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如何用“设计模式”制作珍珠奶茶?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2IfARvB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

下面开始今天的学习~

26nmi2a.gif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用生动的例子比较了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优缺点(不熟悉的同学可以先阅读 一场「面向对象」与 「面向过程」 的较量》 ),后来有读者反馈说从这个例子中看不出面向对象的优势,因为「老过再多拆几个函数跟阿对也差不了多少」。

面向对象的威力从这个小例子中只能看到冰山一角。好比一段两公里的路程,坐飞机和走路花费的时间差不了多少。但当我们需要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时,坐飞机的人就会将走路的人远远抛在后面。

面向对象的特点是 可维护可复用可扩展灵活性好 ,它真正强大的地方在于:随着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向对象依然能够使得程序结构良好,而面向过程却会导致程序越来越臃肿。

让面向对象保持结构良好的秘诀就是  设计模式 ,今天力扣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探索设计模式的世界!

qQzUR3A.png!web

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设计模式的世界丰富多彩,比如生产一个个「产品」的工厂模式,衔接两个不相关接口的适配器模式,用不同的方式做同一件事的策略模式,构建步骤稳定、根据构建过程的不同配置构建出不同对象的建造者模式等。

面向对象结合设计模式,才能真正体会到程序变得可维护、可复用、可扩展、灵活性好。设计模式对于程序员而言并不陌生,每个程序员在编程时都会或多或少地接触到设计模式。无论是在大型程序的架构中,亦或是在源码的学习中,设计模式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设计模式基于六大原则

  • 开闭原则 :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修改封闭,对扩展开放。

  • 单一职责原则 :一个类只做一件事,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它修改的原因。

  • 里氏替换原则:子类应该可以完全替换父类。也就是说在使用继承时,只扩展新功能,而不要破坏父类原有的功能。

  • 依赖倒置原则 :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依赖于细节。把抽象层放在程序设计的高层,并保持稳定,程序的细节变化由低层的实现层来完成。

  • 迪米特法则 :又名「最少知道原则」,一个类不应知道自己操作的类的细节,换言之,只和朋友谈话,不和朋友的朋友谈话。

  • 接口隔离原则 :客户端不应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如果一个接口在实现时,部分方法由于冗余被客户端空实现,则应该将接口拆分,让实现类只需依赖自己需要的接口方法。

所有的设计模式都是为了程序能更好的满足这六大原则。设计模式一共有 23 种,今天我们先来学习  构建型模式 ,一共五种,分别是:

  • 工厂方法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

  • 单例模式

  • 建造型模式

  • 原型模式

AjU3QrU.png!web

工厂模式

在平时编程中,构建对象最常用的方式是 new 一个对象。乍一看这种做法没什么不好,而实际上这也属于一种硬编码。每 new 一个对象,相当于调用者多知道了一个类,增加了类与类之间的联系,不利于程序的松耦合。其实构建过程可以被封装起来,工厂模式便是用于封装对象的设计模式。

2.1.简单工厂模式

举个例子,直接 new 对象的方式相当于当我们需要一个苹果时,我们需要知道苹果的构造方法,需要一个梨子时,需要知道梨子的构造方法。更好的实现方式是有一个水果工厂,我们告诉工厂需要什么种类的水果,水果工厂将我们需要的水果制造出来给我们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无需知道苹果、梨子是怎么种出来的,只用和水果工厂打交道即可。

水果工厂:

public class FruitFactory {

public Fruit create(String type){

switch (type){

case "苹果": return new Apple();

case "梨子": return new Pear();

default: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暂时没有这种水果");

}

}

}

调用者: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void eat(){

FruitFactory fruitFactory = new FruitFactory();

Fruit apple = fruitFactory.create("苹果");

Fruit pear = fruitFactory.create("梨子");

apple.eat();

pear.eat();

}

}

事实上,将构建过程封装的好处不仅可以降低耦合,如果某个产品构造方法相当复杂,使用工厂模式可以大大减少代码重复。比如,如果生产一个苹果需要苹果种子、阳光、水分,将工厂修改如下:

public class FruitFactory {

public Fruit create(String type) {

switch (type) {

case "苹果":

AppleSeed appleSeed = new AppleSeed();

Sunlight sunlight = new Sunlight();

Water water = new Water();

return new Apple(appleSeed, sunlight, water);

case "梨子":

return new Pear();

default: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暂时没有这种水果");

