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从微博故事到抖音随拍,中国社交真的没有“故事”?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r6FVBnI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vAfymem.jpg!web

编者按:本文系专栏作者投稿,作者科技唆麻。

过去几年,Copy to China 的路子屡试不爽。但“中国Snapchat”的头衔却始终没能在千呼万唤中被本土公司抢走。甚至,这一命题本身都已经发生了动摇。

本月 21 日上午,抖音宣布“随拍”功能将于 8.1.0 版本下线,用户将无法继续拍摄、浏览其他人的随拍内容,用户可在“设置-历史随拍”中查看自己的历史随拍。

它由今年 1 月 15 日上线的定位多闪作为承载,主打生活记录视频,仅对私密好友开放,并会在发布72小时后消失,与 Snapchat 最早开发的 Stories(故事)玩法一致。

从本质上讲,这宣告了又一个试图成为“中国Snapchat”的产品走向死亡。

为什么这么说?

Snapchat 于 2013 年 10 月上线 Stories,它仅有好友可见,且会在 24 小时后自动删除,支持照片、视频和 Gif 格式。上线半年后,借着一系列社会事件走红。截止 2014 年 6 月,用户每天会看 10 亿个 Stories,甚至超越了阅后即焚的照片/视频。

于是,“讲故事”成了过去几年的社交赛道的必修课。

Facebook 先后将 Stories 移植到 Instagram、WhatsApp 以及 IM 产品 Messenger 中;短视频鼻祖 Vine、职业社交平台 LinkedIn 甚至 Skype 都已上线类似功能。

国内方面,微博于 2017 年 4 月开启“故事”功能内测;去年 12 月,微信大版本更新的 7.0.0 上线“时刻视频”;再然后便是今年 1 月的抖音“随拍”上线。

不过,墙内墙外却是两种光景。

相较于海外同行的屡试不爽,从立足熟人关系链的微信,到半熟人关系链的微博,再到脱离熟人关系链的社交媒体抖音,国内的“故事”讲得却一路坎坷。

中国社交到底有没有“故事”?

01压力的本质是价值冲突

在微信及其掌舵人张小龙的“布道”之下,社交产品早已言必及“克制”、“压力”等字眼。

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是中国特色。在著作《群体性孤独》中,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在阐述过这么一个结论:

“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那就是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同时也可以互相隐身。”

一言以蔽之,特克尔认为社交网络的本质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单薄社交”:

1.社交网络能更以自我为中心:

社交网络不仅总能在打开手机后,带领用户完成一次从现实场景的逃离,营造一种“永远有人陪伴”的安全感;

2.社交网络是“人设”评价体系;

点赞、评论、转发等各种社交行为,降低了维护一段社交关系的成本。它们就像《黑镜》中的一次次打分,推动用户极力塑造一个“完美人设”。

我们表面上有了对社交体验的掌控力,但反过来也将评价标准交到了别人手中。

亲友、同事、客户……大部分人的社交网络承载了各种不同的关系链,各自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体系,由此带来对“完美人设”复杂的评价标准。

在外界看来,Snapchat 就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随着 Facebook 的走向普及,父母、老师、各路亲戚都成为了年轻一代的“好友”。Facebook 不仅不再是酷的代名词,甚至连发什么都成了头疼的问题。

于是,上手门槛高,主打“阅后即焚”的 Snapchat 自然成了年轻人的乌托邦。

但,只是这样吗?

02“洋故事”解不开压力

不能忽视的一点在于,Snapchat 之所以成功“偷袭珍珠港”,相当重要的因素是 Facebook 在切入移动互联网时慢了一拍。

梳理当年媒体报道不难发现,彼时的 Facebook 正处于向移动端转型期。比如,2013 年 7 月的《连线》杂志便撰文,提出“只有移动才能拯救Facebook乃至互联网脱离所谓的“断点”,从而让Facebook免于缓慢而痛苦的走向“死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有个极为关键的先决条件是,美国电信业的强大基础,短信以极低成本得以普及。所以,PC 互联网时代的刚需并不是即时通讯,所以 Facebook 这类社交网络(SNS)产品首先迎来爆发。

总的来说,Snapchat 的成功其实有两方面:

1.成功卡位“移动即时通讯”市场;

在移动互联网崛起时,Snapchat 本质上与 Facebook 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面对的都是移动端的 IM 产品需求。

2.对于真实社交场景的高度还原;

“阅后即焚”比起 Facebook 那种会“留下痕迹”的机制更加接近现实:两个人碰到便轻松尽兴地聊上几句,至于聊过什么,绝不会被“小本本”记下来。

而将目光回到国内,情况刚好相反。

我国移动通信与互联网普及有极长的重合期。所以,社交产品最早成功的不是 Facebook 这类 SNS 产品,而是 QQ 这类 IM 产品,解决的是电信运营商没解决的即时通讯问题。

这一惯性也被延续至移动互联网阶段,QQ 与微信互相打配合,一边承接 PC 互联网时代的 IM 关系链,一边踩准产品创新点和节奏打造新的关系链。

所以,为什么一直没有“Snapchat”:

1.强关系的 IM 产品的既有社交压力其实已经被分流;

父母长辈人手一个微信,年轻一代被 QQ 的新奇个性的社交功能所拴住,双方各自的社交关系链条已经产生了天然区隔;

2.移动互联网普及后的下一个技术浪潮尚未到来;

参照当年 Snapchat,新的技术浪潮其实是一段窗口期。它意味着让新旧势力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之上。而当下的技术迭代幅度并不能动摇 QQ/微信的根基。

所以,独立的“中国Snapchat”始终未能诞生。

03“故事”拉不来增长

上面讨论了为什么“中国Snapchat”没能诞生,那么为何将 Stories 作为加分项也不灵?

这背后的一个关键在于,欧美国家很早就实现了家用手持 DV 的普及,这也催生了后来的 Youtube。以至于欧美国家对于视频的消费体现出两大趋势:普及化、多样化。

1.普及化,体现在以视频作为素材记录生活;

无论是家庭录像,还是近两年兴起的 Vlog,在“对着镜头说话”这件事上,国内一直尚未产生成熟的底蕴。

2.多样化则在于,成熟的 PGC/UGC 内容消费文化。

相较于国外有 Youtube 作为基础,并已经摸索出成熟的收入分成模式,最近甚至兴起由电影公司主导的精品短视频。

国内早年由于缺乏内容生产土壤,土豆等 UGC 平台落败使得行业陷入停滞;而提速降费带来的短视频消费潮,也早已有微博等平台先行探索,实现了商业化的无缝衔接。不仅视频消费仍处于起步阶段,商业模式也仍以投放头部生产者为主。

换言之,国内尚没有成熟的 Stories 内容的消费土壤。

有个经典的表情包在社交平台广为流传:背面是“微博的你”,呈现的是穿着情趣内衣“骚断腿”,正面是“朋友圈的你”,呈现的则是西装革履一脸严肃:

这背后说明的道理在上文已经聊过,关系链熟人比例越高其“社交压力”就越大。

这就导致了这么一个悖论:在能够基于点赞、评论等社交反馈平台(微博、微信)中,当下并没有成熟的 Stories 生产消费土壤作为承接;

而在已经形成氛围的社交媒体(抖音)中,UGC 内容既无法竞争过 PGC(有 MCN 作为保障)内容,又无法得到熟人社交关系链的点赞、评论作为反馈,最终也会因为缺乏获得感丧失动力。

或许可以这么说,Stories 并不属于当下的国内互联网。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