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科创板无脑打新?新股不败,将成往事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uicool.com/articles/M3AbamQ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uiE773V.jpg!web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科创远川汇(ID: kechuangych) ,作者:凯文,编辑:董指导,封面:视觉中国

近期,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结束问询之旅,开启了过会的行程,再获得同意注册后,就有望成为科创板首批IPO企业。

考虑到A股炒新炒嫩的老传统,新股不败的老定律,以及科创板首批的概念,不少股民估计已经磨拳擦掌 ,跃跃欲试了。

但是,科创板的新股真的和以往一样好炒吗?有没有炒糊的可能?这就需要管住手,先了解下新的游戏规则。

科创新规下,以 网下打新、绿鞋机制、券商跟投、战略配售 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新股发行体系逐步确立。

这一套新的发行体系将直接颠覆现行体制下新股定价的贵与贱,上市后买卖盘的强与弱,带来更多追涨新股的风险,也带来更多发现价值的机遇,而最重要的,新股不败,将成为往事。

虽然规则变化意义重大,但新规中的一系列复杂新词却让投资者有点望而却步,无法直观的了解这一切改变。

抛开复杂的监管文本,本文将帮助读者解读以下问题:

  • 为什么是它们?是怎样的目的和教训让监管层决心推出这一套新机制。

  • 它们是什么?新规的核心点是什么,谁又会成为新的赢家,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一、为什么是它们:一堂长达15年的课

有研究表明,在A股打新,中签后短期平均收益高达342%。

这种福利的存在,只因为背后的神秘数字:23。在2014年1月IPO重启之后的1000多家公司中,有800多家的发行市盈率落在22-23这个区间,超过23的仅有44家。

为什么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会丧失多样化定价的能力,出现如此整齐划一的现象? 这要从15年前开始的市场化询价改革说起。

1. 2004-2009 市场化询价的起步

2000年以前,新股发行是审批制,以相关部门指导为主。2004年以前,新股的定价简单概括就是:承销商定价,证监会核准,投资者缺位,发行市盈率相对刚性。

直到2004年底,中国终于踏出了市场化新股询价的第一步。询价制的确立回答了IPO发行的两大核心问题: 谁来定价、如何定价。

中国证券市场关于新股发行的基调就此确定,尽管发行体制一再变更,但所有改革都是在努力解答上述两个问题。但2004年之后,仍是以窗口指导为主,15-20倍的定价,远低于市场水平,于是,抢到新股就是赚到钞票。

2. 2009-2012 大胆的放开与夭折

2009年,肩负着支持科技企业融资使命的创业板推出,全国上下都对新一轮的证券改革寄予厚望,在这种氛围下,监管层决定步子迈的再大一点。

嗅到动向的桂林三金,大胆又颤颤悠悠地把价格定在了32.89倍。不料,火速获批,成为重启后的第一家IPO企业。

桂林三金的成功宣告了多年以来头顶的红线终于被突破,随后万众瞩目的第一批创业板股票上市,28只股票平均市盈率达到55倍, 比以往的红线高了近一倍,第二批则平均达到了83倍。

虽然市盈率不断上涨,股票越来越贵,但是投资者们依然蜂拥而至,抢光了这批顶着光环的新鲜筹码,大赚一笔。新股不败”神话延续,2009年111只新股平均上市首日收盘涨幅71.28%。

一时间,公司圈钱,中介赚承销费,投资者炒新股,大家其乐融融。

但是问题就来了,一张麻将桌上,为什么四个人都能赢钱? 盛筵之下,谁来接棒?

2011年,风电明星华锐风电以90元的创纪录高价上市,它身后,是一份奇迹般的利润表:3年增长15倍。

而它的股价也创造了奇迹,开盘当天就吃了快一个跌停,中签者全军覆没,之后股价一路下跌,一年内股价跌到15元,仅剩开盘价的1/6。

哪里是打新,分明是打劫。

随后华锐风电风电爆出财务造假,保荐机构也被重罚暂停保荐业务3个月。就像视觉中国被重罚30万一样令人扼腕。

当然,华锐风电的股东们并不孤单。2011年,1/4的股票上市即破发,2/3的股票会在60个交易日内破发。

这种中签如中刀的惨剧是怎么形成的呢?

制度是直接的原因:

(1)券商的承销费与融资金额挂钩,中介完全站在发行方一侧,有更高的动力做高融资额。

(2)询价流程分为两轮,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在初步询价中报价太低的投资机构都无法进入第二轮的投标,在新股不败的预期下,为了能够配到新股票,投资机构只能主动报出高价以确保进入投标环节。

因此,在这种有利于发行人的制度下,新股普遍出现了“三高”,即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额。甚至一些企业拿到钱后,常年花不掉,只能七七八八的并购。

破发的舆论指责、财务造假的丑闻,都如海浪一般,拍打着监管层。2012年IPO暂停了。

3. 2014-至今, 改革回到原点

2014年1月,IPO再次重启,“窗口指导”又再次重回了A股市场。默契的23倍市盈率,成为了新的红线,自由询价只能躲躲藏藏。

十余年沉浮,3次IPO暂停,定价机制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留下无尽的痛苦。

eMfQruv.jpg!web

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无所获,在惨痛代价的背后,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教训:

