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重磅|央行王信:Libra必然冲击法币 央行如何应对?(附今日演讲全文)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U3uaMfb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在7月8日举办的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货币经营局负责人王信关于央行对于国际上主要的组织和央行对数字金融、对金融科技的一些关注点以及从政策的角度分享了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问题。

金色财经将演讲内容的重点总结如下:

1. 现在中央银行经过国务院的正式批准,正在组织市场机构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央行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定义为 M0 ,是现金的一定程度的替代。

2. 央行的数字货币是否可以应对虚拟货币的影响和冲击,是否改变支付业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的数字货币是不是对它进行计息,如果计息的话就可以通过利息率的调整,从而更好更容易的来实现央行的货币政策的意图。

3. 在谈及 Libra 时,王信表示以 Libra 会与法定数字货币以及少数数字稳定币形成群雄逐鹿的格局。货币的背后是利益、是权利、是政治、是国际政治、是外交,所以如果说一种支付工具在相当程度上还发挥货币职能的话,必然会冲击法定货币,从而会对一个国际的货币的调控、金融的调控,甚至各方面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加密货币打破疆域限制和行业限制,另一方面,支付的工具或者货币越少越好。货币涉及到权利、国家主权,各国能否敞开接受国际货币或者超主权货币,这是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4 .Libra 号称是一揽子货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的问题和广泛使用的问题。但是大家就会质疑背后,到底美元会起多大的作用,是不是宣称 锚定 一揽子货币,实质上 锚定 美元的情形。在虚拟货币的领域,最终也是跟美元密切相关的话,那么国际货币体系就有可能形成过去的法定货币和以美元为核心的这种数字货币的并存的局面,如果是这样的话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单是经济金融的问题,甚至是国际政治、政治经济学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5. 关于央行怎么应对 Libra ?第一、大家想法不同,有人提出加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有人提出 IMF 发行一个超主权的数字化货币,也有人说发行本国的类似 Libra 这样的东西,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 第二、就是探索数字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三、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的制度框架,发展监管科技。第四、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比如说隐私保护、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第五、就是思考怎么样加强数字金融领域的国际协调和合作。

以下是演讲全文:

王信:尊敬的李主任、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参加开放平台成立的大会。我想这真是一个强强联合的学术研究的平台,刚才黄卓老师提到Libra,其实在Facebook发行Libra的时候,我们的数字金融研究平台也成立了。我想这可能不是一个巧合,至少都说明了国内外对数字金融、对金融科技等方面的高度重视,而且不单是从学术研究、从实际的应用等等,都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课题。咱们这个平台是多家的学术机构,而且得到了蚂蚁金服,咱们国际上最先进的在数字金融的创新方面的领先者的支持,同时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们的数字金融一开始就聚焦在实体经济、聚焦在普惠金融,我想这对于我们继续在国际上和国际同行一起竞争,希望能保持一个领先的地位,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我想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人民银行也一直高度关注,参与相关的研究工作。 2015 年我们研究所就成立了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中心。 我本人现在也还在负责货币基金局的工作,本来这个货币基金局是负责传统的现金业务,我们在座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为主,大家基本上很少用现金,随着蚂蚁金服、腾讯等等平台的崛起,本来我想我的工作会越来越轻松,有更多的时间看点书。但是没想到,反倒是我们也比较多的参与中央银行从2014年开始在周行长大力的倡导下,开始了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 现在中央银行经过国务院的正式批准,正在组织市场机构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 这项工作应该说是起步比较早,但是不是像刚才黄老师说的,能不能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

总之阴差阳错,因为 央行的数字货币在中国定义为 M0 ,是现金的一定程度的替代。 所以这项工作也落到我们货币基金局管现钞的最传统的货币的形态,也一下子进入到最先进的数字货币的形态。所以我们也感觉到压力非常大,所以也非常迫切的希望和我们业界、学术界,还有金融界,还有互联网企业等等各方面一块来合作,来参与相关的研究。