}

}

}

调用者的代码则完全不需要变化,而且调用者不需要在每次需要苹果时,自己去构建苹果种子、阳光、水分以获得苹果。苹果的生产过程再复杂,也只是工厂的事。这就是封装的好处,假如某天科学家发明了让苹果更香甜的肥料,要加入苹果的生产过程中的话,也只需要在工厂中修改,调用者完全不用关心。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写出了简单工厂模式的代码。工厂模式一共有三种:

  • 简单工厂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

注:在 GoF 所著的《设计模式》一书中,简单工厂模式被划分为工厂方法模式的一种特例,没有单独被列出来。

总而言之,简单工厂模式就是让一个工厂类承担构建所有对象的职责。调用者需要什么产品,让工厂生产出来即可。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 一是如果需要生产的产品过多,此模式会导致工厂类过于庞大,承担过多的职责,变成超级类。当苹果生产过程需要修改时,要来修改此工厂。梨子生产过程需要修改时,也要来修改此工厂。也就是说这个类不止一个引起修改的原因。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

  • 二是当要生产新的产品时,必须在工厂类中添加新的分支。而开闭原则告诉我们:类应该对修改封闭。我们希望在添加新功能时,只需增加新的类,而不是修改既有的类,所以这就违背了开闭原则。

2.2.工厂方法模式

为了解决简单工厂模式的这两个弊端,工厂方法模式应运而生,它规定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专属工厂。比如苹果有专属的苹果工厂,梨子有专属的梨子工厂,代码如下:

苹果工厂:

public class AppleFactory {

public Fruit create(){

return new Apple();

}

}

梨子工厂:

public class PearFactory {

public Fruit create(){

return new Pear();

}

}

调用者: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void eat(){

AppleFactory appleFactory = new AppleFactory();

Fruit apple = appleFactory.create();

PearFactory pearFactory = new PearFactory();

Fruit pear = pearFactory.create();

apple.eat();

pear.eat();

}

}

有读者可能会开喷了,这样和直接 new 出苹果和梨子有什么区别?上文说工厂是为了减少类与类之间的耦合,让调用者尽可能少的和其他类打交道。用简单工厂模式,我们只需要知道 FruitFactory,无需知道 Apple 、Pear 类,很容易看出耦合度降低了。但用工厂方法模式,调用者虽然不需要和 Apple 、Pear 类打交道了,但却需要和 AppleFactory、PearFactory 类打交道。有几种水果就需要知道几个工厂类,耦合度完全没有下降啊,甚至还增加了代码量!

这位读者请先放下手中的大刀,仔细想一想,工厂模式的第二个优点在工厂方法模式中还是存在的。当构建过程相当复杂时,工厂将构建过程封装起来,调用者可以很方便的直接使用,同样以苹果生产为例:

public class AppleFactory {

public Fruit create(){

AppleSeed appleSeed = new AppleSeed();

Sunlight sunlight = new Sunlight();

Water water = new Water();

return new Apple(appleSeed, sunlight, water);

}

}

调用者无需知道苹果的生产细节,当生产过程需要修改时也无需更改调用端。同时,工厂方法模式解决了简单工厂模式的两个弊端。

  • 当生产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时,工厂类不会变成超级类。工厂类会越来越多,保持灵活。不会越来越大、变得臃肿。如果苹果的生产过程需要修改时,只需修改苹果工厂。梨子的生产过程需要修改时,只需修改梨子工厂。符合单一职责原则。

  • 当需要生产新的产品时,无需更改既有的工厂,只需要添加新的工厂即可。保持了面向对象的可扩展性,符合开闭原则。

2.3.抽象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取出工厂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Factory {

Fruit create();

}

然后苹果工厂和梨子工厂都实现此接口:

public class Apple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Fruit create(){

return new Apple();

}

}

public class Pear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Fruit create(){

return new Pear();

}

}

此时,调用者可以将 AppleFactory 和 PearFactory 统一作为 IFactory 对象使用,调用者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void eat(){

IFactory appleFactory = new AppleFactory();

Fruit apple = appleFactory.create();

IFactory pearFactory = new PearFactory();

Fruit pear = pearFactory.create();

apple.eat();

pear.eat();

}

}

可以看到,我们在创建时指定了具体的工厂类后,在使用时就无需再关心是哪个工厂类,只需要将此工厂当作抽象的 IFactory 接口使用即可。这种经过抽象的工厂方法模式被称作抽象工厂模式。

由于客户端只和 IFactory 打交道了,调用的是接口中的方法,使用时根本不需要知道是在哪个具体工厂中实现的这些方法,这就使得替换工厂变得非常容易。

例如: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void eat(){

IFactory factory = new AppleFactory();

