腐败的情况。

此前新浪科技报道,OYO会向加盟酒店配备统一的OYO招牌,一般来说供应商的报价为3-4万元,但有些BD(商务拓展)直接按照3倍价格报给公司,自己从中获利。

而针对OYO对于销售员工拉新奖励,也有漏洞可钻。王子柒透露,比如说一个员工单月的KPI是拉三家酒店加入OYO,若拉到10家就有5000元奖金,20家则更多。此外对APP和小程序拉新注册也有5至8元一人的奖励,“不少团队,为了就拿这个奖励去刷注册量和下载量”。

BzYbuiU.jpg!web

她表示,对于这些情况,OYO也出台了一些限制,比如开发了一款软件可以监测新注册用户的优惠券是否有实际用出,以打击刷单    。

王子柒认为,对于中方高管来说并非不知道这些现象的存在,“但印度总部更关注数据。”在她看来,在OYO内部,中国高管和印度团队的关系也十分微妙。

虽然按照OYO创始人Ritesh的说法,中国和印度都被视为OYO的本土市场,OYO中国区也曾以表示自己不是印度公司,高管都是“全华班”。

然而在OYO的员工眼里这都是假象,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是虽然OYO有多个CXO,但是唯独没有CEO,而是设立了执行委员会沟通业务。

但是这并不代表OYO中国没有实际的一把手。

有OYO员工透露,OYO中国的最高管理者是OYO联合创始人阿诺(Anuj),在他之外,还有一个规模为几十个人的印度团队驻扎在上海总部,每个人负责盯一个部门。具体工作第一是传达印度的指示,第二是把中国情况汇报上去。

“每周每一位高管都要给印度团队交周报,用一个非常大的一个表格列好每天早上干了什么,下午干了什么?”

该人士透露,除了阿诺之外,在OYO的中国高管中只有两人是 合伙人 的身份,一个是CFO李维,另外一个是前COO施振康。

但是,有这两位合伙人中施振康已经离职,而李维也曾经有较长一段时间消失在公众面前,“自从朱磊(首席收益官CRO)之后,他(李维)几乎被冷藏了半年”。某OYO员工称,“可能是印度人对他不太信任了。”

OYO们走向何方?

有意思的是,这家注重数据、自称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司,在业务绩效上连连失利。

根据OYO发布的2019年度财报显示,其营收额达到9.51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0%,但是亏损高达3.35亿美元,比上年度扩大6倍。尤其OYO中国区是亏损的重灾区,去年亏损1.97亿美元,占全球亏损的64%。

除了中国区域外,OYO在全球市场上都进行了大撤退。

在印度市场,OYO也在缩减人员,自2019年起,OYO在印度裁掉总共约12000名员工;在OYO大股东软银所在的日本,OYO 旗下公寓项目OYO Life价值7000多万美元的股权被以3美元的价格交易。

事实上,不仅OYO,与其模式类似的酒店品牌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困局。

3月份,华住旗下你好酒店和怡莱品牌合并,并传出大裁员的消息,你好酒店裁员接近80%,从2400多人的规模裁到仅剩下500多人。

你好酒店是华住为了对标OYO而打造的品牌,原名“H连锁酒店”,2019年5月底在品牌升级发布会上,你好酒店CEO夏青宁曾立下目标,称预计2019年底,H连锁酒店加盟酒店数将达3500家,2022年底将超过20000家并实现盈利。

不过从实际发展来看,你好酒店并没有完成这一目标,截至2019年底,你好只签约2500家酒店。

和OYO一样,由于扩张迅速,你好酒店在2019年底也经历了战略收缩。去年11月底,你好酒店被曝出正在全面收缩,多个省市团队解散,合作酒店出现大面积解约。对此,夏青宁承认你好酒店将全国重局地区缩减到13个省份。

另外,美团孵化的类似于OYO模式的品牌——轻住发展也不如预期。2019年7月,轻住CEO赵楠表示,2019年年底轻住旗下酒店将达到4000家。而据轻住酒店集团官网介绍,截止至2020年1月,轻住只拥有超过3000家连锁酒店。

同程艺龙的OYU、旅悦集团旗下的索性、 去哪儿 网自有酒店品牌“ 去哪儿 Q+”也同样面临着项目被撤、人员被裁的窘境。对比此前在市场上高调进击的态度,多数品牌已主动选择减少曝光。

OYO们的挫败,让这个行业的负面舆论倍增。而对于OYO而言,近期力推3.0模式的成败可能将影响其最终的生死存亡。

“在整个酒店行业,OYO的品牌已经不值钱了”,张青云认为,OYO此前把几乎所有的酒店都捋了一遍,很多业主从1.0到2.0都被坑过,“3.0还会跟你玩吗”?

李栗也认为,此前众多业主加盟OYO,主要看中了“保底”,如今施行无保底后,“最多两三个月内,OYO在国内的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这一次,OYO棋至终局了吗?

(文中黄晓东、张青云、王子柒、李栗均为化名)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