今天我想向大家简要报告的,主要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对数字金融方面国际上或者一些国际组织,还有中央银行比较关注的领域。当然之前更多的是一种对支付的影响,大家知道腾讯蚂蚁金服等等这些在支付方面进展得非常快。后来又出现了虚拟货币,或者说数字资产。所以大家又关注它是不是会对货币有某种替代,当然因为它的价格剧烈的波动,还有它的这种交易上的不便利,FSB等国际组织又认为它在相当的时间内并没有真正发挥货币的职能,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它并没有在多大程度上会替代真正的货币,所以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当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随着Libra的计划横空出世,这次大家高度的重视,因为它号称是一揽子货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任的问题和广泛使用的问题,因为它有大量的平台。如果说它将来除了有可能在支付的领域,特别是跨境支付的领域能够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的话,那么随着它进一步的得到使用,它是不是能够更多的发挥货币的职能,这个问题就非常大了。对于各国的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乃至对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家就会猜它背后,到底美元会起多大的作用,是不是一揽子牟定的货币走向,实质上牟定美元的情形,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说最终是形成一种在数字领域,在虚拟货币的领域,最终也是跟美元密切相关的话,那么国际货币体系就有可能形成过去的法定货币和以美元为核心的这种数字货币的并存的局面,但是最后很可能大家认为它都只是一个老板,那就是美元、是美国。如果是这样的话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单是经济金融的问题,甚至是国际政治、政治经济学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所以这方面就比两个月之前大家所讨论的维度要广泛得多。所以我们现在的研究平台成立是正当其时,我们下一阶段也非常愿意贡献我们的力量,从政策研究的角度、从实务的角度,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等方面的角度能够和大家一块合作,进行更多的有意思问题的研究。

我主要讲两个方面,第一部分,就是从我们央行的角度对于国际上主要的组织和央行对数字金融、对金融科技的一些关注点;第二部分,从我个人的角度提出来下一阶段,至少从政策的角度可能比较关心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从政府的角度,从中央银行的角度当然比较关心三个方面,一个是对金融服务,大家现在知道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对于普惠等等不管是数字金融还是我们传统的金融,显然都是一个重点。第二是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三是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第一方面,对金融服务的影响。不少研究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数字金融的兴起,金融科技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推动服务创新,可以带来更高效率、更精准的服务。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优化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对于银行的行为也会发生重要的影响。更多有创意的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借助新的业态可以更快的获得信贷,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对于科技巨头现在大家的兴趣是越来越浓厚了,科技巨头能够提供提高效率,更方便、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务,这源于金融创新的本身,也源于科技巨头带来的竞争的加剧。对产品领域对于客户,还有包括金融机构和客户的黏性,还有对于竞争的影响,都会带来直接的变化。

显然金融科技的发展还有金融科技巨头的发现,会倒逼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大家知道现在对于大的银行都进行了大量的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实际上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进步也很快。同时中小银行对这块也非常的重视,他们处在普惠金融,处在支持小微企业的第一线,但是他们现在又没有足够的实力来进行金融科技方面的大的投入。所以后续的我也会提到,怎么样来帮助中小银行搭上金融科技发展的快车,来改造他的业务还有技术等等机制,这些都是下一阶段重要的问题。

金融大数据使得量化投资、智能投顾,都带来了重要的变化。科技金融的发展使金融机构不仅要坚持KOIC,了解你的客户,因为数据的重要,更要了解你的数据,这样的话才能更精准的对风险进行定价,从而实现金融资源有效的配置。