Fruit fruit = factory.create();

fruit.eat();

}

}

如果需要替换为吃梨子,只需要更改一行代码即可: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void eat(){

IFactory factory = new PearFactory();

Fruit fruit = factory.create();

fruit.eat();

}

}

IFactory 中只有一个抽象方法时,或许还看不出抽象工厂模式的威力。实际上抽象工厂模式主要用于替换一系列方法。例如将程序中的 SQL Server 数据库整个替换为 Access 数据库,使用抽象方法模式的话,只需在 IFactory 接口中定义好增删改查四个方法,让 SQLFactory 和 AccessFactory 实现此接口,调用时直接使用 IFactory 中的抽象方法即可,调用者无需知道使用的什么数据库,我们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整个替换程序的数据库,并且让客户端毫不知情。

抽象工厂模式很好的发挥了开闭原则、依赖倒置原则,但缺点是抽象工厂模式太重了,如果 IFactory 接口需要新增功能,则会影响到所有的具体工厂类。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替换具体工厂时只需更改一行代码,但要新增抽象方法则需要修改所有的具体工厂类。所以抽象工厂模式适用于增加同类工厂这样的横向扩展需求,不适合新增功能这样的纵向扩展。

bayeU3R.png!web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非常常见,某个对象全局只需要一个实例时,就可以使用单例模式。它的优点也显而易见:

  • 它能够避免对象重复创建,节约空间并提升效率

  • 避免由于操作不同实例导致的逻辑错误

单例模式有两种实现方式:饿汉式和懒汉式。

3.1.饿汉式

  • 饿汉式:变量在声明时便初始化。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可以看到,我们将构造方法定义为 private,这就保证了其他类无法实例化此类,必须通过 getInstance 方法才能获取到唯一的 instance 实例,非常直观。但饿汉式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即使这个单例不需要使用,它也会在类加载之后立即创建出来,占用一块内存,并增加类初始化时间。就好比一个电工在修理灯泡时,先把所有工具拿出来,不管是不是所有的工具都用得上。就像一个饥不择食的饿汉,所以称之为饿汉式。

3.2.懒汉式

  • 懒汉式:先声明一个空变量,需要用时才初始化。例如: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我们先声明了一个初始值为 null 的 instance 变量,当需要使用时判断此变量是否已被初始化,没有初始化的话才 new 一个实例出来。就好比电工在修理灯泡时,开始比较偷懒,什么工具都不拿,当发现需要使用螺丝刀时,才把螺丝刀拿出来。当需要用钳子时,再把钳子拿出来。就像一个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行动的懒汉,所以称之为懒汉式。

懒汉式解决了饿汉式的弊端,好处是按需加载,避免了内存浪费,减少了类初始化时间。

上述代码的懒汉式单例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它不是线程安全的。如果有多个线程同一时间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instance 变量可能会被实例化多次。为了保证线程安全,我们需要给判空过程加上锁: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这样就能保证多个线程调用 getInstance 时,一次最多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执行判空并 new 出实例的操作,所以 instance 只会实例化一次。但这样的写法仍然有问题,当多个线程调用 getInstance 时,每次都需要执行 synchronized 同步化方法,这样会严重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所以更好的做法是在同步化之前,再加上一层检查: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这样增加一种检查方式后,如果 instance 已经被实例化,则不会执行同步化操作,大大提升了程序效率。上面这种写法也就是我们平时较常用的双检锁方式实现的线程安全的单例模式。

除了双检锁方式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静态内部类方式保证懒汉式单例的线程安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虽然我们经常使用这种静态内部类的懒加载方式,但其中的原理不一定每个人都清楚。接下来我们便来分析其原理,搞清楚两个问题:

  • 静态内部类方式是怎么实现懒加载的

  • 静态内部类方式是怎么保证线程安全的

Java 类的加载过程包括: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初始化阶段即执行类的 clinit 方法(clinit = class + initialize),包括为类的静态变量赋初始值和执行静态代码块中的内容。但不会立即加载内部类,内部类会在使用时才加载。所以当此 Singleton 类加载时,SingletonHolder 并不会被立即加载,所以不会像饿汉式那样占用内存。

另外,Java 虚拟机规定,当访问一个类的静态字段时,如果该类尚未初始化,则立即初始化此类。当调用Singleton 的 getInstance 方法时,由于其使用了 SingletonHolder 的静态变量 instance,所以这时才会去初始化 SingletonHolder,在 SingletonHolder 中 new 出 Singleton 对象。这就实现了懒加载。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 Java 虚拟机的设计是非常稳定的,早已经考虑到了多线程并发执行的情况。虚拟机在加载类的 clinit 方法时,会保证 clinit 在多线程中被正确的加锁、同步。即使有多个线程同时去初始化一个类,一次也只有一个线程可以执行 clinit 方法,其他线程都需要阻塞等待,从而保证了线程安全。

