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无人货架“骤冷”,头部玩家果小美能否逃过“生死线”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iyiou.com/p/76957?amp%3Butm_medium=referra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7jeIVjV.jpg!web

2017年下半年,无人货架作为抢占办公室新消费场景的创业项目高调入场,快速的融资速度,疯狂的扩张速度让这个赛道火得发热。然而,在经历了不到一年的野蛮生长和疯狂扩张后,无人货架项目迅速转冷。目前各玩家发展状况到底如何?

作为无人货架的头部玩家,“果小美”曾经风头无两。

创业团队堪称豪华,创始人是前阿里聚划算负责人阎利珉,总裁殷志华,顾问干嘉伟,后两位都曾是美团王兴的左膀右臂。

融资创造最快记录,不到半年时间,先后完成5亿人民币规模的多轮融资。

2017年6月于成都创办之初,便获IDG数千万元投资;
2017年8月,获蓝驰创投和IDG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投资;
2017年11月,获7000万美元B轮投资;
2017年12月,获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不限于IDG、蓝驰创投、瑞峰资本、祥峰资本、德商资本、东方弘道、沂景投资......

但此后也是不到半年,果小美陷入倒闭传闻。

与果小美同样经历“过山车”的,还有几乎整个无人货架的玩家。今年春节后,无人货架形势急转直下。多家创业公司被爆大幅裁员,货架无人运营。资本也更为冷静,寒冬降临。

VR73qmz.jpg!web

邦哥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果小美的董事和投资人,对方只是表示,果小美在做业务的转型,目前账面现金还比较充足。据最新消息,继猩便利获新一轮融资后,果小美也于日前获得了C+轮融资,但果小美并未公开承认。不可否认的是,企业还未真正跨过生死线。

从盛况到寒冬,再到如今似有的回暖迹象,无人货架何以至此,又将向何处去?果小美的成长轨迹,是风口下众多创业公司野蛮生长的缩影,也引导创业者去探索新零售的本质。

资本的狂热,和果小美的狂奔

去年的无人货架赛道,有以果小美、猩便利、七只考拉等为代表的创业玩家,有以每日优鲜便利购、饿了么NOW等为代表的基于原有业务延伸的独角兽玩家,还有像丰e足食、携豹便利的巨头玩家,俨然是继O2O、共享单车后的又一风口。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3月份,无人货架行业涌入了超40名玩家,瓜分了20多家VC/PE至少25亿元的融资。

资本为何追逐?

首先是赛道的天花板足够高。当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线下则成为了增量市场,并能通过场景化的线下入口将需求导入线上,渠道产生放大效应。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企业数量达千万级,就业人数超3亿。基于办公室零售场景,真正有想象力的恰是无人货架的流量价值。人是需求的集合,当无人货架成为用户触手可及的渠道时,便可以延伸出多种业态,甚至不仅限于零售商品。

其次是无人货架似乎能低成本扩张以“占山为王”。业内衡量无人货架企业的市场份额,主要是基于点位,这很容易量化。得点位者得流量,得流量者得市场想象力。

也因此,在资本的加持下,果小美与其他竞争对手展开了点位争夺战。据果小美官方4月底公布数据,其货架终端数量近10万,服务企业超8万家,业务进入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杭州等59座城市。

果小美一位运营人员表示,随着铺设点位的增多,提成会呈阶梯增长,扩张最迅猛的时候,平均月收入超2万。曾一段时间,果小美的点位数量月增长持续超过300%。去年年底,果小美总裁殷志华称,2018年将铺设100万货架。

当潮水涌来,会不自觉被裹挟,甚至顺着潮水加速。与果小美同样激进的还有其他玩家,也让无人货架似乎陷入了“虚假”的繁荣,并迎来了市场的严峻拷问。

寒冬降临,紧急“刹车”

“传言称果小美正在大裁员,要解散,确有其事?”

“不存在倒闭,只是战略性的收缩,有裁员计划,质量不高的网点也需要取消掉。”

“下一步怎么走?”

“正在做业务转型,但从赛道上来说,我们仍然看好。”

这是今年4月末果小美陷入倒闭传闻后,邦哥与其C轮投资方德商资本的连线。相关人士表示,之前是布点,需要大量资金,现在从扩张速度来讲,不会那么快了。

曾经同样被看好的七只考拉,今年5月被爆90%的网点都已撤柜,更多无人货架公司也相继被爆资金断裂,数据造假,甚至人去楼空。原本表示4月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果小美,也一度陷入沉默。

行业冷下来的原因?还是因为模式违背了商业本质。

从效率上来看,无人货架形态,非线上化,导致其后期运营成本非常高。一方面体现在选品,缺乏数据做支撑;另一方面体现在货损率,无法准确得到交易信息,也就无法及时作出预警与补货。

从成本上来看,行业进入门槛低,难以防守。猩便利联合创始人司江华曾表示,当线下点位铺设到30万个左右的体量,赛道将关闭。但实际上无人货架甚至智能货柜,是属于“依附型”的业态,难以切入办公室场景的价值链中,导致其黏性并不强。

当众多赛道玩家争相进入,点位费也水涨船高,更有甚者付出上千元来“挤”出对手。与此同时,因缺乏监管而产生恶性竞争,市场人员相互给“拆台”的事情屡有发生,铺设看数量不看质量,多因素使得点位铺设和后期维护成本都比测算的高出很多。

此外,点位铺设只是第一步,无人货架还面临普遍的供应链缺陷,采购、仓储、物流、配送,整个链条复杂。无人货架由于点位分散,以及单次上架货品数量有限,导致配送成本高。据记者走访多处无人货架,办公室人员表示后期补货时效明显不足,甚至电话都打不通。

仅依靠物理距离的优势,成本居高不下,零售的又是低毛利的商品,无人货架就只是烧钱的生意。

“转型”生死战

果小美对转型细节缄口不言,只是说模式基本跑通。通过多方渠道了解,果小美是从线下转到线上,基于现有流量走熟人拼团电商模式,想做办公室零售版的拼多多。

拼多多改变的是决策方式,将传统的“人找物”,变为了“物找人”。果小美能否在办公室场景下打造出爆款,考验其团队的运营能力。“合箱拼团、团长代收”的新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供应链的配送成本。

在运营上,果小美计划从“自营的重模式”转变为“与第三方联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模式”,未来终端不排除货架、智能货柜、迷你店等多种终端形态,发力云端电商;

在业务范围上,从精选的预包装零食升级到生鲜水果商品品类,从办公室场景扩大到社区、学校等特定区域以及开放式环境。

猩便利也在转型,转为生产和推广智能货柜“猩+”。蚂蚁金服作为重要投资方,为其提供生物识别技术、信用消费体系等技术支持。智能货柜,成了主流的转型方式,主要因为它能够通过技术来采集数据,并进行线上分析,反过来进一步优化线下,且降低货损率。

一些无人货架公司开始上架自有商品,简化供应链进行产地直采或合作加工,希望形成差异化的同时通过非标品来获得较高的利润,或搭配摆放熟食机。

在转型的岔路口,无人货架的玩家向不同的方向走去。其间质疑声不断,比如智能货柜成本高昂,难以快速批量化复制;办公室零售赛道,是否又会像共享单车棋局一样,难分胜负,最终成为嵌入巨头生态中的风景。

零售之战,归根结底是成本和效率之战,谁能在人、货、场上最大程度实现“降本增效”,谁将率先走出“无人货架”的生死线。而这一轮洗牌,拼的绝不只是扩张速度。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