在这些方面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的领域。这方面人民银行一直都是高度的重视,而且在国际的金融交流、国际合作方面,现在一直是发挥主导带领的作用。从2016年杭州峰会人民银行代表中国担任G20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的主席,当时推动出台了G20普惠金融高级的原则,之后人民银行要么作为联席的GPFI的主席,也一直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倡导者,所以一直都是联合相关的国家在推动相关方面的工作。因为在这些方面可以说数字金融大有可为,因为普惠金融本身的特点,传统的金融机构涉足普惠金融有它的短板和劣势,借助于数字金融、借助金融科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普惠金融风险偏大、成本较高、收益偏低的特征,当然随着大量数据低成本的收集,和有助于科技手段有效的应用,我们传统的观念也可能会被打破,也不见得就一定是成本高、收益偏低,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蚂蚁金服的做法,也是通过借助科技的力量能够实现比较低成本的提供普惠金融的服务。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现在有一些讨论,因为这是中央银行最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在数字货币方面,这是现在讨论比较多的。可能有几个角度来看:1.加剧了金融业的竞争,大数据提升了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部门获取信息的能力。市场可能对利率的反映更加的灵敏,从而使得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更高。但是也有可能导致过度的反映。2.金融科技发展推动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扩张,传统上我们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通过商业银行来进行传导的,如果说越来越多的金融业务、金融服务通过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来进行的话,显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也会带来直接的重要影响。3.对于资产价格,大家知道中央银行除了高度关注CPI物价指数以外,是不是也关注资产价格,这个一直有争论。但无论如何中央银行要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关注经济周期的变化,这是中央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在金融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对于资产价格的变化也会带来直接的影响。电商平台上的一些交易,当然这有很多是传统的商品的交易价格,对于资产的价格通过资产市场,金融科技在资产市场上的一些运用,不管是一般的商品价格还是资产价格,可能它的调整都会更加的频繁、更加的剧烈。

虚拟货币,这个当然可以理解。假如说虚拟货币能够在越来越大程度上替代传统货币的话,中央银行又主要是针对传统货币的运作领域,当然它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肯定会降低。尤其是Libra,大家都非常关注,如果借助于它的大量的平台上参与机构的优势,还有它大量的运用场景,如果得到广泛的使用。甚至有人认为在一定的阶段,它要看一揽子的法币做信用支撑,但是它是不是能自身的取得市场的信任,从而它会有某种越来越多的得到价值储藏,甚至用来作为信贷,它就可能有货币创造的功能,它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就会更大,当然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现在就到了央行的数字货币,大家认为如果说虚拟世界基于加密算法,所谓的虚拟货币也好、虚拟资产也好,它如果不太靠谱的话,如果我们创造中央银行直接发行央行的数字货币,就正如我们现在中央银行在试图做的那样,事实上像英格兰银行、加拿大央行、瑞典的央行,也在进行某种相关的研究和尝试,但细节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在央行直接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情况下,当然它就是直接的法币,就是人民币。这种情况下有助于央行支付的功能,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应对现在林林总总的虚拟货币的影响和冲击?在支付方面重新在零售领域,会不会导致支付业态的某种新的变化?也可以减少法定货币受到的加密货币的冲击。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渴望得到维持。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的数字货币是不是对它进行计息,如果计息的话就可以通过利息率的调整,从而更好更容易的来实现央行的货币政策的意图。至少有一点,在现在欧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零利率下限的情况下,如果把利率弄得很低,甚至是负的,可能会向现金的转移。在央行数字货币的情况下现金已经越来越少,这种转移就很难成为现实。甚至如果你给他央行的数字货币付息,显然对央行的政策意图的实现是大有好处。也有一些国际学者在极力鼓吹,提出了这方面的政策建议。

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比较集中的考虑是在几方面,可能会使金融脱媒的风险加大,带来监管套利的风险,这个讨论比较多了。是因为我们很多从事数字金融的机构,他并没有完全的在当前的金融监管之下,不同的监管部门还有不的国家对相关的监管也不同,这会造成监管的套利,或者带来监管的空白,这些可能都会带来风险的产生和扩散。尤其是现在国际上也在讨论BigTech的问题,就是科技巨头的问题,它事实上也成为一个不能倒的例子,所以对于金融的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