  • 必须要建立健康的报价机制,防止机构为了抢份额单边推高报价。

  • 新股可以败,但投资者是不可能接受长期、大比例的破发。

  • 券商利益不能只和发行人绑定,要有利益约束。

  • 没有定价能力的散户,会产生羊群效应放大新股初期的波动。

值得庆幸的是,这些教训正成为经验,影响着科创板定价机制。

二、它们是什么:新规与机遇

由于科创板取消了盈利要求,因此,市盈率机械定价将大幅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新股发行的四大新支柱。

eaINJ3r.jpg!web

1. 提升网下配售比例,激励询价机构主人翁意识

这一条的目的是建立活跃有效的报价市场。

在A股市场,新股分为网上和网下两个发行渠道:股民们熟悉的打开手机申购等待中签就是网上渠道,而机构向保荐商直接要新股配售额度就是网下渠道。

网上发行是定好价格后直接发售,网下则是多方问询价格后参与配售。网下发行是定价的重要环节,但是2014年以来,新股网下份额只有3成左右,定价根基薄弱。

科创板取消了直接定价,改为强制要求网下询价,且比例不低于70%,并且把回拨给网上的比例限制在10%以内。

线下供应充足,参与询价的机构就更有压力和动力认真填写价格。

这将促使定价将从一个毫无存在感的技能,变成保荐机构核心能力之一,准确的定价才能为发行人募集到理想的资金,而不是被投资人打脸。

同时,对于依然试图从网上打新来获得超额收益的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股票价值在市场化询价阶段就会被充分消化,追涨新股策略风险将大大提升。

2. 推出绿鞋机制,平滑发行市场波动

这一条的目的是建立新股股价的维稳机制。

绿鞋机制是发达资本市场常见的一种稳定股价机制,美股市场有云:“绿鞋,是IPO最好的朋友。”

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就是绿鞋机制应用的一次经典案例。

2014年9月19日, 其在纽交所启动了世界上最大融资规模的IPO,融资金额为250亿美金,每股价格68美元,这种规模IPO风险很大,稍不小心就可能破发,挫伤股票的市场人气。

在这种压力下,负责IPO的六家承销商,共同推举高盛来直接负责发行期股价稳定,前索罗斯基金CEO Mark Schwartz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而采用的工具,就是“绿鞋机制”。

IPO前,阿里巴巴向其他发行人,以发行价额外发行15%股票,筹资33亿美元。这部分股票将延期30日交给认购的投资者,同时,这笔33亿美元也交由高盛来管理。

如果股价跌破发行价,高盛将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来交给额外认购者,但阿里将不会实际再增发15%股票。这笔钱实际上就用来托住股价。

如果没有跌破发行价,那么30天后,无论股价涨多高,阿里都要按照发行价再增发股票给额外投资人。

阿里上市后股价大涨。于是,通过绿鞋制度多融了33亿美金,但投资者拿到了低价筹码,而高盛收获了3900万额外承销费,实现了三赢。

因此, 绿鞋机制成为了破发的缓冲器。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中签的新股真出现定价过高的情况,那么,早期至少还有一队救兵来援助自己逃出火海。

U36rqqe.jpg!web

3. 强制跟投绑定,督促券商履责

这一条的目的是防止中介和发行方沆瀣一气。

抑制券商报高发行价的冲动,必须让券商的利益和发行价进行更深度、更长久的绑定,从短期博弈变长期博弈。

在科创板的承销指引中,明确了券商必须跟投自己保荐上市公司2%-5%的股份,金额最高可达10亿人民币,锁定期更是长达两年。

对于券商,简单来讲就是,你看好你上。嘴炮满天响,真金白银就未必了。

发行价定低了,客户不满意;发行价定高了,可能股票亏得比承销费还多。考验券商对业务理解力、市场撮合能力的时候到了。

4. 推出战略配售,提升价值投资者溢价

这一条的目的是优化市场中的投资者结构。

战略配售机制下,允许20%~30%的新股份额配售给有声望的长期投资者,锁定期为12个月。给成熟投资人奖励,减少短期投机者的筹码。

但有经验的投资者可能会想到一个问题: 如果锁定12个月,就意味者流通盘更小,会更加增加炒作者的激情。

针对这个问题,监管层态度十分明确,这 20%的股票可以出借作为融券的来源,这将成为做空者的绝佳弹药,对爆炒拉高新股者形成有效威慑。

战略配售+融券出借,将解决A股做空机制缺乏融券渠道、投资人行为短期化等两大顽疾,成为稳定发行价的压舱石。

总结来看,(1)对于散户来说,彩票式打新获利,将很难在科创板上复制。选择优质的战略配售基金可能将成为更好的选择。既能稳定的打到新股,甚至还能获取融券的收益。

(2)对于有做空能力的机构,科创板有望成为A股第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舞台。当然,这依赖于高效融券市场的进一步形成。

市场化的新股发行机制,是成熟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为优秀或平庸企业差异化输血的关键。在经历了15年梦魇般的循环后,A股新股发行,终于再次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这一步,资本市场已经等了太久。但只有迈出这一步,资本市场才能扛起肩膀上的实业,阔步前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科创远川汇© 授权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301591.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虎嗅App猛嗅创新!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