懒加载方式在平时非常常见,比如打开我们常用的美团、饿了么、支付宝 app,应用首页会立刻刷新出来,但其他标签页在我们点击到时才会刷新。这样就减少了流量消耗,并缩短了程序启动时间。再比如游戏中的某些模块,当我们点击到时才会去下载资源,而不是事先将所有资源都先下载下来,这也属于懒加载方式,避免了内存浪费。

但懒汉式的缺点就是将程序加载时间从启动时延后到了运行时,虽然启动时间缩短了,但我们浏览页面时就会看到数据的 loading 过程。如果用饿汉式将页面提前加载好,我们浏览时就会特别的顺畅,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用户体验。比如我们常用的 QQ、微信 app,作为即时通讯的工具软件,它们会在启动时立即刷新所有的数据,保证用户看到最新最全的内容。著名的软件大师 Martin 在《代码整洁之道》一书中也说到:不提倡使用懒加载方式,因为程序应该将构建与使用分离,达到解耦。饿汉式在声明时直接初始化变量的方式也更直观易懂。所以在使用饿汉式还是懒汉式时,需要权衡利弊。

一般的建议是:对于构建不复杂,加载完成后会立即使用的单例对象,推荐使用饿汉式。对于构建过程耗时较长,并不是所有使用此类都会用到的单例对象,推荐使用懒汉式。

zqmUVv6.png!web

建造型模式

建造型模式用于创建过程稳定,但配置多变的对象。在《设计模式》一书中的定义是: 将一个复杂的构建与其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经典的「建造者-指挥者」模式现在已经不太常用了,现在建造者模式主要用来通过链式调用生成不同的配置。比如我们要制作一杯珍珠奶茶。它的制作过程是稳定的,除了必须要知道奶茶的种类和规格外,是否加珍珠和是否加冰是可选的。使用建造者模式 Java 表示如下:

public class MilkTea {

private final String type;

private final String size;

private final boolean pearl;

private final boolean ice;


private MilkTea(Builder builder) {

this.type = builder.type;

this.size = builder.size;

this.pearl = builder.pearl;

this.ice = builder.ice;

}


public String getType() {

return type;

}


public String getSize() {

return size;

}


public boolean isPearl() {

return pearl;

}

public boolean isIce() {

return ice;

}


public static class Builder {


private final String type;

private String size = "中杯";

private boolean pearl = true;

private boolean ice = false;


public Builder(String type) {

this.type = type;

}


public Builder size(String size) {

this.size = size;

return this;

}


public Builder pearl(boolean pearl) {

this.pearl = pearl;

return this;

}


public Builder ice(boolean cold) {

this.ice = cold;

return this;

}


public MilkTea build() {

return new MilkTea(this);

}

}

}

可以看到,我们将 MilkTea 的构造方法设置为私有的,所以外部不能通过 new 构建出 MilkTea 实例,只能通过 Builder 构建。对于必须配置的属性,通过 Builder 的构造方法传入,可选的属性通过 Builder 的链式调用方法传入,如果不配置,将使用默认配置,也就是中杯、加珍珠、不加冰。根据不同的配置可以制作出不同的奶茶: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void buyMilkTea() {

MilkTea milkTea = new MilkTea.Builder("原味").build();

show(milkTea);


MilkTea chocolate =new MilkTea.Builder("巧克力味")

.ice(false)

.build();

show(chocolate);

MilkTea strawberry = new MilkTea.Builder("草莓味")

.size("大杯")

.pearl(false)

.ice(true)

.build();

show(strawberry);

}


private void show(MilkTea milkTea) {

String pearl;

if (milkTea.isPearl())

pearl = "加珍珠";

else

pearl = "不加珍珠";

String ice;

if (milkTea.isIce()) {

ice = "加冰";

} else {

ice = "不加冰";

}

System.out.println("一份" + milkTea.getSize() + "、"

+ pearl + "、"

+ ice + "的"

+ milkTea.getType() + "奶茶");

}

}

运行程序,输出如下:

一份中杯、加珍珠、不加冰的原味奶茶

一份中杯、加珍珠、不加冰的巧克力味奶茶

一份大杯、不加珍珠、加冰的草莓味奶茶

使用建造者模式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忘了指定某个配置,保证了构建过程是稳定的。在 OkHttp、Retrofit 等著名框架的源码中都使用到了建造者模式。