金融科技可能更具有隐蔽性、破坏性、系统性,大家在看到它好处的同时,对它迅速发展的很多方面的领域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还有数据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相互的强化,时间关系就点点题,大家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第二部分,简单提一下从我们政策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至少近期,我们需要深入的考虑几方面的问题。这些刚才都已经提到了,为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我们专门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在深圳和其他地区也都跟当地密切的合作,也进行系统的开发等等。

首先,关于加密数字货币,尤其是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因为过去的比特币波动过于巨大,现在大家关注的焦点是首位的稳定币。尤其是Libra,会不会形成法定数字货币和少数数字稳定币并存的格局?当然从一开始可能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情形,但是从货币的使用来讲它最终应该在比较快的时间,通过市场淘汰也好、通过政府有意的影响也好,它应该会作为从支付工具或者货币来讲,因为它有网络的外部性,它是只有极少数的支付工具或者货币才能够存在下来,这样才能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大家知道货币的背后是利益、是权利、是政治、是国际政治、是外交,所以如果说一种支付工具,甚至它在相当程度上还发挥货币职能的话,必然会冲击法定货币,从而会对一个国际的货币的调控、金融的调控,甚至各方面都会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一方面是在科技的发展,它可能会使得很多过去有疆域的限制、有行业的限制,在数字时代可能都不存在了。从网络的外部性来看,支付的工具或者货币也是越少越好,这样才方便,这是市场本身的内在需求。但是我们现在还继续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大的格局下,而且在现在还有未来的一段时间,大家都可以看到全球化有某种停滞,甚至在一些方面有某种逆转,大家采取内部的政策、封闭的政策等等在出现,是不是能在货币这个最重要的金融领域涉及到权利、涉及到国家主权的领域,它就能够敞开胸怀迎接所谓的某种国际的货币或者超主权的货币,这是需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但是可能技术、市场,还有国家主权的某种冲突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存在。

下一步,我们怎么应对 Libra ?相信大家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比如说加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比如说各国也支持发行本国的类似 Libra 这样的东西,来应对国际支付领域的挑战,这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甚至 IMF 也跳出来,当然那是两年前的一种想法了,但是又重新被大家提起来了。比如说 IMF 发行一个超主权的数字化货币,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

第二点,就是探索数字金融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咱们这个平台重要的研究领域,继续在我们的普惠金融方面深化。在数字铺会进方面,在我们有较好的基础的情况下,怎么样加强我们的优势、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

第三点,从我们监管部门来看怎么完善金融科技监管的制度框架,发展监管科技,这里面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研究,除了对大的科技巨头大而不能倒,因为它就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的问题。比如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 Libra 出现了以后,你是不是允许 Libra 也在国内使用。现在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呼声,前些年我们对虚拟货币、虚拟资产采取非常严格的态度。 Libra 之后,应该采取一个什么爱的态度和策略?既使是在我们国家政府部门假如说支持我们的机构,当然我现在说的都是一种设想,因为哪怕是 Libra 本身也只是一个计划,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学术上的讨论和推演。假如说我们也支持我们的机构,我们有非常好的基础和条件,也发行类似 Libra 这样的中国版的数字货币,那么它的应用范围应该是怎么样的,它主要是用于 Libra 的竞争在国际领域使用呢,还是它也可以在境内得到广泛的使用,它对我们现行的人民币会是怎么样的影响。当然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我们传统的现金肯定越来越多的减少,我的精力可能从实物的现金转向数字的现金,这对我是巨大的挑战,对在座的各位也是有意思、有挑战的课题。

第四、还有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因为它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比如说隐私保护、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很可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怎么样加强数字金融领域的国际协调和合作,这方面我们的业界和学界已经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比如说和 IMF 高层次的对话等等。事实上现在在 BIS IFM 等等国际金融政策的平台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讨论,在这些平台上我们特别需要尽快的发出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声音不一定完全代表政府的声音,也应该有很多重要的市场的声音、民间的声音,这样的话才能够在国际的相关政策的讨论,规则标准的制定,乃至真正的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方面,我们更好的维护中国的利益,来推动我们数字金融的发展。最终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更好的防范金融风险。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