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印度外卖市场的“中国内战”

 5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tmtpost.com/3520595.html?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juMvur.jpg!web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要选出2018年前三季度印度创业圈最热闹的赛道,非食品科技领域莫属。从2月到9月,资本的脚步从未停歇。

接踵而至的投资人,将食品科技行业的 “双子星”Zomato和Swiggy相继送入独角兽俱乐部

有趣的是, 中国资本在这场融资热潮中担纲了主角 ,阿里巴巴、美团、腾讯、携程相继现身。阿里和美团分别向Zomato和Swiggy注资,腾讯传出有意站队Swiggy,携程也和Zomato传出了绯闻。

aI3qIjz.jpg!web

中国投资者支持的三家食品科技平台

若腾讯的投资落地,印度外卖行业的格局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下一个中国”—— 腾讯和美团抢到了行业龙头Swiggy ,阿里支持市场份额居次位的Zomato,滴滴则通过持有Ola股份也在外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投资人的入局,将给印度的外卖市场带来什么?

钱从东方来

研究公司Tracxn的一份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印度食品科技行业已经吸引了 4.73亿美元的资本 ,其2017年全年的净利润仅为1.34亿美元。

但重要的是食品科技市场的潜力。咨询公司Red Seers 2017年的报告称,按商品总价值 (GMV) 计算,到2021年, 印度食品技术产业的规模预计将翻一番 ,达到25亿至35亿美元。它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迅速增长。

在2015-2017年的短暂停滞之后,今年,投资者对食品科技的兴趣突然复苏,与此同时,整个行业的格局也正在趋于稳定并走向市场整合。

fEv6neb.jpg!web

印度食品科技行业融资情况

数据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科技巨头正在印度的外卖行业暗暗较劲。

2018年上半年,印度的食品科技领域筹集的大部分投资可以追溯到三大中国巨头企业—— 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 ,以及刚刚上市的美团点评。

2月,在线食品配送平台Zomato从阿里巴巴的金融部—— 蚂蚁金融筹集了1.5亿美元 。6月,美团点评在Swiggy的G轮融资中追加投资2.1亿美元。

9月,打车平台Ola从中国的帆船资本和中欧经济合作基金 (CEECF) 筹集了5000万美元,此前,Ola也从腾讯和滴滴处获得投资。而它则在去年12月 收购了Foodpanda India食品配送平台

近日还有媒体报道称,曾于2016年投资印度线上旅游网站MakeMyTrip的携程,计划向Zomato投资约1亿美元。

“食品科技领域在过去的8-10个月里持续获得大笔资金,并非只是一个企业,而是所有企业。”主要关注食品技术产业的RedSeer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Rohan Agarwal对志象网 (The Passage) 说。

“食品科技领域目前的繁荣吸引了众多外国投资者,其中就包括中国巨头。”他补充说。

为什么是食品科技?

食品科技领域究竟有什么魅力,让中国投资者趋之若鹜?答案可能并不复杂,即该商业模式已经在中国得到了验证。

业内专家指出, 印度在食品配送市场的消费者行为与中国类似

2017年,中国的食品配送市场估值达到370亿美元,比2016年的250亿美元同比增长48%。在中国,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和腾讯支持的美团外卖两分天下,共享约85%的市场份额。这也与印度“双子星”的情况也非常相似。

美团点评9月的成功上市,也为印度的外卖平台提供了一个发展样本。

美团从团购起家,2013年开启外卖业务,后成功与大众点评合并,不断吸附更多线下品牌商家入驻,进化为中国最大的一站式本地化生活服务消费平台。

从上市多披露的文件来看, 美团最强的依然是用户消费最高频、商家数量最大的大餐饮事业部,其收入占了六成左右 ;从“吃”进而拓展至住、游、购、娱、行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站式平台”。

J32e2m2.jpg!web

美团的业务布局及其竞争者

美团的业务模式,让其与打车领域的滴滴、酒旅的携程、外卖领域的饿了么都存在竞争,甚至在线下新零售领域,直接与阿里争夺消费场景。

美团的成功证明了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也使得中国投资者对印度食品技术产业的扩张信心十足。总部位于香港的智库Digital Hub Asia的研究助理Dev Lewis认为,中国企业对印度食品科技行业的投入,是因为他们在中国看到了增长。

在中国,在产生品牌价值和客户保持的高重复订购行为的驱动下,许多公司正尝试一站式解决跨地域配送。食品之外, 杂货、药品、住宿、出租车预订和电影票务等服务都加入了业务格局

M36bieV.jpg!web

Swiggy进入药品和杂货配送领域

Swiggy目前的发展路线就很类似,它计划在印度开始跨地域配送服务。

“印度契合中国市场的所有条件——一大群在城市工作的移动网络用户,几乎没什么时间,所以中国式的食物配送服务能完美契合这种情况。”Dev Lewis对志象网 (The Passage) 说。

Dev进一步补充,中国企业已经对用户行为、需求模式以及其他有关中国市场的信息有所了解,而这些商业经验同样适用于印度市场。

“依据他们在中国的经验,中国公司的投资会带来数据、经验和算法,将其应用到印度,没有人想要失去印度这块蛋糕。”Dev说。

印度离下一个美团还有多远?

然而,与中国相比,印度的食品配送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仅就订单量而言,二者的差别还十分悬殊。美团每天处理的订单量接近2200万单,而据Agarwal估计,Zomato和Swiggy每天的订单不到100万单。

从印度食品科技领域的发展轨迹来看,它也明显落后于中国。

上一次食品科技领域的融资热潮出现在2014年到2015年,当时,包括Zomato和Swiggy在内的外卖平台接连出现。

但资本的热情很快退去。2015年到2016年间,食品科技领域仅吸引了8000万美元的投资。在2015年到2017年间,食品科技领域经历了一段停滞期,十多家食品配送创业公司倒闭,包括TinyOwl、SpoonJoy、Eatlo、Eatonomist、Yumist、EatFresh、Dazo、Zupermeal等。

甚至Zomato也经历了波折,它在2015年2月开始食品配送业务,在2015年12月就裁员3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5%,但最终它度过了危机,和Swiggy一道成为了幸存者。

食品科技行业融资开始复苏

2017年中开始,行业重组告一段落, 外国投资者又开始对食品科技领域产生兴趣,食品科技领域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

在重组和整合之后,印度的食品配送领域由5家公司主导——Zomato、Swiggy、Foodpanda India、Google Areo和UberEats。

据印度媒体LiveMint引用RedSeer的一份报告称, Swiggy以35-3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Zomato以25-30%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二者共享了70%-80%的市场份额

这五家公司中,就有三家背后站着中国投资者,中国公司之间的战争已经在印度的食品科技领域打响。

“在这场数据争夺战之后,当印度市场成熟时,中国投资者都想成为持有大量股份的早期投资者。”Dev Lewis总结说。

【钛媒体作者介绍:文/赵艺颖、罗瑞垚】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yYr6fJ.jpg!web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