UvIbyue.png!web

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 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

Java 中,Object 的 clone() 方法就属于原型模式。

举个例子,比如有一天,周杰伦到奶茶店点了一份不加冰的原味奶茶,你说我是周杰伦的忠实粉,我也要一份跟周杰伦一样的。用程序表示如下:

奶茶类:

public class MilkTea {

public String type;

public boolean ice;

}

下单:

private void order(){

MilkTea milkTeaOfJay = new MilkTea();

milkTeaOfJay.type = "原味";

milkTeaOfJay.ice = false;

MilkTea yourMilkTea = milkTeaOfJay;

}

好像没什么问题,将周杰伦的奶茶直接赋值到你的奶茶上就行了,看起来我们并不需要 clone 方法。但是这样真的是复制了一份奶茶吗?

当然不是,Java 的赋值只是引用传递,而不是值传递。这样赋值之后,yourMilkTea 仍然指向的周杰伦的奶茶,并不会多一份一样的奶茶。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点一份一样的奶茶呢?将程序修改如下就可以了:

private void order(){

MilkTea milkTeaOfJay = new MilkTea();

milkTeaOfJay.type = "原味";

milkTeaOfJay.ice = false;

MilkTea yourMilkTea = new MilkTea();

yourMilkTea.type = "原味";

yourMilkTea.ice = false;

}

只有这样,yourMilkTea 才是 new 出来的一份全新的奶茶。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千个粉丝都需要点和周杰伦一样的奶茶的话,按照现在的写法就需要 new 一千次,并为每一个新的对象赋值一千次,造成大量的重复。

更糟糕的是,如果周杰伦临时决定加个冰,那么粉丝们的奶茶配置也要跟着修改:

private void order(){

MilkTea milkTeaOfJay = new MilkTea();

milkTeaOfJay.type = "原味";

milkTeaOfJay.ice = true;

MilkTea yourMilkTea = new MilkTea();

yourMilkTea.type = "原味";

yourMilkTea.ice = true;

// 将一千个粉丝的 ice 都修改为 true

...

}

大批量的修改无疑是非常丑陋的做法,这就是我们需要 clone 方法的理由!

运用原型模式,在 MilkTea 中新增 clone 方法:

public class MilkTea{

public String type;

public boolean ice;


public MilkTea clone(){

MilkTea milkTea = new MilkTea();

milkTea.type = this.type;

milkTea.ice = this.ice;

return milkTea;

}

}

下单:

private void order(){

MilkTea milkTeaOfJay = new MilkTea();

milkTeaOfJay.type = "原味";

milkTeaOfJay.ice = false;

MilkTea yourMilkTea = milkTeaOfJay.clone();

// 一千位粉丝都调用 milkTeaOfJay 的 clone 方法即可

...

}

这就是原型模式,Java 中有一个语法糖,让我们并不需要手写 clone 方法。这个语法糖就是 Cloneable 接口,我们只要让需要拷贝的类实现此接口即可。

public class MilkTea implements Cloneable{

public String type;

public boolean ice;


@NonNull

@Override

protected MilkTea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 (MilkTea) super.clone();

}

}

值得注意的是,Java 自带的 clone 方法是浅拷贝的。也就是说调用此对象的 clone 方法,只有基本类型的参数会被拷贝一份,非基本类型的对象不会被拷贝一份,而是继续使用传递引用的方式。如果需要实现深拷贝,必须要自己手动修改 clone 方法才行。

ieIbQnZ.png!web

设计模式在面试中的考点通常是介绍其原理并说出优缺点。或者对比几个比较相似的模式的异同点。在笔试中可能会出现画出某个设计模式的 UML 图这样的题。虽说面试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恰恰相反,设计模式于程序员而言相当重要,它是我们写出优秀程序的保障。设计模式与程序员的架构能力与阅读源码的能力息息相关,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了设计模式的 5 种构建型模式,除此之外还有 11 种行为型模式和 7 种结构型模式,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继续学习。

# 互动话题

设计模式中的 5 种「 构建型模式 」你学会了嘛?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U3uMbae.png!web

本文作者:Alpinist Wang

编辑&版式:霍霍

声明:本文归 “力扣”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 文章封面图来源于网络,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UNZZ7fQ.png!web

NNni6nr.png!web

ZnQJriv.png!web

22AJRfA.png!web

mqM3qmv.png!web点个在看,少个 bug :point_down: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